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海军主力舰绝响——大和型超级战列舰·舰战篇(9)
发布时间:2025-09-25 04:38 浏览量:8
从中途岛到莱特湾从高歌猛进到九死一生
1942年2月12日,联合舰队司令部从长门号战列舰迁到新造的大和号上,“不沉巨舰”正式成为联合舰队的旗舰。3 天后,新加坡被攻克。
大和号战列舰的初次上阵是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在舰队出动前,从5月1日到4日,在停泊于柱岛的大和号上举行了关于中途岛作战的图上演习,各舰各系统的高级将领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场面相当壮观。在就餐时,甚至连新晋升的中将和少将级军官都不能进入长官专用高级餐室,只能分别在第一和第二士官餐室用餐。至于相当于大型舰舰长的大佐级军官,就只能到甲板上去站着胡乱吃一碗菜肉盖饭了事。此时日本海军连战连捷,骄傲之气油然而生,图上演习做得非常草率,似乎根本没有想到失败的可能。
5 月27日清晨,南云机动部队的4艘航母和护航舰队离开柱岛,向中途岛进发。两天后,山本亲率大和、长门、陆奥3 艘战列舰和为之护航的巡洋舰、驱逐舰离开柱岛,远远地跟在南云部队的后面,也向中途岛进发,两支舰队间的距离有500海里。6月5日上午,因蛔虫腹痛如绞的山本收到了机动部队3艘航母全灭的消息,到傍晚又收到飞龙号也遭致命攻击的电文。心灰意冷的他下令放弃攻占中途岛的预定计划,于当天晚上11时15分发布了撤退命令。在收容了南云部队残部后,包括大和号在内的联合舰队于6月14日返回柱岛泊地。
在随后的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除重巡洋舰外,日本海军只出动了最老的金刚级战列舰,而美国投入了最新型的北卡罗来纳级和南达科它级战列舰。大和号依然停泊在濑户内海,其间两度在吴海军工厂入渠修理,后于8月5日与新服役的姐妹舰武藏编为第一战队。
1942年联合舰队司令部人员在大和号左舷副炮塔后侧合影。前排右起第五人为山本五十六、他右边是参谋长宇垣缠
1942年8月17日下午,大和号在驱逐舰和邮船改装的春日丸号特设航母(后来的大鹰号)护卫下离开柱岛泊地,经丰后水道进入太平洋,径直向南方驶去,前往外南洋群岛的特鲁克环礁。山本五十六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到日本。
8月28日,大和抵达特鲁克,在春岛第二泊地下锚,进入警戒停泊状态。在特鲁克驻泊期间,山本五十六比较清闲,除了每天指挥作战外,还有时间为朋友题字写信。舰上每周放一次电影,比如《烦恼的月中桂》、《暖流》什么的。每有闲暇,参谋长宇垣缠都要手持猎枪到岛上去打鸟,其他军官则到岛上开设的横须贺“小松酒店”(实际上是妓院)分店去寻欢解闷儿。
特鲁克环礁海水清澈,鱼虾丰富。在舰队碇泊时,参谋们经常从自己房间舷窗里甩出鱼钩。如果有钓上来的渔获,则在当晚的幕僚宴会上群而飨之。至于很讲究吃喝的山本,却更愿意围着厨房转。他嗜食热带出产的番木瓜,几乎每天都要吃到饱。当给粮舰间宫号和伊良湖号从内地和南洋运来牛乳、鸡蛋、水果等新鲜补给品时,也是优先分配给旗舰。
