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作为驻美国大使的任务是破坏美日贸易关系他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发布时间:2025-08-15 15:58 浏览量:1
自1938年以后胡适先生担任了中华民国驻美国的大使,他首先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了各自民族的利益结成了联盟,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丘吉尔首相给他提供了欧洲广阔的宣传空间进行反日的演讲。胡适先生利用他担任过世界大学生联合会主席的身份。在欧洲和美洲进行了大量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演讲,创造了51天进行56场演讲的记录,他和丘吉尔的目的就是为了破坏美国和日本的贸易,为此,日本的东条英基政府。开除了退役大将野村吉三郎到美国进行反击活动,希望恢复美国和日本的贸易协定。这个野村吉三郎是日本的海军大将,日本侵略上海的时候,他是司令官。后来退役后成为了日本著名的外交家。他和罗斯福总统都因为都是海军出身,私人关系很好。他到日本的时候带着两套方案,分别是1940年 日本政府与统帅部召开联席会议,通过《日本国策实施要领》及《对美交涉要领》,决定依据“甲案”与“乙案”对美展开外交谈判。19410年11月10日,野村吉三郎向白宫递交“乙案”,美国未回应,罗斯福明确拒绝。11月20日,野村再次重申“乙案”,该案共4条:日美两国政府承诺,双方均不在法属印度支那以外的东南亚及南太平洋行使武力;日美两国政府协力确保在荷属东印度获得必要物资;双方通商关系恢复至资产冻结以前的状态,美国向日本供应其所需的石油;美国政府不采取妨碍日中两国和平努力的行动(包含停止对蒋援助)。日本目的是用在法属印度支那问题上的让步,换取美国在中国问题上的让步,解除经济封锁,还要求制定“临时过渡办法”。
丘吉尔和胡适支持的美国国务赫尔提出草案:11月26日向野村吉三郎提交《美日协定基本纲要》草案,即“赫尔备忘录”。该文件要求日本立即从包括东北沦陷地区在内的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完全撤军,放弃在当地的一切权益,退出德意日联盟,不承认“大东亚共荣圈”,重申《九国公约》的有效性,废弃《三国同盟条约》。日本政府将其视为“最后通牒”,最终决定偷袭珍珠港。美日贸易协定的谈判失败,应该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大使胡适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胡适先生也圆满的完成了他作为大使的最关键任务,胡适先生作为中国驻美国大使的任务就是破坏美日关系把这两个国家带进战争的地步,保证中国的抗日战争能够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