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战线红色女谍关露-15
发布时间:2025-09-12 15:54 浏览量:24
李剑华被捕
淞沪战役从1932年1月28日至3月1日,整整打了三十三天。
当淞沪之战起时,国民党十九路军在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日寇。但是,当时皖、赣、浙等地区“剿共”部队近百万,蒋介石却“宁忘九·一八,毋忘平赤祸”,不肯调遣一兵一卒,致使十九路军陷于孤立无援。
全国各地部队爱国之情振奋,纷纷请缨,蒋介石严令:“各军抗日请求, 非得军政部之命而擅自开拔者,虽意出爱国,仍须受抗令处分。”
十九路军就是因为违背了蒋介石“着该军忍辱求全,避免冲突,万勿妄动,以免妨害国防大计。否则外战一起,赤匪坐大,国家即会灭亡"的军令,主动抗击日军的进攻,从而爆发了淞沪抗战,打得日军血流成河,尸体枕藉。十九路军受到全国人民的敬仰,誉满中华。然而,因为老蒋阻挠,各军观望不战,十九路军阵亡军官115名、士兵4300余人,受伤人数7000余人。
壮烈牺牲可以概见。
蒋介石终于出卖了大上海,5月5日与日寇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把上海变成不设防不驻军的城市。尔后,他把“违令”抗日的十九路调离京沪,企图再分调各地,进行支解,达到消灭十九路军的目的。
但是,十九路军的将领们不服从分割支解的命令,蒋介石便改令十九路军调到福建打红军,企图假手红军消灭十九路军!果然,打得日军四易主帅、神勇威猛的十九路军,奉命“剿匪”的时候,却被红军打得落花流水!
蒋介石,前者假日寇之手企图消灭十九路军;此番又借红军之手企图消灭十九路军。总而言之,老蒋不消灭十九路军,是誓不罢休的!十九路军走投无路,方才彻底清醒!十九路军的将领们才决心反蒋抗日!1933年11月22日,李济深以及当时的京沪卫成总司令陈铭枢,联合蒋光鼐和蔡廷锴的十九路军为基干,在福建组织“人民政府”,取消国民党,更换国旗,发表反蒋宣言。
此乃史称“闽变”!
闽变一个月以后。1933年12月20日,李剑华下了课,从法学院回到隔壁江湾路公园坊的家里,准备吃午饭。大女儿康将刚入小学,现在还没放学;剑华从妻子绣枫手中接过两岁的二女儿妙庄,亲过来亲过去,又用昨天刚刮过的短短的胡茬儿去扎妙庄稚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儿,妙庄痒得一边用两只小手乱挓挲着,一边歪头直躲,咯咯笑个不停。
“一回来,爷俩疯起来就没完!”绣枫那张文静俊秀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意。
是的,绣枫和剑华结婚以来,一直和谐、幸福、美满。这个家,充满了浓浓的情,浓浓的爱。
“嗬,爷俩真够亲热的了!”
李剑华一怔,循声望去,是关露站在门口,刚进来。
“女革命家,我是不是有点过于儿女情长,英雄志短了?”剑华瞅着关露问。他一向豁达,爱开玩笑。
关露走过去,接过妙庄抱在怀里。妙庄两岁,正是逗人喜爱的时候。关露望望怀里的妙庄,把她那张热情奔放年轻俊美的脸,在小外甥女的脸蛋儿上亲昵地蹭蹭,又望望眼前这位曾经是她的老师的妹夫,非常认真地笑道:
“这怎么能算是儿女情长,英雄志短呢?我倒很羡慕你们这种友爱的亲情。剑华,你是大学问家,难道没听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这句话吗?”
李剑华那张方方正正的脸膛,挂着憨憨的笑。
“这就好,这就好!”他瞅着绣枫,看看关露又在亲妙庄,笑着说,“我还以为妙庄大姨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革命家呢!原来也有七情六欲!”
“我也是人,当然也有七情六欲。世上哪有不食人间烟火的革命家?而革命,就是为了使天下所有的人都享受到亲情的温暖,亲情的挚爱,生活过得更美满!妹夫老师,你说是不是?”
李剑华不错眼珠地盯着她,心想:五六年前,她和绣枫在法科大学念书的时候,我作为老师,在课堂上,曾经给她们讲过马列主义的书,虽然我也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可我相信它,相信它是科学,是真理!
因此,至今他还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
可惜,这位三十三岁的饱学之士,政治上实在太单纯了,空有一腔爱国热血,却不懂得政治斗争的策略,更不知道由此引起的一场灾难,正一步一步向他逼近。
眼下,他只是瞅着关露心想,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至今还是个党外布尔什维克,而她,肯定是个共产党!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信!不过,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意味深长地笑笑。
绣枫看见关露对妙庄那么亲,知道她心中的母爱之情,是多么深沉,多么浓烈!绣枫走到关露身旁,贴着她的耳朵根轻声说:
“这么喜欢孩子,怎么不自己生一个?”