此时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场上却是另外一番景色。日军遇到了重重困难,进展异常不顺,日美双方对这座岛屿的争夺正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由于运输线被截断,岛上的日军士兵陷入慢性营养不良的状态,连胡子和指甲都停止了生长。9月底,受陆军第17军派遣指挥瓜岛作战的大本营参谋辻政信到特鲁克进见山本,要求海军出动包括大和号在内的战舰护送陆军补给船队,支援陆军作战。不过,山本虽然在听完辻政信对岛上日军饿殍状态的描绘后满含热泪地应允了陆军的要求,却始终口惠而实不至。军令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动用大和号”的命令成了他搪塞陆军最好的挡箭牌。在整个瓜岛战役期间,大和号始终没有出动参加作战。
1942年12月17日,大和初代舰长高柳仪八卸任,转任第一舰队参谋长。接替他的是日本海军中数一数二的著名战术家和炮术专家松田千秋大佐。与他一同从内地来到特鲁克的还有当时极具人气的女歌手佐藤千夜子、舞蹈家花柳京辅,以及由漫才(相声)师、浪曲师组成的慰问团。他们冒着出没在特鲁克环礁周围的美国潜艇的危险来到大和号上,受到乘员组的热烈欢迎。大和的后甲板上搭起了舞台,上面张上天棚幕布,慰问团一行为驻扎在特鲁克的海军官兵举行了多场演出。由于当时正值年底,大和号的炮术组和业余相扑组乘员还在甲板上举行了打年糕竟赛。在长官公室和舰长室,用年糕、昆布(海带)和特大的伊势海老(龙虾) 搭起了丰盛的供桌,祈祷来年海军的运势会变好。
大和初代舰长高柳仪八,炮术科出身,曾任轻巡龙田、战舰伊势舰长。体态肥硕,性情温厚
到1942年9月底,武藏号战列舰也完成了全部舾装工事,开始进行出航训练,到1943年1月时具备了战斗能力。1月18日,武藏离开吴港前往特鲁克,并于2月11日接替大和成为联合舰队旗舰,此时距大和号担任旗舰正好整整一年。武藏在建造时吸取了大和号的许多经验,旗舰设备和通讯设施更为完善。
不过,山本五十六只在舰上居住了不到两个月,就在前线的要求下,把联合舰队司令部暂时转移到腊包尔岛上,为时约两三周,以鼓励士气。4月3日清晨,山本及幕僚登上长官艇离开武藏,在特鲁克的夏岛泊地登上两架水上飞机,于当天下午抵达腊包尔。4月18日,在前往肖特兰岛视察前线途中,山本座机被前来邀击的美国战斗机击落,殒命于布干维尔岛的丛林之中,此时距他担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三年又八个月。山本也成为日本帝国海军史上任期最长的一届联合舰队司令。
1943年4月25日下午,在没有举行任何布达仪式的保密气氛中,原横须贺镇守府司令占贺峰一大将接替山本就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住进了山本曾经住过的长官套房。又过了几天,5月17日,武藏号载着山本和随行人员的遗骨离开特鲁克环礁春岛泊地,向本土返航,于5月21日抵达东京湾,停泊于木更津港外(大和于5月8日离开特鲁克,前往吴港检修)。当天下午,大本营向日本国民公布山本五十六遇难的消息,并追授其元帅封号。5月23日,武藏全舰进行了大清扫,随后举行了告别仪式,山本的骨灰盒被移交至前来迎接的夕云号驱逐舰上,送往横须贺港,随后用专列运到东京举行国葬仪式。
失去了山本的联合舰队犹如失去了主心骨。继任的古贺是一位平庸的海军大将,此后日本海军面对太平洋上日益增长的美国海军,陷入拙于应付的境地。从当年6月开始,美国开始制订攻占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的一系列作战计划,并在所罗门群岛同执行运输任务的日本驱逐舰队展开了一系列小型海战。到当年秋天,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已经有11艘舰队航母、8艘护航航母、5艘新战列舰和7 艘旧式战列舰,而此时的日本海军只有2艘翔鹤级舰队航母、8艘慢速航母(其中隼鹰、大鹰被潜艇击中正在修理,凤翔号改为训练用,另有4艘正在进行改装工事)、2艘新战列舰和7艘老战列舰(陆奥、比睿、雾岛已丧失)。在整个1943年里,两艘大和级并未参加任何作战行动,而是在特鲁克和本土之间来来回回。
