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 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交汇
发布时间:2025-08-05 13:46 浏览量:1
东门,作为城市的重要地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其源头可追溯至明代,当时为加强海南海防,朝廷在海口设置千户所(军政机构),并在今五条骑楼街区范围内构筑防御城池,称“海口后千户所”。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安陆侯吴杰受令,委派千户崇实用火山岩石扩建城池,定名“海口所城” —— 这便是海口建城史的开端。
所城东门位在今新民东路与大东路交叉口,是当时城市防御与交通的重要节点。
东门的名称与地理位置紧密相连。明代时,东门街是连通府城东城门的咽喉要道,“东门”之名便因这座东城门而来。府城东城门历史悠久,虽曾多次更名(如明万历《琼州府志》记载“改东门曰永泰”,且“门上各建层楼,四隅仍建角楼”),但始终坐落于城东侧,“东门”这一俗称也沿用至今。
从军事要塞到商贸枢纽,东门见证了海口的历史变迁。如今的东门市场,作为海口老城区三大批发市场之一,仍涌动着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市场内汇聚了海南当地的生猛海鲜、新鲜蔬菜、海产干货等农副产品,还有特色腌制品、杂粮小吃等,货品丰富多样,可批发也可零卖,游客常在此体验地道的市井交易氛围,周边巷弄里的辣汤饭、清补凉等老字号小吃,更是留住了许多人的味觉记忆。
东门所在的骑楼老街片区,如今已成为海南广受欢迎的文化旅游地标。作为南洋建筑风格的荟萃之地,这里保留着数百栋骑楼建筑,斑驳的墙面、雕花的窗棂间,仍能窥见当年“下南洋”的历史印记。街区内传承着多项本土技艺与民俗,如海南黄花梨家具制作技艺、琼式月饼制作技艺等,老茶馆里偶尔响起的琼剧唱段,也为街区增添了几分古韵。
每逢传统节庆,这里更显热闹。春节期间的骑楼年货街,红灯笼挂满骑楼廊柱,剪纸、春联等年货摊位前人头攒动;元宵的猜灯谜活动吸引着市民游客驻足,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旅在此交融。
近年来,街区通过修缮老建筑、规范业态布局,既保留了老海口的生活气息,又提升了游览体验,成为人们触摸城市历史、感受本土文化的重要窗口。
从古代的军事防御到现代的商贸繁荣,从骑楼建筑的风情到市井生活的温度,东门的故事,正是海口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缩影,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过往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