关露看看妹妹,没说话,只是抿嘴微笑。
“怎么,沈志远不要孩子?”绣枫又问。
“那倒不是,是我不想要。趁现在年轻,多干点事儿!有了孩子拖累,我什么也干不了啦!我不像你,温柔贤惠,典型的贤妻良母,谁娶了你,谁幸福一辈子!我呢?东跑西颠儿,我这一生,注定是在动荡中生活!空有一腔柔情,又怎么样呢?”
绣枫性格文静,但是她一点儿也不缺少作为女人的敏感。她从关露的话里,似乎感悟到姐姐与姐夫之间潜伏着感情的龃龉,甚至可能还是一种感情的危机。她低声说:
“你要多体谅志远!多为他想想!姐,你的个性太强,不能让志远事事都依着你嘛!”
关露苦笑一下,轻轻地摇了摇头。刚想说什么,康将背着小书包放学回来了。
“大姨!”孩子眼尖,进门就发现了关露,甜甜地喊了一声。
关露把妙庄递给绣枫,亲热地把康将搂到怀里,又用手给她捂捂脸,捂捂冰凉的小手:
“外面冷吗?”
“是啊,好冷嗳!康将说着扑到绣枫跟前,仰着脸叫道:“妈妈,我饿了!”
“等着,妈妈去看看,就开饭!”绣枫立刻把妙庄交给剑华,让他抱着。她掏出手绢,给康将擦擦鼻子,然后转身去了厨房。
真是贤妻良母,对康将充满了真情挚爱。关露望着她们母女,望着走出门的绣枫的后身,心中这样想。
小屋里充满了温情,亲情;充满了和谐,美满!他们哪里知道,一场灾难已经临近!
躺在床上的稻川,甜甜地睡得正香。出世三个月的小婴儿,还在混沌之中,她更不知道,厄运之神正向她的父亲袭来!
屋里生了炉子,热得稻川把小胳膊伸出被褥,无忧无虑,十分的坦然。关露走过去,把稻川伸到被子外面的小胳膊放回被里。
“为什么生炉子?”她问剑华。
剑华告诉她,刘道衡从湖南长沙来到上海,生上炉子,请他来家住。”他来上海有五六天了,你怎么刚想起生炉子?他住在大东旅社,不是好好的吗?”
李剑华说大东旅社太贵,一天得五块大洋,所以请他来家住;怕他冷,又给他生上炉子。可是去请了两三趟,他光答应说来家住,可又一次次失约,到今天也没来,不知怎么回事!
“三哥是个精打细算的人,他一天五块大洋耗在旅店里干什么?”关露听了心里也纳闷儿,“吃了饭,咱们再去大东旅社请他!”
下午,关露和剑华、绣枫夫妇要去大东旅社请刘道衡来家住。临出门,关露说今天外面阴冷阴冷的,她让绣枫多穿点儿,别着凉,再说生下三女儿稻川没多久,着了凉可是一辈子的事。
绣枫笑着看看关露,低声道:
“好像你比我还懂。我又不在月子里,稻川都三个月了!”
李剑华已经穿戴好站在门口等她们,看看她们姐妹俩还在说悄悄话,便叹口气,说:“和你们一块儿出门真啰嗦,都要上轿了,还现扎耳朵眼儿、现裹脚是怎么着?”
去年中央特科的王学文派遣刘道衡回湖南开辟地下工作,组建情报组织,已经一年多了。刘道衡这次从长沙来到上海,是向地下党汇报工作的,如今已经有五六天了,每天总是早出晚归的。他需要寻找组织,寻找他的联系人。刘道衡终于找到了王学文,上交了他为上海地下党筹措的经费,汇报了情况。根据刘道衡的表现,中央特科决定吸收他参加中国共产党。
这天王学文来了电话,说他有事情要和他谈,让他在大东旅社等他。道衡便没有出去,也没有按约定的时间到李剑华家去住。
砰!砰!砰!敲门声。是王学文!
刘道衡激动地一下跳起来冲到门口,打开门。
门外站着的原来是关露、李剑华和胡绣枫。
刘道衡一怔。
李剑华发现了他脸上突然出现的愣怔的神情,剑华也有些愣住了:刘道衡心里有事?刘李二人瞬间的情绪变化,都没有逃脱关露的眼睛。虽然彼此十分信任,却不能问不该问的事,不能点破不该点破的东西,这一点,关露尤其明白!
关露高兴地喊了声:“三哥”。
李剑华和绣枫也随着喊了声“三哥”!
刘道衡把他们让进屋。绣枫首先埋怨道:
“三哥,怕你冷,我们在屋里还把炉子生上了,等你去,说好的,你怎么不去呀?”
剑华说:“三哥一向都是守约的人,这回是怎么了?”
关露知道三哥必定有事情,便故意把话给岔开:
“三哥去湖南这一年一定是发了大财了!不但支援剑华办了《流火月刊》, 还一天花五块大洋住在大东旅社!真是阔气!”
“长沙闭塞,”道衡让他们三个人坐定之后说,“上海实际上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消息灵通。你们有什么消息说说呀!”
李剑华本是一学者,却十分关注时局变化:
“大姐说说,她是个活跃分子,整天热心于救亡运动,知道的一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