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近代名人——吴学显
发布时间:2025-07-22 18:33 浏览量:1
吴学显(生卒年不详),今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人,一说今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高大乡人。云南名匪。民国初年,由于云南军阀争夺政权,无力顾及清剿占山为王的“绿林好汉”,于是云南的匪患更为严重,各路土匪蜂拥而起,这时,历年来为害滇南一带的土匪吴学显也趁机作乱,东山再起。形成了一股人多势众的土匪力量,面对群匪四起的局面,云南唐继尧(今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人)当局在无法清剿的情况下,做出了“招安”土匪队伍,将土匪收编为军队的决定。吴学显被招到干海子(现址不详)驻防,被委任为第一游击支队队长,虽依了官府,但依然是过州吃州,过县吃县,暗地里仍然危害百姓。
民国九年(1920年),秉承三省联军总司令唐继尧之命入川作战的靖国第一军军长顾品珍(今云南省昆明市人)和第二军军长赵又新(今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因不受四川各路军阀的欢迎,已无力再以滇军的力量控制四川的军事形势,川军纷纷对滇军开战,以图赶走滇军,实现“川人治川”。民国九年(1920年)十月,赵又新与川军在泸州(今四川省泸州市)一战中战死后,顾品珍带领滇军退回了云南,唐继尧任命顾品珍为滇东边防督办,想聚集力量,再度入川作战。这时,人心思滇的云南士兵已经不想再打战了,而对因唐继尧多年一会出兵四川,一会挥师贵州,一会出征广西,穷兵黩武已搞得云南“匪盗充斥,农工辍业,米珠薪贵,十室九空”产生了不满的顾品珍和其总部下图谋推翻唐继尧,想城头变换大王旗。
民国十年(1921年)二月,顾品珍率队逼近云南省城昆明,由于手中无兵,无法对付部下的反叛,再加之云南各界的策议,唐继尧只得下台离开云南到香港游历,临走,命令建水(今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的第十一团团长龙云和第五旅旅长胡若愚(今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人)率部开往广西柳州(今广西自治区柳州市),准备复辟。顾品珍当上了滇军总司令之后,虽然也派出部队清剿横行各地的土匪,然而,由于清剿不彻底,为日后唐继尧借助龙云(今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人)、胡若愚,利用招安的土匪队伍,击败顾品珍,复辟成功,再掌云南政权留下了后患。民国十年(1921年)春天,顾品珍在金汉鼎(今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人)、叶荃(今云南省临沧市云县人)和杨蓁(今云南省昆明市人)的支持下,赶走了统治云南多年的唐继尧,上了五华山(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区北部,为昆明市区最高峰,占地1.73平方公里,海拔1926米,其北接螺峰山,东连祖遍山,并称昆明城中三山,西与翠湖山水相连。五华山现为云南省人民政府驻地,昆明市五华区也因五华山得名),成了滇军总司令后,面对各地趁了兵乱而蜂起的土匪武装,虽说顾品珍也派出了罗佩金(今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人)、金汉鼎为剿匪指挥,对土匪武装实施清剿,但是这些官兵对清剿土匪仍像过去一样,一带搜山二带打猎,想的只是借清剿之名,如何捞起好处。于是每到一地,虽然剿匪声势造得浩大,但都是见喊不见打。一些小股的土匪武装见来了官军,自知难以抵挡,就纷纷将队伍拉入深山老林躲避,只等官军退去。大一些的匪伙,对官军的清剿已是见惯不惊,往往采用贿通长官的办法,送以重金,让官军们装模做样地放上几枪,送上几个老弱病残的土匪让官军交差了事。金汉鼎后来曾写道:云南人民深受匪祸之害,犹有余悸,不能忘怀,纷纷向云南省议会和总司令部请求将吴学显、杨天福(籍贯不详)的招安军缴械,免贻后患。顾品珍令杨蓁照办,杨蓁下令实地缴械时,曾请第二旅杨如轩(今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人)团协助。不防自己的参谋长杜宗琦(籍贯不详),将命令缮发后,即把秘密告知了吴学显,吴立学显立即出城跑回干海子……杨天福(籍贯不详)因迟疑不决,抓获后被枪决。由官军为吴学显通风报信就可看出,云南的土匪和官军之间的关系是何等紧密。
