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投147亿!文山至蒙自这条“压轴”铁路大曝光,2028年通车

发布时间:2025-09-10 12:21  浏览量:17

2025年以来,文山至蒙自铁路(红河段)进入全面施工高峰期,各关键节点工程进展顺利,整体建设按计划稳步推进。

6月16日,文蒙铁路一标卧龙段工程正式破土动工,主线路基、对门山隧道、盘龙河一号大桥等多个控制性节点同步推进,标志着项目全面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其中,对门山隧道为单洞客货共线双线隧道,设计时速160公里,全长314米,截至6月已完成洞内部分开挖工作;盘龙河一号大桥采用60+100+60米连续刚构,主跨一跨跨越盘龙河,首根钻孔桩已开钻,挖机同步进行路面平整,为后续架梁做准备。

7月以来,站前三标项目施工进一步提速,戈白隧道、石马脚隧道、银宝隧道相继实现进洞施工。这三座隧道均为单洞双线,穿越断层破碎带,岩溶发育,岩体稳定性差,施工安全风险高。项目团队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实现多工序高效平行作业,并利用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动态掌握地质情况,确保施工安全。截至7月23日,三座隧道均已进入洞内掘进阶段。

8月,大东山跨开河高速特大桥迎来重要进展,该桥56号至73号墩采用双柱预制装配式圆形空心墩+帽梁的形式施工,系文蒙铁路首座装配式桥墩。相较于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桥墩通过系统化设计、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数字化管理,无需搭设大量支架模板,减少了施工现场作业量,提高了施工效率。目前已完成首墩浇筑,垫石、盖梁、墩柱同步施工,预计2026年6月完成全桥工程。

此外,红河州境内先期开工的12个点位已全部进场施工,临时设施建设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用地保障方面,红河州境内需征收永久用地2314亩,已完成2148亩;临时用地需提供2036亩,已完成1671亩;房屋拆迁、“三电”及管线迁改工作正按施工进度有序开展。

文山至蒙自铁路(红河段)作为连接文山州与红河州的重要交通干线,其利好在滇东南的文山、红河两州及周边地区。从区域发展来看,铁路直接串联起文山的马塘、薄竹、老寨等乡镇与红河的蒙自市新安所、芷村、老寨等区域,覆盖了文山的三七、辣椒等特色农业产区以及红河的石榴、茶叶等经济作物基地,为这些区域的农产品外运提供了便捷的铁路通道,降低了物流成本,有望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同时,铁路途经的普者黑、碧色寨、查尼皮等旅游景区也将受益,游客出行时间大幅缩短,预计将带动沿线旅游收入显著增长,促进旅游产业的融合升级。此外,蒙自作为红河州州府,通过铁路与文山的产业园区实现联动,有助于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滇中和滇东南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文山至蒙自铁路的建设具有多重战略价值。首先,铁路完善了区域路网结构,作为西南沿边铁路的重要项目,它衔接了中老铁路与中越铁路,形成了“出省下海”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云南连接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提升了云南在“一带一路”中的枢纽地位。其次,铁路极大便利了沿线各族群众的出行,文山至蒙自的通行时间将从目前的2小时缩短至1小时内,进一步拉近了两地的时空距离,促进了人员、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此外,铁路的建设还带动了沿线就业,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建设期间累计提供就业岗位超万个,为当地群众增加了收入来源,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