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缺钱了 吉航母公司清仓东方航空 均瑶系的现金流困局如何破?

发布时间:2025-05-16 17:08  浏览量:3

海闻社观察 百亿联姻最终还是分了手。

6年前,民航界有一起被称为“民航业史上最大规模交叉持股”的大交易。

那一年,东航集团与均瑶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双方集团及旗下的航空主业公司东航和吉祥航空从商业伙伴关系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式开启“股权+业务”全面合作。

具体方案上,东航共计向吉祥航空、均瑶集团、上海吉道航、结构调整基金发行13.94亿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74.59亿元,吉祥航空则向东航产投发行1.69亿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21.09亿元。

算上此前吉祥航空港股上市时受让的7%老股,双方的交叉持股规模超过百亿元。交易双方互相成为了彼此的第二大股东,此后业务上合作也十分紧密。但这场珠联璧合的交易似乎正逐渐走向终结。

2025年5月15日,中国东航公告显示,均瑶集团自2025年2月14日至5月13日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2867834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13%。

减持完成后,均瑶集团所持有的东航股票数量归零,完成彻底清仓。

图源:公司公告

据了解,均瑶集团针对东航的减持,其实已经历经了好几次。2022年下半年至2025年5月,均瑶集团共计四次将持股比例从1.65%降至0%,累计套现超13.84亿元。

在业务协同不太及预期的情况下,2023年开始东航产投也对吉祥航空股份进行了减持。当然,吉祥航空对东航的减持其实主要集中在控股股东均瑶集团,吉祥航空本身其实并没有减持东航的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分离在之前并不是没有预兆。2020年,吉祥航空董事长王均金就辞任了东航董事,而东航董事长王志清在2025年业绩会上仅强调保留现有合作,也未提深化战略。

至于为什么要清仓东航,实在是均瑶集团的现金流压力有点太大了。

和很多深耕资本市场的大型集团一样,均瑶集团是典型的多元化扩张企业。

集团的创始人是温商的代表,贫苦出身的他走出村子,在印刷厂增长了一些见识之后,就开始做起了不干胶生意,也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

1991年,25岁的王均瑶承包了从长沙到温州的航班,成了国内经商包机的第一人,一举轰动全国,这也是吉祥航空的由来。此后他又迎合“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进入了牛奶行业,比伊利和蒙牛两大巨头还早。新的世纪,他进入房地产行业,又通过接盘徐家汇烂尾楼改造成为均瑶国际广场,再度一战成名。

可惜的是,2004年,王均瑶英年早逝,他的两个兄弟接过了他的担子,支撑起整个集团。

目前,均瑶集团拥有航空运输、金融服务、现代消费、教育服务、科技创新五大业务板块。旗下有吉祥航空、爱建集团、大东方、均瑶健康 4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合计超过580亿。

但在近年来,各个板块的业务都走向颓势,集团只能从上市平台吸血,但上市公司其实也压力巨大。

吉祥航空是均瑶航空板块的独苗,2024年,净利润达到9.14亿元,增长还不错,但资产负债率攀升至81.41%,经营状况并不算健康。

消费业务中,面对产能过剩下乳制品行业的周期下行,均瑶健康也罕见地在2024年由盈转亏,净亏损2900万元,乳酸菌业务市占率跌至3.2%。

金融板块的爱建集团更是在去年亏了一笔大的,净亏损5.31亿元,营收较2020年腰斩。剩下一个大东方虽然没亏损,净利润也出现了缩水,显现出不小的压力。

没办法,均瑶集团只能开始卖卖卖模式,除清仓东航外,公司还在2024年减持了华瑞银行股权,合计套现3.2亿元。吉祥航空也通过在近两年的4亿多元的分红,向集团输血了2亿元左右。

不想放弃股权的公司,吉祥航空则选择了质押。

今年1月份,吉祥航空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均瑶集团累计质押公司股票8.1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数的79.71%,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6.96%。

爱建集团也在2月份面临了相似的情况,控股股东均瑶集团持有公司股份累计质押数量3.81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78.84%。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均瑶集团近两年居然还在跨界造车。明明王均豪之前自己也说:“现在这种情况去造车,岂不是脑子进水了?”

可均瑶集团就是这么做了,去年11月,吉祥航空母公司均瑶集团在万米高空之上,发布智能出行科技品牌“吉祥汽车”。首款车型吉祥AIR目前也正式亮相,售价14.78万元起,较原计划推迟一年上市。

王均豪对此还作出了解释,说这不是“造车”,而是均瑶的轻资产运作模式,汽车的生产者不是均瑶,是受委托的汽车企业。

这种说法虽然合理,但显然集团的精力花费地确实有所偏差了。如果不能发现新的业务蓝海,相对于已经处于红海的汽车,均瑶还不如安心做好自己的主业,通过强劲的资产协同能力穿越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