大和二代舰长松田千秋,日本海军有名的战术家。1942年12月就任.1943年9月离任
1943年12月25日,大和在从横须贺返回特鲁克途中,在特鲁克岛北方近海遭到美国海军“鳐鱼”号潜艇攻击。“鳐鱼”号发射了三枚鱼雷,其中一枚击中大和三号主炮塔附近的右舷165号肋骨部位。尽管雷头爆炸只令舰身小部分受损,但冲击波将船舷下端的部分钢板推入舰体内,而支持装甲板的弧形构造则插穿防御弹片的水密舱纵向墙,使机械室和炮塔上部火药库意外进水,不过人员和装备没有损失。大和号于当天下午冒着瓢泼大雨进入特鲁克春岛锚地。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转眼中两艘大和级就在无所事事中迎来了1944年的新年。此时美国海军已经发动“电击行动”,夺占了吉尔伯特群岛;当年1月,在马绍尔群岛又发动了“燧发枪行动”。1月10日,大和再度离开特鲁克返回本土。在吴海军工厂,大和入渠检修了“鳐鱼”号鱼雷攻击的伤处,同时将舷侧的两座152毫米副炮塔拆除,加装6座双联127毫米高炮,25毫米高炮的数量也增至98门。另外,舰上还加装了22号电探和13号电探。出于防雷的考虑,大和还在舷侧水下的水密区划内增设了一层6毫米厚的钢板,这样一来,“不沉战舰”的牛皮越吹越大了。当年4月10日,维修和改装工事完工,大和离开吴港,在伊子滩进行公试,随后前往马尼拉。在随后的两个月间,大和又先后移泊菲律宾的林加延和塔威塔威岛。
日皇裕仁“御临幸”武藏号,1943年6月24日,柱岛泊地。裕仁此行是山本死后鼓舞海军士气之举。
当年2月10日,武藏也离开特鲁克,在本土的横须贺补充给养后移驻帕劳,在那里停泊了1个月。3月29日,武藏在帕劳岛西部水道受到美军“金枪鱼”号潜艇(SS-282)攻击,左舷27 号肋骨被一枚鱼雷击中,前部起锚机室进水。对损坏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武藏也返回吴工厂进行修理。
武藏的这次转移正是时候,因为美国海军在一个星期后对号称“日本的珍珠港”、“太平洋的直布罗陀”的特鲁克环礁展开了猛烈空袭。在“燧发枪行动”后,古贺对美海军的侦察行动提高了警惕,在侦察机频频光临特鲁克上空的情况下,将联合舰队主力转移到帕劳群岛,这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瓜达尔卡纳尔血肉磨盘已经揉碎了日本帝国赖以继续战争的血肉,面对美军的节节进逼,古贺峰一决定集结一切可用兵力,借助身处内线的优越地位进行舰队决战,希望重新夺回战场主动权。1944年3月初,制定过奇袭珍珠港计划的源田实中佐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雄作战”方案,准备悉数动用3 个航空战队9艘航母和主要基地航空队的总计800架飞机,突袭位于马朱罗环礁的美军航母基地,以一战定乾坤。
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3月30日美军机动部队突然对帕劳和雅浦岛进行了猛烈空袭。古贺认为,美军即将向西侵入加罗林群岛,遂于31日晚偕幕僚分乘2 架二式大艇前往达沃岛指挥。但由于气候恶劣,飞机在距棉兰老100海里的东部海上失踪,“仁将”古贺以下全部人员殉职。有人后来称“这位长官就像一缕轻烟一样无声无息地飘入武藏号上的长官住舱,又无声无息地飘走。联合舰队连续两任司令长官相继罹难使本来就已陷入悲惨境地的战局更加暗淡,深信天神福佑的日本海军官兵为此不能不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安。