然而,谁也想不到,正是这个从顾品珍军队手里出逃了的匪首吴学显,后来要了顾品珍的命。唐继尧到了香港后,积极拢络驻粤滇军旧部,为重返云南筹划军事上的准备。民国十一年(1922年)二月,唐继尧在广西柳州组织起了以龙云、胡若愚部为基干的队伍,开始向云南进兵。进入云南后,唐继尧除了尽力笼络旧部外,采取了对沿途土匪队伍给予高官厚禄,封官许愿等措施,拉拢各路土匪加入自己的队伍,参与同顾品珍的作战。吴学显就是在这时被唐继尧派出的人拉拢了过来,委任做了宣抚使,后作为内应而加入反对顾品珍之战的。顾品珍的军事力量虽然远远强于唐继尧,然而,由于其主要将领各有打算,内部人心不齐,各自为战,再加之各处军事力量又受到土匪队伍的掣肘,始终处于一种无法统一作战的境地,因此,只能处于步步招架的境况之中。例如顾品珍的赵遂生(今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人)团就在支援杨如轩的途中因团长被土匪打死,营长叛变而被瓦解了。顾品珍的指挥部设在陆良的鹅毛寨(今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石林街道和摩站村)。民国十一年(1922年)三月二十四日,指挥部遭到土匪吴学显部所属黄成伯(籍贯不详)部的突然袭击,参谋长姜梅龄(今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人)和警卫营长杨联奎(籍贯不详)相继被打死后,顾品珍不得不开始突围,行至天生关(今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石林街道天生关村)时,被土匪队伍一阵乱枪扫射,顾品珍中弹落马阵亡(马突然转头向后,群匪赶至扫射,顾品珍脚受重伤跌下马,遂遭土匪枪杀)。
顾品珍死于土匪武装这一史实,让云南的历史在不经意之间,转了一个弯,又重新回到了一心想做“东大陆主”的唐继尧手里。靠土匪力量帮忙,击毙了敌首的唐继尧重新执掌云南政权后,对土匪队伍可谓是恩爱有加,吴学显因为击毙顾品珍有功,得到了唐继尧的信任,被委任为元武(指今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武定县)江防司令。许多土匪队伍也被调入云南昆明,成了服管不服调的“招安军”,一时之间,云南省城昆明城周围也成了土匪队伍安营扎寨的地方。一些曾亲眼目睹过“唐继尧招土匪入昆明”的老人是这样描述他们看到的土匪队伍的:唐继尧回云南省城昆明,是依靠土匪势力过来的。当时所谓受唐继尧招安的土匪,大大小小有十多起,大的头头如普小洪(今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人)、张绍武(籍贯不详)、吴学显、蒋世英(今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人)、莫朴(籍贯不详)、李绍宗、李绍文兄弟(今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人)等,整个云南省城昆明成了土匪的世界。以普小洪说,走到哪里害到哪里……做生意的,被普小洪见一个抓一个,吊打勒索,有一文拿一文,有两文拿两文,抢光了才算。土匪来云南省城昆明,到处设司令部,大东门外的桃源街整条街都成了普小洪的产业。普小洪还在东寺街摆赌,派武装人员守护。莫朴在东门正街民德号(长春路如意巷对门)摆赌场,他们手下那些营长、连长也在街头巷尾摆赌摊。一时间云南省城昆明处处是匪,到处是赌……
曾经帮着唐继尧打败顾品珍的龙云把唐继尧赶下台后,自己做了云南的最高行政长官。可能是因为接受吴学显杀了顾品珍的教训之故,龙云上台后,对军队进行了整顿,废师改旅,到了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时,就开始着手对土匪武装进行清剿。派出龙雨苍(今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人)的第三旅由通海(今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进驻曲江(今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曲江镇)准备围剿一直在通海地界兴风作浪的吴学显。龙雨苍先是采取招抚政策把与吴学显拜过把兄弟的江川土匪蒋世英收买下来,然后,选拔了沉着机警的军官数人,伪装成蒋世英的随从,和蒋世英的手下数十人,由蒋世英带领着一齐到通海吴学显的住处。
进入吴学显的住房,蒋世英故意说来找大哥是为了商量对付官军的办法。随便说了几句后,吴学显就命令部下设宴请蒋世英喝酒。正当两人边喝酒边交谈时,蒋世英突然将手中的酒杯一扔,发出信号。这时跟着而来的官军纷纷拔枪对着吴学显就是一阵扫射,不等明白过来,吴学显已经倒地身亡。这时蒋世英命令其手下人,将吴学显身边亲信的枪缴了械,并鸣枪通知已在外围守候的部队,部队冲入吴学显匪部,将余下匪徒抓获。自从吴学显部被剿清后,横行于滇南一带的土匪禹发启(今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人)、杨友堂(今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人)、龚铁匠(原名李远鸿,今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人)、王文光(籍贯不详)、周国兴(籍贯不详)、彭万友(今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人)、王次东(今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人)、汤松彬(今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人)、李自鸿(今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人)、李春和(今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人)、孔庆美(今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人)、白小七(今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人)、陆光保(今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人)等也相继被清剿消灭,从此,云南的匪情匪患才有所缓和。
