隐蔽战线红色女谍关露-17

发布时间:2025-09-21 21:59  浏览量:14

特务跟踪

沈钧儒在上海法科大学任教务长时,有个学生叫陶百川,现在是上海警备司令部军法处的处长。沈钧儒给陶百川写了封信,让胡绣枫拿着去找陶百川设法营救李剑华。

胡绣枫拿着沈钧儒的介绍信,去警备司令部军法处见了陶百川。陶百川一看是沈钧儒先生介绍来的,倒是满客气,让勤务又倒水又递烟的。不过胡绣枫听得出看得见感觉得到,他不知李剑华的问题轻重,不敢擅自打保票; 也许是人在其位身不由己。

胡秀枫一再向他陈述李剑华绝不是共产党,只是一个本分的大学教授,如此等等。

陶百川微笑着,耐心听完胡绣枫的陈述以后,不冷不热地说:

“案子审理以后才知道李剑华是什么问题,那时还得看上级有什么指令,只要可能,我会尽力帮忙的。李太太放心吧,有沈先生的信在,我不会不管的!”

话是说到了,可你看不出他是真心还是假意。

“那么,”胡绣枫说,“我能不能请律师辩护?”

陶百川使劲儿一摇头,十分干脆地说:

“不行!这是军法处不是法院!按军法规定,不许请律师!”

“那就把人转到法院吧。”

“得上面有话,我说了不算!”

胡绣枫知道再说也无用,以后便再也不去找他!

胡绣枫的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仍旧放不下,仍旧平静不下来。为了营救丈夫,二十四岁的少妇,不管什么地方,她都敢去闯,哪怕龙潭虎穴;不管什么人她都敢去见,哪怕妖魔鬼怪!只要有一线希望,年轻的妻子,横下一条心,疲于奔命,一定要营救丈夫出监牢!

胡绣枫把见到陶百川的情况和沈钧儒说了以后,他沉吟半晌,突然想到他早年的另一位学生﹣吴开先!吴开先在上海市党部管组织部,权力不小,他也许能帮上忙。沈钧儒说着,提笔给吴开先写了封信。 他把信交给胡绣枫:

“吴开先从离开学校和我就没有来往,不知他会不会给我这个面子。试试吧。”

但是,当胡绣枫到了国民党上海市党部,足足等了有两个钟头,吴开先才召见她。见了面,随便应付几句便把她打发走了。前后不到十分钟。

世间有这样的小市侩,虽然你与他是师生,他用着你的时候可以称你一声老师,用不着你的时候他便连人也不认你。当他需要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即使根本没有什么师生关系,他也会厚着脸皮说他是他的老师。这种有奶便是娘的人,古今中外俯拾皆是。如同乡间小路上的驴粪蛋儿,到处可见。

吴开先便是这种人。

只是,不论是沈钧儒还是胡绣枫,这些善良的人们,他们哪里知道,早年参加过共产党的吴开先,叛投国民党以后,充分利用他上海市党部组织部长的职务,采取发动共产党员自首、在共产党内部发展内奸的毒辣手段,来破坏我上海地下党的组织。

胡绣枫明显地感觉到,吴开先不管是对沈钧儒还是对李剑华,都没有一丁点儿的师生情谊。她赶忙搭讪着走了。

李剑华被捕的当天,胡绣枫正吃晚饭,突然想到朱启华。

朱启华也是法学院的教师,还和胡绣枫他们同住一个弄堂里。李剑华创办《现象月刊》以后,朱启华经常给“现象”写稿,李剑华对朱启华的稿子一般是来了就发表。两个人不但是同事、邻居,还是关系不错的文友。

朱启华曾经参加过共产党,因为联系人突然被捕,断了线,他后来脱党了,胡秀枫知道这件事。许多人似乎都知道这件事,他像是个灰色的人。既不疏远国民党,也不伤害共产党,和谁都说得上话。

胡绣枫营救共产党嫌疑犯李剑华,找左翼的朋友和国民党方面都说不上话,找右翼的人她不认识。只好找朱启华这个中间人物试试。胡绣枫想到这儿,心急搁不住事,撂下筷子就去了朱启华的家。

朱启华没在家。家里只有朱启华的太太和一个陌生人。

这个陌生人仿佛也是刚来,呢子帽还拿在手里,身上穿一件深灰色呢子大衣还没脱下,站在那儿也没来得及落座,胡绣枫就进来了!