4月30日,横须贺镇守府司令长官丰田副武大将被任命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在30年代海军内部的倾轧中属于“舰队派”,山本五十六生前极为讨厌此人,认为“两丰(另一人为丰田贞次郎、曾任海军次官)绝不可用”。5月3日,大本营下达《联合舰队当前应遵循之作战方针》,责成联合舰队发动战略决战“阿号作战”。此前一天,停泊在东京湾的新建巡洋舰大淀号上飘起了将旗。
丰田副武
丰田副武一反之前两任司令长官的传统,既不乘坐最强大的大和、武藏等战列舰,也不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虽说随着长程通信技术的进步、指挥官远在千里之外也可调度指挥,但在凡事强调“态度决定一切”和上下尊卑关系的日本海军中,长官的这一行为对士气无疑有着重大影响。对于“阿号作战",他也提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想法,只是令第一机动舰队指挥小泽治三郎中将把所属9艘航母从燃料枯竭的内地集中到菲律宾南部的塔威塔威,依托婆罗洲油田进行训练,等待战机。
5月20日,丰田认为战机即将成熟,于是发布了“阿号作战开始”令。6天后,美军突然强攻新儿内亚西北岸的比亚克岛,第一日即有一个师上陆。比亚克岛是新几内亚西北端的主要据点,也是自马里亚纳延伸到加罗林的日军“决战防线”的终点。该岛一旦失陷,菲律宾、婆罗洲和新加坡都将处于美军基地航空兵覆盖之下,日本的“南方动脉”将被完全切断。
更糟糕的是,日军航母机动部队已经名存实亡,未来的海上决战必须主要依靠以菲律宾南部和帕劳等地为基础的岸基航空兵,比亚克一旦陷落、美军提前消灭掉这些基地航空队,“阿号作战”将永无胜利之期。在一片惊慌中,丰田仓促决定推迟以消灭美军航母部队为目标的“阿号作战”、调动一切力量优先救援比亚克岛。6月2日,载着增援比亚克陆军队伍的“浑部队”在摩罗泰岛以东被美军巡逻机发现,被迫折返。8日,6艘驱逐舰成功地冲入比亚克岛附近,却被美军1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所拦截,“春雨”号沉没、3 舰被击伤,行动以失败告终。
一系列挫败激起了新任第一战队司令官宇垣缠中将的怒气。这位高傲的“黄金假面”(宇垣缠绰号)素来看不起丰田副武,对其种种部署也是语多讥讽。危机关头,宇垣主动向小泽请战,要求以第一战队刚刚完成整修的大和、武藏两艘巨舰掩护增援部队突入比亚克海面,一面歼灭比亚克岛附近的美军舰队,一面炮击岛上登陆的敌军。即使联合舰队发布“阿号作战”准备令,对比亚克的增援也应优先进行。6月10日下午4时,大和、武藏两舰在小泽部队的欢呼声中开出塔威塔威,12日上午8时平安到达前进基地--哈马黑拉岛的巴占泊地。不久,从达沃岛返航的第五战队也加入了宇垣部队,现在这支部队拥有战列舰2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8艘和其他舰只11艘,摩拳擦掌地准备在“第二次浑号作战”中大显身手了。
问题在于,美国人的进度之快不是可以预先判定的;即使判断完全准确,因为燃料问题连训练基地都要反复更换的日本人也没有足够力量去阻止。自6月11日起,美军舰载机突然对塞班、提尼安、罗塔岛和关岛发起了猛烈空袭。一时间,前线部队同东京大本营海军部以及转移至东京湾木更津海面的“大淀”号联合舰队司令部之间的直通电话铃声不断。显然,空袭来自丰田大将日思夜想的“敌机动部队”,方向却是从马里亚纳东面的马绍尔群岛来 --由于燃料不足、小泽机动部队航程只能达到马里亚纳西部海域,日军一直把“阿号决战”的理想场所设定在帕劳近海。此时是否立即发动决战?
