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突破!教育部“直接领导”赛事中,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斩获大奖
发布时间:2025-09-18 20:25 浏览量:11
近日,在“招行杯”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团队与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的优秀学子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学校团队最终脱颖而出,荣获一项国家级三等奖,实现了学校在该项赛事中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取得了优异成绩。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的学科竞赛。该竞赛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主题,紧密围绕国家能源与环境政策,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和广大高校的积极协作下,起点高、规模大、精品多,覆盖面广,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大学生竞赛,得到了各省教育厅、各高校的高度重视。
学校对该赛事高度重视,赛前第一时间启动参赛筹备工作,广泛动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学生组建跨学科参赛团队,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的可再生能源原理、智能运维技术与乡村实际需求相结合,以赛事为契机深化对绿色能源领域的认知,全程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与思路引导,全力为参赛团队打造高效、精准的备赛环境。
长期以来,人工智能学院始终以“产教融合、知行合一”为教学改革核心方向,此次参赛正是将赛事“聚焦绿色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理念深度融入实践教学的生动体现。
人工智能学院积极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良性循环:既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结合行业实际需求,优化课程内容,也帮助学生在实战中提升系统设计能力、跨学科协作能力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绿色能源行业适配能力的双重提升,为乡村振兴与“双碳”目标培养更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计算机科学日新月异,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领域广阔。人工智能学院注重一体化“TOPCARES教育”教学改革,设计了一体化的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学校数字化赋能“三全育人”工作目标为牵引,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创新,构建数字化教育教学生态,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人工智能学院共设有五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联网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人工智能(热门紧缺专业)、网络空间安全(热门紧缺专业),对接国家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新工科特色。
创新思维的萌发与成长,离不开良师春风化雨般的悉心培育与引领。人工智能学院注重师资队伍结构的持续改善,通过引进具有企业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并以“双薪制”聘请企业高水平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了一支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结构合理、敬业爱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与研发能力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中省级教学名师6人,获省市以上荣誉称号教师37人次。专任教师中,教授和副教授占比24.9%,企业工作背景教师占比48%,双语授课教师占比28%,90%以上的教师具有实际项目开发经验。
此次竞赛中,大东软学子们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出色的实践能力以及团队间的紧密协作,最终在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佳绩。未来,他们将站在更高的平台上,迎接新的挑战,争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素材来源: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官网/官微,大东软人工智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