延伸阅读:江川土匪蒋世英之死、顾品珍遇难地名考证
江川土匪蒋世英之死: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十一月的一天,蒋世英正在九溪(今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家中,国民党陆军上将金汉鼎(今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大街街道海浒社区下海浒一组人)由玉溪(今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返家,路过九溪时去看望蒋世英。蒋世英曾为其部属,故设宴款待,并答应金汉鼎的邀请,于次日到大街(今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大街街道)赴宴。其后,蒋世英在药王阁宴会上被刺身亡。相关文献记载:“据当时大街丹凤小学读书的学生刘永富和一些知情人员等说,他们当天及以后所见所闻的一些有关情况是:听说蒋世英来了,他们就到路边去看。最引人注意的首先是他的30多个卫士,个个精神抖擞,两支盒子枪插在胸前,背上还背着一把系有红绸子的大刀。蒋世英身穿毛呢军装,由金汉鼎的大哥金凤彩陪同步行。到大街后,先是将蒋世英同他的随行人员一齐招呼到团保局去休息,到吃饭时单将蒋世英候到药王阁,其中一个卫士因感到事有不凡,装作送东西给蒋世英,便留在了药王阁。酒席摆在药王阁的西厢房里。金凤彩陪蒋世英坐在上席,金汉鼎坐在侧边。饭时,金汉鼎先吃完饭撤身出门,就上东厢房楼上去。此时,有人给蒋世英盛饭,他左手将饭递给蒋世英,右手就拔枪向蒋世英射击。保护金汉鼎回家的警卫连,当时住在药王阁旁边的丹凤小学校里,他们有一班人急速带上步枪和子弹跑到离驻地不到20公尺的街口埋伏。听到枪声的30多个蒋世英卫士,向药王阁集结,但被埋伏的兵士打得调头便跑。”
顾品珍遇难地名考证:
(一)《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地名志》上有唐继尧在天生关击败顾品珍的记录记录[“天生关村[Tianshengguan]。天生关办事处驻地。在北大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小寨6公里。地处昆明至江底公路135公里处两侧。东与陆良县发峨哨村公所回辉哨村接壤。沿公路呈长方形块状聚落。海拔1877米。古为陆良县西部要隘,是陆良、师宗、罗平等县赴昆必经地和食宿点。设栈,名西店。昔日村西森林茂密,怪石嶙峋,地势险要,成天然关卡,故名天生关。解放前是农村贸易集市。军阀混战期间,1922年唐继尧在此击败顾品珍。”(二)恶猫站——和睦站——和摩站(今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石林街道和摩站村)演变[鹅毛寨:古为宜良(今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至今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师宗县,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等县途中食宿站之一。相传先是猫姓所居,性甚凶恶,得名恶猫站,雅称鹅毛寨(和睦站),后演名和摩站。和摩站1955年前归陆良县大莫古区(今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大莫古镇)天生关乡(今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石林街道天生关村)管辖,1955年划归路南县(今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所以民国十一年(1922年)时,鹅毛寨为“陆良鹅毛寨”。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一月二十九日云南代省长刘祖武(今云南省昆明市人)发往清水练(现址不详)之剿匪告示
顾品珍遇难地名考证(一):《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地名志》上有唐继尧在天生关击败顾品珍的记录记录
顾品珍遇难地名考证(二):恶猫站——和睦站——和摩站(今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石林街道和摩站村)演变
位于云南省玉涨市江川区大街街道上营社区振兴街34号——药王阁(修复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