丰田观望了两天,还是决定以“阿号作战”为重。13日,他下令暂停“第二次浑号作战”,“浑部队”中的第一战队、第五战队各部返回原编制。壮志难绸的宇垣中将也只好憋着一肚子火,归入栗田健男中将指挥下的“丙部队”(第二舰队,担任整个机动部队的前卫)编制。
6月15日上午7时,“丙部队”中的第三、第四、第七战队、第二水雷战队和第三航空战队一马当先开出吉马拉斯泊地,驶向决战地马里亚纳海面。16日下午3点30分,宇垣的第一战队、第五战队相继在视线中出现,第一战队与前卫会合,一下子拥有了4艘战列舰,声势更为可观。为加强对机动部队本队的保护,小泽令第三航空战队的3艘轻型航母与“丙部队”合编,放在主力前方约100海里处。这样一来,如果美机首先进攻先头部队,战列舰上的防空炮火将给予其沉重打击;如果美机越过先头部队攻击主力,3艘轻型航母上的战斗机也可以在美机回航时进行拦截。
19日天一亮,提前锁定对手的小泽急不可耐地放飞了四波共326架舰载机,对此时尚未发现日舰的美军机动部队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当然,他并不知道作为决战另一支柱的日军岸基航空兵此时已经被美机消耗的差不多了,更不知道手下这些菜鸟飞行员的战斗力近乎零。326架日机中有近200架在空战中被美机击落,没有取得任何象样的战果,美军潜艇还以“冷枪”先后击沉小泽第一航空舰队的大凤、翔鹤两艘大型航母。到19日日落,小泽舰队总共只剩下127架飞机(其中舰载机100架),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阿号作战”在一天内就分出了胜负。
6月20日下午,当小泽正在进行加油、准备重整旗鼓时,栗田派出的巡逻机发回报告:在本队补给点以东240海里附近发现敌我不明的飞机。原来,美军第58特遣舰队的216架舰载机正从275海里外一路杀来!小泽立即下令本队向西北急速避退,残存的飞机全部集中到瑞鹤、飞鹰两艘航母上,希望在黄昏时分以仅有的力量发动最后一次反击,随后撤回马里亚纳基地。同时,他还心存侥幸地认为有通过夜战翻盘的可能,因此在17时下达了夜战命令:除航母外的大部分水面舰艇编为游击部队,由栗田中将指挥,在日落后寻找机会攻击敌机动部队。
栗田部队接到夜战命令后,全体转向东方,朝着美舰来袭方向驶去。正在这时,大批美机自视野中出现,空袭开始!位于编队中央的大和号立即换装三式对空弹,460毫米主炮连续怒吼出27 发炮弹,人类历史上最大口径舰炮首次在实战中开火!天空留下团团烟雾,美机并无损伤。他们也不与转向中的栗田舰队纠缠,而是直冲退避中的主要目标-一日军航母而去。飞鹰号被一枚鱼雷击中引发大火,2小时后沉没,隼鹰、龙凤、千代田、瑞鹤都被炸弹击伤。
在广岛湾内,坐镇大淀号的丰田副武一直注视着当天的战斗情况。鉴于小泽部队业己丧失决战能力,丰田在下午7时45分下令:“机动部队应根据当前情况伺机与敌军脱离接触,并按指挥官命令行动。”小泽也认定续战已无意义,于是中止“阿号作战”撤退了。晚上9时,小泽给栗田部队下令:“如夜战无望,可速向西北退避。”栗田也改变航向,尾随小泽部队向西北航行了。
马里亚纳一役,日本丧失3艘大型航母、舰载机600余架,两年来惨淡经营所积聚的反攻力量经此一役被完全摧毁。特别是作为舰队支柱的航母机动部队几乎全灭。两艘大和级战列舰第一次参加实战、第一次施放主炮就目见此等惨事,可谓时乖运蹇。但终极的审判还在更未知的以后等待着它们。
