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 和离书拿到手的那天 我收拾了包裹 带着丫鬟明月离开了 下
发布时间:2025-07-24 11:00 浏览量:1
☾下篇☽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8
很快,赵公子黄金换帕子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整个枕河镇。
「云锦坊了不得,孩童绣的帕子竟也能换一锭金子!」
「那宋掌柜的绣技岂不惊为天人?!」
「贵人看中的,错不了!宋娘子,可真不是一般人!」
金子还没在我手里捂热,云锦坊的门槛就快被踩平了。原本只是小有名气的“雨过天青”,一下子成了抢手货。熟客生客,络绎不绝涌进我这小小铺面。
店里的伙计忙的脚不沾地,明月收钱记账的手指都磨出了薄茧。连岚儿都成了小帮手,下了学就来铺子里,帮忙给客人递布样子。
生意红火,银子流水似的进来,说不高兴是假的。可是我这心里头,也跟那运河水似的,看着平静,底下却总觉得不安生。
果然,招风了。
镇上原本最大的布庄叫“锦绣庄”,老板钱贵,是个满脑肥肠、绿豆眼精光四射的主儿。以前这条街上的布匹生意,他家独大,我们这些小门小户,不过是捡点他指缝里漏下的碎渣子。
如今我这“云锦坊”风头盖过了他,他能坐得住才怪。
一开始是些风言风语,像阴沟里的臭水,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慢慢渗得到处都是。
「哎,听说了吗?那宋娘子,是在北边犯了事儿,逃过来的!」
「可不是!一个妇道人家,带着孩子开铺子,哪来那么大的本事?指不定用了什么腌臜手段!」
「她那料子好看是好看,可有人用了身上起了红疹子!邪性得很!」
明月气得脸通红,回来直跺脚:「小姐!外面那些人嘴巴太臭了!我去撕了他们的嘴!」
我拉住她,摇摇头:「嘴长在别人身上,由他们说去。咱们的料子什么样,用过的人心里清楚。你越闹,他们越来劲。」
可钱贵显然不满足于耍嘴皮子。没过几天,铺子了就出了怪事。先是熟客王娘子来取定好的料子,刚走到街口,就被两个泼皮无赖拦住,推推搡搡,差点摔了,料子自然也没取成。接着,我好不容易带出来的一个手艺最好的染工老李头,被钱贵用双倍的价格挖走,连个招呼都没打。最可恨的是,一批进的靛蓝染料,颜色看着差不多,可染出来的布匹颜色发乌,还带着股怪味儿,明显被人动了手脚,几十匹布全毁了。
「欺人太甚!」明月看着那些废掉的布,心疼得直掉眼泪,「小姐,这肯定是钱贵那老王八搞的鬼!」
我攥紧了拳头,指尖掐进掌心,短短几日,已让铺子亏了不少钱财,着实心中窝火。
这姓钱的,是要把我往死路上逼。
赵公子来的那日,我正想带着伙计上门去找钱贵。
「宋老板,大可不必。我已经把人带来了。」赵公子施施然踏进铺子,身后随从搬出条凳,让他坐下。
随后,两个带刀的随从压了钱贵进来。
「钱老板,你是自己交代,还是我让王显达过来,替你交代!」
钱贵一听,瞬时脸色变了,“啪”的一声跪了下来。
「不...不用了!我交代,都是我做的,我眼红姓宋的,哦,不,宋娘子的生意,做了这番事,脏了宋娘子的铺子,是我不对,是我不对!」
钱贵跪在地上,脸上直冒汗,绿豆眼不停的乱转。
铺子门口围的里三层外三层,都是来看热闹的村民。
「宋掌柜的料子,质地、颜色、工艺都是上乘,公子此番过来,就是要与宋掌柜谈一笔总要的生意。」随从声音响亮,「钱贵此番闹事,污蔑了宋掌柜的名气,阻了公子的生意,仗则五十!」
「五...五十?」钱贵懵了,看着赵公子的气派,想到他直呼知县老爷名讳,身后随从又如煞神,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大...大人饶命啊~」钱贵连哭带喊,这五十大板下去,他不死才怪。
赵公子坐在凳子上,一语未发,只是使了一个眼色,两名随从随即拖了钱贵出了铺子。
顿时四周一片寂静,除了被拖走的钱贵一声声的哀嚎。
09
赵公子走到我面前,看着惊魂未定的岚儿,语气温和了些:「岚儿吓坏了吧?乖,上次叔叔答应你的甜糕,这可是京城最最好吃的。」
岚儿从我怀里抬起头,看着随从端上前的糕点,眼里的愤愤瞬时换成了笑意。
「宋掌柜,借一步说话?」赵公子转身看向我,神色变得郑重。
我点点头,让明月带着岚儿去了后院。
屋子里只剩下我和赵公子还有一名随从。
「宋掌柜,事到如今,我也不在隐瞒身份。」他顿了顿,声音沉稳有力,「孤乃当朝太子,赵珩。」
太子?!
