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普23 香港版孙中山像上海加盖“暂作叁分”邮票研究

发布时间:2025-08-28 09:11  浏览量:20

一、历史背景与发行原因

1940年9月20日(民国29年),中华民国邮政因国内平信邮资调整,将各地互寄的20公分平信邮资从5分增至8分。为适应新邮资组合需求(如8分邮资可通过5分+3分邮票搭配使用),邮政总局下令将库存的香港版孙中山像5分邮票加盖改为3分面值,并规定了统一的加盖格式:右侧为「暂作」、左侧为「叁分」、下端加印阿拉伯数字「3」。各地邮政分局据此就地加盖,上海地区于1940年12月3日正式发行此套加盖邮票。

二、上海加盖版本细节

1. 加盖单位与印刷

上海邮政总局供应处委托大东书局香港印刷厂负责加盖工作,采用雕刻版工艺,黑色油墨加盖。加盖字体为4号楷体,其中「暂作」与「叁分」两行文字的横向间距严格控制在7.5毫米,这一特征成为区分上海加盖与其他地区版本的关键依据。

2. 齿孔与版式

齿孔度数:P14(部分资料记载为P12.5,需结合实物验证)、

整版枚数:普23.1:50枚(10×5格式)普23.2至普23.3:100枚(10×10格式)

3. 发行与流通

该套邮票自1940年12月起陆续分发至全国各邮政区售用,主要用于搭配5分邮票组合成8分邮资,满足调整后的平信寄递需求。

三、邮票特征与鉴别要点

1. 加盖版式

文字布局:右侧「暂作」、左侧「叁分」、底部阿拉伯数字「3」;

字体与间距:楷体加盖,字间距7.5mm为上海加盖独有特征;

颜色:黑色油墨,清晰度较高,偶见因加盖压力不均导致的墨色差异。

2. 纸质与刷色

原票为香港版孙中山像邮票,采用白色无水印纸,雕刻版印刷,底色为浅黄绿色,加盖后黑色文字与原票色调对比鲜明。

四、历史意义与收藏价值

1. 邮政史价值

此套加盖普票是民国时期邮政资费调整的直接物证,反映了战时经济环境下邮政系统的适应性措施。上海加盖版本因统一规范的操作和高质量的印刷,成为当时各地方加盖中的代表性品种。

2. 集邮研究

上海加盖版本因存世量较少且版式特征明确,深受传统集邮研究者关注。

需注意区分各地加盖版本(如重庆、湖南等地),其中上海加盖的7.5mm字间距是核心鉴别点。

3. 市场价值
完好品相的单枚票市场价格约数百至数千元人民币(视具体版号、保存状态而定),整版票因存世稀少,价值较高。

五、结语

中华民国邮政《普23 上海加盖“暂作叁分”邮票》不仅是民国邮政史的缩影,更是集邮领域研究版式、加盖工艺的重要素材。其严谨的加盖规范、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存世量的有限性,共同奠定了它在邮史与收藏市场中的独特地位。对于集邮者而言,此票的收藏亦是对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实物珍藏与记忆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