7 月20日以后,结束国内休整的栗田第二舰队南下回到了苏门答腊东南岸的林加延,开始致力于刚刚投入实用的电测射击(依靠雷达瞄准射击)训练和加强对空武器装备中。除大和、武藏外,这支部队还有战列舰3艘、重巡洋舰10艘、轻巡洋舰2艘和驱逐舰15艘。为提高战斗力,各舰上的可燃物均被除去,连甲板的亚麻布油毡也没有幸免。为保持枕戈待发的姿态,许多人和衣露宿在甲板上。高高的对空电探天线竖立在了大和级的樯楼上,好事者讽刺说:“简直跟妓女高耸的发髻个样”。
“阿号决战”失利后,自开战以来一直主导着政坛话语权的东条英机内阁惨淡下台。继任者小矶国昭已经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但他乐观地相信:只要有效整合手中的兵力,打几个胜仗,就可以使美国人坐下来谈条件。以时局而言,从九州岛南下经台湾至南海以达南洋地区的航线,是“大东亚共荣圈”的生命线,供应着日本帝国维持战争所必须的石油、锡、铝土等矿产。马里亚纳失陷后,日本就要在连接本土与南方资源区这最后一线通路的台湾、菲律宾等岛屿上迎接美军的进玫了。1944年7月21日,大本营对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下达《联合舰队应遵循的当前作战力方针》,5天后依据上述方针开始规划作战。这一保卫日本帝国的生命线之战,代号为“捷号作战”。
“捷号作战”依可能受攻击的地区分成4 个子计划:捷一号系于菲律宾,捷二号系于台湾、琉球与九州,捷三号为四国与本州,捷四号则为北海道和千岛群岛。对上述地区以东的据点,令部队就地固守,不再增援。而一旦美军进攻这条最后防线时,应将其诱入岸基航空兵航程范围内,予以毁灭性打击。
在当时联合舰队残存的水面舰艇中,航母机动部队已经丧失九成实力,不堪再战;主力舰倒还大致完整,可以用于作战。所以在8月4日,又制定了《联合舰队在捷号作战中的作战要领》,规定以栗田健男中将第二舰队主力编为第一游击部队,在新加坡的林加延泊地待命,以志摩清英中将第五舰队主力编为第二游击部队,与重建中的小泽机动部队本队一起待命于内海西部。当敌军来攻时,第二游击部队和机动部队负责将敌机动部队牵制到北方,第一游击部队则开到文莱或哥伦、吉马拉斯方面,待岸基航空兵对美军登陆舰队发起攻击后,冲向登陆滩头进行炮击。
“捷一号作战”发动前停泊在文莱的武藏号战列舰,1944年10月21日
8月1日,联合舰队作战参谋神重德自本土飞往马尼拉,向第二舰队参谋长小柳富次少将和作战参谋大谷藤之助中佐说明作战要领。小柳毫不客气地质问道:“此一作战计划放弃对敌军主力的迎击,却以敌运输船队作为主要攻击目标。不论作战总目的究竟为何,我第二舰队毕竟应以与敌主力决战为第一要义。联合舰队司令部是否考虑过,本次作战可能使水上部队暴露在敌航空兵力打击下、白白损失,却未歼灭任何有价值的目标?”神重德回答:“一旦菲律宾丧失,南北之间的海道将被切断。
假若舰队驻在本土亦无油料,就算留驻南洋亦无弹药。因此一旦失去菲律宾,舰队即使存在亦属枉然。”小柳表示理解,但又询问:“如果在途中遇到了美国舰队主力怎么办?在运输船团和美国舰队主力中应选择哪个作为对手?”神重德含混地表示“需要问一下丰田长官”。8月11日,小柳将军令带回林加延,沉默寡言的栗田中将一言不发。
与日本人的捉襟见肘相反,美国人的苦恼则是“先打哪里”。当时,美国海军的战线主要集中在中太平洋地区,尼米兹上将和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主张绕过菲律宾进攻台湾;而立誓“我必将归来”的陆军统帅、西南太平洋战区总指挥麦克阿瑟上将则力主舍台湾而攻菲律宾。1944年7月,罗斯福总统在珍珠港听取了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的意见,最终海陆军达成共认:首先发动菲律宾战役。