饶是我心里对他的身份有所猜测,此刻亲耳听到“太子”二子,还是如同惊雷在耳边炸响!我腿一软,下意识的就要往下跪。
「宋掌柜不必多礼。」赵珩虚扶了我一下,阻止了我下跪的动作,「孤微服私访,本不欲张扬,只是方才情势所迫,加之...」
赵珩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孤这次前来,还有另外一件要事。」
「太子殿下请讲。」
「那块帕子...还有宋掌柜口中的林嬷嬷,是孤寻了多年的关键线索。」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劲儿。接下来的话,听得我后背一阵阵发凉。
原来那“平金打籽”针法,是宫里头一个死了好些年的娘娘的独门绝活儿。当年有人用这针法绣了要命的东西,栽赃给了太子生母丽妃,使其卷入谋逆大案,香消玉损。林嬷嬷,就是经手人之一,或者说,是知道内情的人。我爹娘当年请她来教我,纯碎是撞大运。谁能想到几十年后,她随手教我的玩意儿,能牵扯出这么大一桩宫闱秘案。
「所以,殿下您那天...」我指指上次放金子的那条凳,现在看着它都觉得烫手。
「那块帕子,针法虽稚嫩,但形神俱在,足以证明林嬷嬷确实将此技外传,也印证了孤追查的方向无误。」
「宋掌柜,孤需要你帮忙。关于林嬷嬷,你还能想起什么?哪怕一丝一毫的细节,都至关重要。」
我能怎么办?只能搜肠刮肚的回忆。
那林嬷嬷姓林,说话带点南边口音,手指关节粗大,特别爱干净,绣花时总嫌我们小丫头毛手毛脚弄脏了料子...我把自己能想起来的,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连她夸我阿姐手稳比我强这种小事都说了。
赵珩听得极认真。末了,他点点头:「够了,这些已是大用。」
「钱贵的事,到此为止。孤在这里,便无人敢再动云锦坊分毫。宋掌柜安心做你的生意便是。」
说完,他带着随从走了。
我深吸一口气,空气里还是熟悉的染料和布匹的味道。
10
日子又重新回到了一开始的模样,店铺生意如常,门客不绝。“雨过天青”因为太子爷的一番话,成了抢手货,染多少都不够卖。我咬牙添了染缸,雇了更多的伙计,明月快成了账房总管了,小脸累得发白,眼睛里却是亮晶晶的。
钱贵因为五十大板,听说一个月下不来床,他那个锦绣庄也悄没声儿的关了门。以前那些在背后嚼舌根子的声音,一夜之间全哑巴了。
太子因为查案的事情,常常会来。有时一个月,有时隔三、五月。
每次他来,都会给岚儿带阙楼的甜糕,给我的却是京城时兴的布料花样。
他不再穿那身落拓商客的衣裳,换了常服,但通身的气度仍掩不住。
来了后也不多话,有时看看我染布,有时逗逗岚儿,问她新学了什么字,帕子绣得如何了。
我跟他聊什么呢?聊染料的火候,聊哪种蚕丝最韧,聊运河涨水会不会影响货运...都是些布匹上的琐碎事。
奇怪的是,他听得挺认真,偶尔还会问几句。不像沈济,以前跟他说话,不管聊什么,眼神都是散的,久而久之,我们就无话可说了。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过了两年。赵珩的案子已经彻底查好了,一众多人被落下马。其中包括沈济的父亲,已故的老侯爷。他当年曾收受逆党贿赂,知情不报,甚至暗中传递消息。沈济虽未直接参与,但身为人子,未能及时察觉规劝,亦有失察之责。陛下念及沈家先祖功勋,未夺其爵位,但贬为庶人,流放青州效力。
