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销量下滑15.5%!押注新世代车型本土化,能否破解宝马困局?

发布时间:2025-08-05 18:50  浏览量:2

图片来源:度哥


不久前,宝马集团发布2025年上半年报告,销售收入为676.85亿欧元,同比下降8%;税后净利润为40.15亿欧元,同比下降29%。


在交付量上,宝马集团2025年上半年共交付120.76万辆汽车,同比减少0.5%。其中,纯电动车交付22.06万辆,交付量占比从上一年同期的15.7%提升至18.3%;混动汽车交付9.84万辆,占比从6.5%提升至8.2%。


尽管交付量保持着基本稳定,但宝马集团汽车业务的收入与利润却出现明显下滑——汽车业务收入586.54亿欧元,同比减少6.9%;息税前利润(EBIT)36.26亿欧元,同比减少32.8%,息税前利润率从上年同期的8.6%降为6.2%。


宝马集团在财报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由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以及美国额外关税导致海关费用增加的影响,汽车部门的息税前利润率下降了约1.5个百分点。其预计,关税将使汽车业务全年的息税前利润率降低约1.25个百分点。


中国也成为宝马下滑最严重的市场。2025年上半年,宝马集团在中国交付31.81万辆汽车,同比减少15.5%。宝马将如何挽回中国市场?


1

降价也未能带动销量增长●


从单一市场来看,宝马集团2025年上半年在德国交付13.01万辆,同比增长6.1%;英国交付8.68万辆,同比减少0.7%;美国交付19.38万辆,同比增长2.7%;中国交付31.81万辆,同比减少15.5%。中国成为宝马集团下滑最严重的市场。


宝马集团在财报中表示,高端消费者支出的持续疲软对中国的销售产生了负面影响,其预计在中国,预计低价位市场将出现增长。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发文称,2024年随着报废更新政策推动,车市的中低端市场回暖,中低价位消费回升。2025年上半年,5万元以下车型的销量占4.2%,较2024年上升1个百分点5-10万元车型从2024年的13.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5.3%。


更贵车型则出现下滑。10-15万元车型占比从33.5%下降至33.1%;15-20万元车型从19.4%下降至18.9%;20-30万元车型从16.7%下降至15.7%;30万-40万元车型从10%下降至9.6%;40万元以上车型从3.8%下降至3.3%。


而面对中国市场的竞争,宝马及其经销商都曾主导过降价。据媒体报道,2024年7月,身处价格战的宝马宣布退出价格战,通过减少销售量来稳定价格,缓解门店的经营压力。随后,宝马中国表示,下半年宝马在中国市场将重点关注业务质量,支持经销商稳扎稳打。然而两个月后,经销商通过“中秋国庆特别折扣”每车补贴1万元冲刺销量。


2025年,经销商多次通过“高息高返”金融方案对宝马车型进行优惠。6月以来,多地银行业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相继发布通知或自律公约,严禁各银行机构通过“高息高返”拓展业务。


但目前,宝马旗下车型仍有不小幅度的降价——车主之家显示,厂商指导价43.99-52.59万元的宝马五系,全国最低价为29.91-36.29万元;厂商指导价31.99-39.99万元的宝马3系,全国最低价为20.79-35.99万元。


不过从交付量来看,降价也未能挽救宝马集团在中国的下滑趋势,加码电动化将是宝马破局的关键。


2

加码中国本土化●


目前,宝马集团在中国共有华晨宝马和光束汽车两大合资公司,其中华晨宝马负责宝马品牌,光束汽车则是MINI品牌。


2025年上半年,宝马集团在中国交付的31.81万辆汽车中,电动车占比仍然较小。车主之家显示,2025年上半年,在电动车类型中,宝马i3交付1.32万辆;宝马iX3交付8163辆;宝马iX1交付7013辆;宝马i5交付3791辆;电动MINI COOPER交付4754辆;电动MINI ACEMAN交付777辆。


除了MINI品牌推动电动化外,宝马集团将希望寄托在新世代车型中。据悉,新世代车型会搭载宝马的全新技术和产品。


2024年4月,沈阳市与宝马集团举行深化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宝马集团宣布将继续深化在华布局,增资200亿元用于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的大规模升级和技术创新,以实现2026年宝马新世代车型的本土化生产。


2025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宝马新世代概念车型展出。宝马透露,首款中国专属新世代车型为BMW iX3L。目前,首款国产BMW新世代车型已在沈阳下线并开启全面测试,预计2026年首批国产新世代车型在沈阳下线。


包括新世代车型在内的新车型也将深度本土化。据媒体报道,宝马集团在中国设立了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体系,还建立了德国之外唯一的Skylab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研究中心。


宝马集团还加强了与中国企业的合作。


3月,宝马中国宣布与华为终端达成合作协议,将在中国深度融合鸿蒙生态,推出包括BMW数字钥匙、HUAWEI Hi Car和My BMW App在内的数字化服务,开发更多Harmony OS NEXT多元化智能应用与功能。深度集成的HUAWEI HiCar将于2026年率先搭载在本土生产BMW新世代车型上。


同月,宝马集团宣布与阿里深化战略合作,基于阿里通义AI大模型,联合开发AI引擎,将应用于中国市场的宝马新世代系列车型。基于通义大模型和斑马元神AI,全新BMW智能个人助理采用宝马与阿里共同开发的AI引擎,计划搭载于中国生产的BMW新世代系列车型上,预计2026年在中国市场交付。


7月,宝马集团中国宣布与Momenta达成合作。双方将聚焦智能驾驶辅助前沿领域,合力打造基于飞轮大模型的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该方案将应用在包含国产新世代在内的多款车型,为中国市场用户提供全场景、点到点的领航驾驶辅助功能,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


几天后,宝马集团官宣,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南京市建邺区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宣布设立全资子公司——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宝马集团表示,新公司将独立运营,由华晨宝马全资持股,落户南京,成为宝马集团全球六大信息技术研发中心之一,也是宝马集团在全亚洲规模最大的信息技术研发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6月,华晨宝马董事会宣布宝思齐(Birgit Böhm-Wannenwetsch)将自2025年8月1日起接替戴鹤轩(Dr.Franz Decker)出任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宝思齐在2018年加入宝马集团,担任财务高级副总裁和集团司库。司库指企业集团内或者金融机构内负责资金管理职能的称号,主要负责现金管理,风险控制等职能。目前,宝思齐已正式履新,从其从业经验来看,未来华晨宝马或将精细化运营。


面对中国市场的竞争,宝马不断强化本土研发能力,并深化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中国生产的新世代车型能否提升宝马的销量,时间将给予答案。

作者丨卫河

来源丨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