当时,麦克阿瑟麾下拥有金凯德中将的第七舰队(各型舰船738艘),编成TF77(火力支援)、TF78(登陆)、TF79(登陆)三个特造舰队,辖护航航母18艘、战列舰6 艘、重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86艘、护航驱逐舰25艘。尼米兹则拥有威力更为强大的第三舰队,仅米切尔中将指挥的第38特遣舰队(TF38,在斯普鲁恩斯统率时则称TF58,正是它们在马里亚纳海战中消灭了日军机动部队主力)就有16艘航母--7艘新建的大型舰队航母“埃塞克斯”级,8艘巡洋舰改造的轻型航母“独立”级,以及身经百战的老兵“企业”号,各型舰载机1250架;此外尚有战列舰6 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9艘、驱逐舰58艘。它们的总指挥是一头“蛮牛”--海军上将哈尔西。
10月6日,哈尔西率第三舰队驶出乌利西环礁,开始由北向南扫荡日军位于“生命线”上的各航空基地,为进攻菲律宾做准备。10日,TF38的舰载机轰炸冲绳,12日以后又分别袭击了台湾和马尼拉。部署在九州南部、冲绳和台湾方面的日军第二机动基地航空部队(即第二航空舰队)认为大规模进攻即将到来,立即调动全部兵力进行反击;丰田副武也亲自坐镇台北指挥,并对基地航空部队下达“捷一号及捷二号作战警戒”令,将原定用于增援菲律宾方面的第一航空舰队和母舰航空队全部调往台湾,希望获得大捷。这一招正中哈尔西下怀--成百上千缺乏训练的日本飞行员驾驶着性能不良的战机落入美国舰队布下的罗网,然后像“朝着墙上扔去的鸡蛋”(二航舰司令福留繁语)一样消失了。
从10月12日到16日,日军在台湾冲航空战中损失飞机312架,宝贵的航空兵力大量浪费;美方仅巡洋舰2艘受伤,损失轻微,日军大本营却吹牛皮称“击沉航母11艘、战列舰2 艘、巡洋舰或驱逐舰1艘;击伤航母8艘、战列舰2 艘、巡洋舰或驱逐舰1艘、舰种不详13艘”。15日,丰田副武得意洋洋地派出正在内海整训的志摩第二游击部队,准备“扫荡剩余美舰”。但就在一天之后,侦察机却在菲律宾东方海面发现了13 艘美军航母。显然,哈尔西根本就没有被消灭!
这时轮到盲目乐观的丰田坐蜡了:第二游击部队已经开往台湾东方海面,如继续前进,必然被美国人一口吃掉。若继续作战,就只有紧急出动林加延泊地的第一游击部队,在美军发起进一步行动前就提前攻击其机动部队。但从台湾和菲律宾起飞的日军陆基航空兵找了一天也没有发现哈尔西舰队,栗田则报告说一游至少要一周才能赶到作战地点。这种情况下,联合舰队参谋长草鹿龙之介只有在16日傍晚给志摩发报,令其改往奄美大岛。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10月17日晨,莱特湾口苏禄安岛上的日军了望所以明码发来报告:“午前8时,一部敌军开始在该岛登陆。”已经从大淀号迁到神奈川县日吉台庆应义塾大学地下室里的联合舰队司令部接到这一急报后,在8时09分下达了“捷一号作战警戒”令,命令栗田第一游击部队“迅速出击,开到文莱湾”。
10月18日午后5时32分,大本营海军部指示联合舰队司令部:“实行‘捷号作战’的方向为菲律宾方面。”史无前例的“捷一号作战”正式开始了。同一天,裕仁天皇对陆海军两总长谕示:“因系决定皇国兴废的重大战争,望陆海军真正形成一体,向歼灭敌军的目标迈进!”20日,丰田下令第一游击部队脱离小泽机动部队序列,改为联合舰队直辖,以方便指挥;同时把突入莱特湾塔克洛班登陆场的日期定为25日黎明。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