赵珩告诉我这消息的时候,我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他看了我许久,我猜他许是很久之前便已知我与沈济的关系。
案子调查清楚了,赵珩依旧常常来,还同以往一样,坐在后院的椅子上,不怎么说话,只是静静看着我染布。
只是这眼神,不再是纯碎的好奇或感激,那里面多了些暖意,一些让我心跳会乱一拍的东西。
我把那点心思死死按住了。
我是谁?一个合离过、带着养女开布坊的掌柜。
他是谁?他是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天上云一样的人。
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
直到那天,消息传来,老皇帝驾崩了。紧接着,就是太子赵珩正式登记,成了九五之尊。
新帝登基,百废待兴。
我以为,他会忙的脚不沾地,早把我们这江南一隅抛在脑后了。没想到,一纸明黄诏书,跟着宫里派来的公公,直接送到了我铺子里。
圣旨写的文邹邹的,中心思想就一个:感念宋氏昔日襄助之功,又欣赏其品性温良,技艺超,特旨,册封为妃,即刻入宫。
铺子里跪了一地的人,明月激动得直哆嗦,看我的眼神都在放光。
岚儿有些害怕,紧紧抓着我的裙子。
只有我,心里像被泼了一盆冰水,从头凉到脚。
公公宣读完圣旨,脸上堆着笑:「恭喜娘娘,贺喜娘娘!这可是天大的恩典!娘娘您赶紧收拾收拾,随咱家进京吧?」
我看着那明黄的圣旨,刺眼得很。脑子里闪过的,是沈府那四四方方的天,是沈济那张永远冰封的脸,是小心翼翼讨好却换不来一丝真心的日子。
深宫?
那地方比身负大一百倍,也冷一千倍!
我这几年好不容易才尝到自由的滋味,像运河边的风,带着水汽和阳光的味道。
让我再回到一个金丝笼子里,哪怕镶满宝石,我也嫌憋屈!
「公公稍等!」我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民女...想给陛下写封谢恩折子,烦请公公代为转呈。」
我在铺子后头的小书房里,铺开纸笔,手有点抖,但字写得很稳。
开头自然是谢恩,感谢陛下还记得我这个小人物。然后,我写云锦坊,写它是我和明月、岚儿,还有那么多伙计一点一滴建起了的家业,是我安身立命的根本。写我见识浅薄,实在担不起宫闱重任,唯恐有负圣恩。写江南水土养人,我在此处,才能染出陛下喜欢的“雨过天青”......
字字句句,情真意切,但核心意思就一个:陛下,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入宫?算了吧!
折子递上去,我提心吊胆了好几天。
明月急的嘴上起泡:「小姐!不,娘娘!您这是抗旨呀!要杀头的!」
杀头就杀头吧。
要我回去做笼中鸟,我宁愿脖子上挨上一刀。
没想到,没等来砍头的刀,等来了另一道圣旨,还有一块盖着明黄绸布的大东西。
公公这次笑容有点勉强,但还是高声念了。
大意是:朕感念宋氏心意,不忍相强。念其经营云锦坊有功于地方,特赐金匾一块,以示嘉勉。另,宫中一应绸缎、布匹采买,交由云锦坊承办。
绸布掀开,一块乌木金漆的大匾露出来,上面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天工云锦”!
