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骑楼老街保护规划公布,亲水码头有恢复的希望吗?
发布时间:2025-05-22 16:30 浏览量:1
日前,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4-2035年)》,公开征求市民意见。
该规划较此前版本,保护范围有所缩小,总面积0.56平方公里,核心保护范围0.27平方公里。
对比旧版保护范围,减少了两大块,一是义兴街至解放西路,二是大东路至文明横路。
保护范围减少,有利于老城区城市更新,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如果和平北片区城市更新能提上议事日程,位于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海口旧城片区,就能真正发挥城市核心区的作用。
新版规划保护内容包括长堤路、得胜沙路、中山路、水巷口、大兴路、解放东路、新民西路、新民东路、新华北路、博爱北路、博爱南路等11条历史街巷,6处文物保护单位,365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56处历史建筑等。
如图所示,红色和紫色的文物类建筑集中在街巷两侧,其他历史建筑则分布较为零散。
很显然,凡是在这两张图上标注了名字的,都值得一看。
遗憾的是,图上未标注海口所城旧城墙以及东南西北4个门的位置。我个人建议,应在这4个门修建标志性建筑。具备条件的话,最好是仿建古城门,或者建造牌坊代替。不具备条件,也应该立一块石碑,让市民知道,这里是古城门的位置。
这张土地使用规划图列出了地块的用地性质。如果你是街区的居民,可得注意下,看看你家的地块是什么性质。如果和现状不符,那就存在变数。
交通规划图也值得关注,特别是图中虚线,代表的是步行街。深色虚线表示机动车非机动车全部限行,包括中山路、水巷口路2条;浅色虚线表示机动车限行,包括东西走向的得胜沙路、大兴东路、新民东路,以及南北走向的博爱北路、博爱南路、大东路,共6条。
对于大众最关注的电单车限行问题,博爱北路目前是限行状态,但规划中却未限行。不知道是弄错了,还是要给广大电单侠开一个口子?
对于骑楼老街,我一直有一个建议,要恢复骑楼老街的亲水属性。骑楼老街因水而生,因码头而兴。离开了水和码头,总觉得不像那么回事。
建议将长堤路改为下穿通行,地面改为广场,和钟楼公园形成一体。并在海甸河水巷口一侧建设复古景观码头。这样骑楼老街的格局就打开了,不但可玩性、舒适度大幅提升,市民游客更可以畅想当年百舸争流、商贾如云的景象。
我的第二个建议是,骑楼老街要打造东盟中心(南洋中心)。骑楼老街主要由东南亚华侨建设,既保留了中国式庭院和岭南民居的特色,又融合了欧洲巴洛克、哥特建筑艺术,南洋风格的拱券连廊既有利于遮阳避雨,又有利于商业活动,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典范。遗憾的是,如今骑楼老街已物是人非,鲜见华人华侨和东南亚客商的身影。
建议依托规划中的海南省华侨博物馆,打造东盟中心。吸引东南亚华人华侨回乡居住、创业,吸引东南亚企业前来投资、贸易。若初具成效,可以顺势在海口高新区建设东盟产业园,利用东盟10国的原材料和资源优势,做大热带特色农林渔产品加工业、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等产业。
东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海南和东盟地缘相近,又有百万海南华侨的天然纽带。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首先要加强海南和东盟的贸易、产业连接。
我也提点意见。首先是规划期限,近期为2024-2025年,现在2025年都快过一半了,这才刚公示,正式获批尚有待时日,这样的近期还有意义吗?
其次是体例,能不能文字多一点,数据多一点。每一项都只有干巴巴的几句话,这就能把规划的钱挣了吗?没有详细的说明和数据,社会公众如何提出具体意见建议?
除了《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4-2035年)》,《府城传统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也已公示。同时,《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已获批。
这几份文件,构成了千年琼州、百年海口街区保护、文脉传承的基础,感兴趣朋友的可以看看。
(作者:魏华子。华语天涯,自贸港经济与社会研究,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