真是有病乱投医。胡绣枫也顾不得许多,进门便对朱太太把李剑华怎么被捕,怎么冤枉,简单说了一遍。

朱太太平时也是好助人为乐的人。不过这件事她可真难住了,一点办法也没有。看看胡绣枫那张慈眉善目年轻秀气的脸急得红涨起来,她便赶忙说:

“李太太,你别急。我估计,我家朱先生是没什么办法的,这你知道,他和当局的人,没什么关系,也说不上话。不过,我想他——她说着,用手朝站在屋中间的穿深灰色呢子大衣的人一指,“他会有办法的。李太太,把你的事情再和他说说。他是启华的朋友,你拿他就像自家人一样看待,有什么尽管说。”

那人一摆手,说:“不要说了,这事件我知道。被捕的不是一两个人,六七十哪!这是闽变之后,国民党为了巩固大后方采取的防范措施!蒋介石有些狗急跳墙!”

胡绣枫还是急忙插言道:

我家先生是冤枉的,他不是共产党!这你可以绝对相信!”

那人笑笑,没说话,略略掀开大衣襟,从西服里兜掏出一张名片,递给胡绣枫。

胡绣枫接过名片一看,上面写着“李士群”三个大字,名片右边还有一行小字:“社会新闻主编”。

二十年代初,少年的李士群也曾有一番爱国之志,先在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后又考入上海大学,然后又去苏联留学。回国后,在大革命高潮的影响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可谓是个热血青年。

大革命失败后,他以记者的身份在上海从事地下活动。不久,被公共租界的巡捕房所逮捕。他托人给青帮大流氓季云卿投了帖子,拜了师,季云卿把他保释出来。1932年,李士群又被国民党

中央组织部“调查科”逮捕,随即自首,当了“调查科”上海区直属情报员,出任CC认证派报纸《社会新闻》的主编。不过李士群自认为:他的自首是势逼无奈,他实际还是想为共产党办事的。所以他暂时还没有做什么坑害共产党的事,因此共产党暂时也没有动他。虽然他刚一自首,潘汉年及其中央特科就已经知道了。

《社会新闻》一向反动。这一点,在社会上早已是公开的新闻。胡绣枫当然知道。只是,她并不知道李士群曾经参加共产党,更不知道他曾经自首过。同样,也不知道他曾经是中央特科打狗队的队员,他知道打狗队的厉害,所以始终不敢做对不起共产党的事。今天有人求到他,他真心地愿意帮忙。

胡绣枫抬眼看看面前这个二十七八岁风度翩翩的青年,估计他会有些办法,便说:

“无论如何请李先生帮忙营救我家先生!李先生,我会永远感谢您的。”

李士群望望胡绣枫那张充满感激神情的俊美的面靥,说道:“我试试看吧。李太太,我不敢打保票,但我会尽力的。”

胡绣枫听得出,李士群的话是真诚的,她对他千恩万谢。

李士群愈发觉得他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去办这件事,不然他对不起她的一番感激之情。

年轻单纯的胡绣枫哪里知道,李士群在她生活中的出现,将改变她的亲姐姐关露整个一生的历史,给关露的人生旅途带来无比深重的灾难!

那天,胡绣枫和李士群一同离开朱启华的家,一同乘车而去。一路上,胡绣枫自然又说了些拜托李士群帮忙的话,李士群一口答应她一定尽力去办。李士群去“社会新闻”想办法。

胡绣枫径直奔到了大东旅社去找刘道衡。告诉他先别去她家,她家出事剑华被捕了!谁知她一进门,看见王学文也在,都是社联时关系极好的熟人。见了道衡他们,仿佛见了亲人,绣枫的眼泪刷地一下便流了出来。一肚子苦水,满腹的委屈,不倒给亲人,倒给谁?

两个人见绣枫进门什么也没说,先自流下泪来,而且脸色十分苍白难看,便惊愣愣地一齐问她怎么回事。

“剑华被捕了!”

胡绣枫只说了这么一句,便一下坐到沙发上捂着脸哭泣起来。

“三哥,说好的你搬到我们那去住,炉子都给你生上了,可你一拖再拖,就是没有来!剑华为给你打电话,回来时被盯了梢,后来就给抓走了!”胡绣枫一边擦着泪,一边说。

刘道衡他们问明了情况,又劝了她一阵儿。道衡想了想,对王学文低声说,上海看来是没有办法了,南京倒有熟人,他必须马上去一趟南京,找熟人,打通关节,营救剑华。

说走就走!刘道衡看看表,说是赶紧走,还能赶上去南京的一趟火车。刘道衡刚出大东旅社,忽然想起什么,悄声对胡绣枫说:

“只怕关露的处境也很危险!应该通知她先躲躲!”

“往哪躲?”胡绣枫像是问刘道衡,又像是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