我跪在地上,看着那匾,心里一块大石头“咚”的落了地,随即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感激。
他懂!他真的懂!
他没有强求,还给了我最大的体面和支持!
「民女叩谢陛下隆恩!」这一次,我磕头磕得真心实意。
11
永和三年,云锦坊收了镇上另外四家小布坊,铺面从原来的两间换成了三层的小楼。一层卖绣品,二层卖织布,三层为来客专身定制衣物的楼层。
永和四年,枕河镇周边的几个大城镇,云锦坊开了五家分号,“天工云锦”的旗子挂在铺前,随风飘摇。
永和六年,我宋妩,真成了江南布业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日子红红火火的过。
又过了一年,一个从北边来的客商,闲聊时说起,青州那个地方寒苦,京城贬去的一个姓沈的官员,好像病死了。
叫什么来着...沈济?
我正拿着新出的“暮山紫”料子比划,闻言手顿了一下。
心里头像是被小石子硌了一下,有点闷,但很快就散了。
那就...死了吧。
没什么好说的。
又过了小半年,铺子里来了个年轻人。穿着半旧的青布衫,风尘仆仆,眉宇间依稀能看出点小时候的影子,但那份骄纵戾气没了,只剩下疲惫和...畏缩。
是沈南洲。
他站在我面前,局促不安,眼神躲闪,叫了一声:「...姨娘。」
我让明月给他倒了杯茶,没让他坐,也没赶他走。
就隔着柜台看着他。
当年那个恶狠狠踢向我肚子的小畜生,现在像个霜打的茄子。
他捧着茶杯,手指关节捏的发白,头也埋得很低:「姨娘...对不起...当年...当年是我...是我故意用蹴鞠踢您的...」
我端着茶碗的手,稳稳的,连晃都没有晃一下。
等着他往下说。
「我...我怕...」他肩膀开始抖,声音也略带哭腔,「我怕您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不会...不会疼我了。爹他眼里只有我娘,我...我只有您...可我又恨您...恨您不是她...我...我那个时候就是个混蛋!我该死!姨娘,对不起!」
他猛地抬起头,脸上全是泪。
我看着他的眼泪,心里像堵了一团湿棉花。一个被父亲对亡母的执念扭曲了的孩子,一个在冰冷府邸里拼命想抓住一点温暖却又亲手推开的孩子。
「都过去了。」我放下茶碗,静静看着他,「南洲,人得往前看。你以后,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吧。」
他没再说什么,喝完那杯茶,对我深深鞠了一躬,转身走了。背影消失在运河边熙攘的人群里。
我知道,沈家最后的这一点牵扯,也彻底断了。
日子继续流淌,像门前的运河,奔涌向前。
我的云锦坊,开遍了江南。金匾高挂,宫里订单源源不断。
岚儿长大了,眉眼清秀,跟着我学染织,学经营,小算盘打得噼啪响,比我当年还精明。
又是一年阳春三月,运河两岸桃花开得跟云霞似的。铺子里忙的很,我正跟几个杭州来的大客商谈一批新花样的订单,唾沫星子横飞。
忽然,外头街上一阵骚动,隐隐有锣鼓开道的声音传来。
客商们好奇的探头张望。
「喲,听这动静,怕是皇上又南巡了吧?」
「可不,每年这时候都来,雷打不动!」
「啧啧,咱们这位万岁爷,对江南可是偏爱的紧呐!」
我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唇角不自觉就弯了起来。
来了啊。
「明月,」我放下茶盏,理了理衣袖,声音带着笑意,「去,把后院窖里冰着的去年存的山楂茶取出来,用那个青瓷罐子装。有人等着要喝呢!」
门外,阳光正好,洒在“天工云锦”那四个金灿灿的大字上,晃得人眼晕,也暖的人心里头发烫。
这江南的风啊,带着水汽,带着花香,带着自由自在的味道,真是...怎么都吹不够。
完
- 上一篇:沈阳15名中学生被骗!
- 下一篇:大东南股价下跌3.73% 子公司镀膜生产线部分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