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时期虎林的伪警察机构

发布时间:2025-09-07 03:13  浏览量:22

1933年2月3日,伪满洲国任命的虎林县警务指导官佐藤重男改编了伪警察组织。成立警务局,内设警务、司法两股;并成立县警察大队,同时在五个区设立区分署。任命孟德山为虎林县警正衔警务局长。张云沛、谢昌伦为警务局的科长。下设5个区分署,即第一区分署长杨子臣、第二区分署长杨墨林、第三区分署长黄兆珠、第四区分署长张人骥、第五区分署长李孟才。县、区警察共54人。委李庆云为虎林县警察大队长,高玉山为警察大队第一中队长、衣洪山为第二中队长。警察大队共200人。

伪警务局是日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武装统治工具,其主要任务是:搜集抗日军政情报,抓捕抗日军政人员,封锁抗日军事人员的活动,宣传所谓"大东亚共荣圈",训练青少年,清查户口,发放"良民证",修建公路、桥梁、催粮、要款、要夫等。

1938年7月1日,伪满虎林县公署由虎头搬迁至虎林,伪虎林县警务局被安排在伪县公署东侧(现群众艺术馆东侧)的平房内。同时成立了伪虎林街警察署(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署址在现在的铁路俱乐部位置)。

第二年警务局改为警察本队(队址还在警务局原址),本队长由日本人担任。内设警务、特务、司法、保安、经理、警防六个股和督察室、拘留所。下辖县城警察分队(队址在原警察署)、独木河、虎头警察队,和和气(现伟光)、石青(现兴隆)、八家子(现富荣)、马鞍山、兴亚(现兴华)、迎门顶子(现迎春)、太和、忠诚、宝东、大王家、国础(现庆丰三队)、李家店(阿布沁河口)警察小队。

据虎林老人讲,伪警察官越小佩刀越长,底层警察的佩刀走路时都打脚后跟,他们大部分是中国人,还有一些朝鲜人,朝鲜人也改日本名了,比如有个朝鲜人金成洪,现在把名字后面加个一,叫金成洪一。老人们还说,这帮伪警察就是日本鬼子的走狗,被宪兵队、西尾公馆随时使唤。日本投降前夕,抗联88旅的侦查员,到太和飞机场侦察拍照,任务完成后撤退至平原村北甸子时,被汉奸告密,西岗日本宪兵分队就是纠集太和村警察小队的伪警察抓捕抗联志士的。

日本投降后,这些卖国求荣、欺压百姓、为虎作伥的伪警察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有的在开完批斗会后,被愤怒的群众直接用木棒嗨后脑勺子给打死了。

苏联红军进入虎林后,虎林街警察署被改做苏军司令部,据说刘亚楼上将在此居住过。

附录1:

伪满警察分六种职衔:

警士、警长、警尉补、警尉、警佐、警正。

附录2:

伪满洲国警察于1939年12月制定全体警察的行动规范 警察纲领。

警察官须为王道具现之先驱

警察官须为民族协和之中核

警察官须崇尚义勇拥护正义

警察官须尊重纪律融和团结

警察官须恪守诚实完成责任

警察官须持身廉洁公平无私

警察官须努力修养陶冶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