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八大变化高手排行:悟空稳坐第一,八戒二郎神竟挤进前三?
发布时间:2025-08-17 14:47 浏览量:3
要说《西游记》里最让人叫绝的本事,除了金箍棒、九齿钉耙这些硬家伙,就得数"变化"这门手艺了。能变鸟兽、能变人物,甚至能变大山、变庙宇,把对手耍得团团转,这才是真本事。今天咱就按原著里的表现,从第八到第一,聊聊这八大变化高手——别抬杠,咱只认书里写的,不乱编。
垫底的这位,你肯定熟——白骨精。
这妖精在原著里就露过三手:变村姑、变老太婆、变老公公,三次都想骗唐僧,结果全被悟空识破。为啥排第八?不是说她不行,实在是变化太"糙"。
你看她变村姑,"年方十八九岁,头戴钗环,身穿绿裙,手提一个青砂罐儿,肩上担着一个绿磁瓶儿",模样是像,但眼神藏不住凶光,被悟空一眼看穿"那女子生得肌骨莹润,却怎的有双凶光闪闪的眼?";变老太婆,"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看着可怜,可悟空早看明白"这厮哄我!这厮哄我!";最后变老公公,"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装得更像了,可还是逃不过"那妖精见事不谐,翻身就走"的结局。
她的变化,就像刚上速成班的学徒,只会变个外形,内里的气息、眼神、甚至走路的架势都学不像。原著里说她"采天地灵气,受日月精华,炼成人形",说到底还是个"野路子",没正经学过变化术,全靠自己瞎琢磨。就像街头摆摊画肖像的,能画个大概,却画不出神韵。
有句老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白骨精就是这样,能变皮相,变不了骨子里的妖气。排第八,不冤。
第七名,红孩儿。这小子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天生带点仙缘,本事却偏科得厉害。
他最拿得出手的变化,是变个七岁顽童,"赤条条的,吊在那松树梢头,口口声声叫'救人'"。这一变确实高明,把唐僧骗得眼泪直流,连悟空都差点信了——不是看不出他是妖精,是没想到这小屁孩这么狠。
但除了这一手,红孩儿的变化术就没啥亮眼表现了。原著里他跟悟空交手,主要靠三昧真火,烧得悟空差点断气,可真论变化,他连自己爹牛魔王的样子都变不像。后来悟空变作牛魔王骗他,他几句话就露了馅:"父王,你往日常说要吃唐僧肉,怎么今日又说不吃了?"可见他对变化的细节把控太差,连至亲的脾气都摸不准。
他的变化就像学数学的偏科生,一道难题解得妙,基础题却错得离谱。仗着爹妈是江湖名人,自己又有点特殊技能(三昧真火),勉强挤进榜单,排第七不算高。
第六名,牛魔王。这位可是《西游记》里的"老江湖",论资历,比悟空还早混江湖;论变化,原著明说他会七十二变,跟悟空是一个路数。
最精彩的一回,是他跟悟空赌变化。悟空变个麻雀,他就变个鹞子;悟空变条鱼儿,他就变个鱼鹰;悟空变水蛇,他就变灰鹤;最后悟空变座土地庙,"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他愣是变个啄木鸟,"照着门棂上的窟窿,当当当啄了三下",差点把悟空的"牙齿"啄掉。这几下回合,俩人打得有来有回,看着真过瘾。
可为啥只排第六?因为他太"吃老本"了。年轻时或许厉害,可后来忙着当"山大王",娶铁扇公主,纳玉面狐狸,心思早不在练功上了。跟悟空赌变化时,看着热闹,其实没占到啥便宜,最后还是靠帮手才困住悟空。就像那些年轻时拿过冠军的运动员,老了虽有底子,却拼不过后生了。
有句诗说得好:"昔日威名震九州,如今只恋酒与楼",说的就是牛魔王这种,本事有,就是懒得精进了。
第五名,六耳猕猴。这主儿是个谜,原著说他"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最吓人的是,他的变化跟悟空一模一样。
你看他变悟空,金箍棒、虎皮裙、火眼金睛,连说话的口气、走路的姿势都分毫不差。唐僧念紧箍咒,俩猴一起疼;观音菩萨看了,说"我也辨不出";玉帝让托塔李天王用照妖镜照,"镜中乃是两个孙悟空的影子,金箍衣服,毫发不差"。要不是最后如来佛祖说破他的来历,估计这俩能打到天荒地老。
他的变化术,就像现在的"复制粘贴",悟空会啥,他就会啥,精度高得吓人。但问题也在这——他只会模仿,没有自己的东西。悟空能变土地庙,能变牛魔王,能变小虫子,这些都是"原创";可六耳猕猴呢?从头到尾就变了个悟空,没见他变过别的。就像学画画的,临摹得再像,没有自己的风格,终究差点意思。
所以他排第五,赢在精度,输在创意。
第四名,银角大王。这小子是太上老君的童子,别看年纪小,变化术里带着"仙家范儿",尤其擅长用道具辅助变化。
他最绝的一手,是变个老道士,"头戴星冠,身穿道袍,手拄拐杖,一步一哼",还故意让悟空背着他。这一变本身不算稀奇,但他懂的用"紫金葫芦"配合——你想啊,变个老头让人背,既显得可怜,又能近距离用葫芦收对手,这心眼比白骨精、红孩儿多太多了。
原著里他还变过悟空的模样去骗八戒,虽然被八戒笨乎乎地识破了,但能想到变对手同伴,说明他懂"战术变化",不是瞎变。而且他的变化带着仙家气息,不像妖精那样有"妖气",唐僧见了他变的老道士,立马就信了,还骂悟空"顽劣",可见他的变化多有迷惑性。
可惜他太依赖法宝,离开紫金葫芦、玉净瓶,变化术就没那么灵了。就像玩魔术的,道具用得好,戏法就精彩,可要是没了道具,手就生了。排第四,算给他的"道具创意"加了分。
第三名,猪八戒。估计有人要骂我了:"这呆子只会吃,凭啥进前三?"你还别不服,原著里的八戒,变化术其实不弱,只是太"糙"。
他会三十六变,比悟空的七十二变少一半,但对付一般妖怪够用了。你看他变过啥?变个大胖和尚,变棵大树,变块石头,最绝的是变个"鲇鱼精",在水里跟沙僧、悟空配合,把通天河的妖怪引了出来。虽然精细活不行——变个小女孩,耳朵藏不住;变个小虫子,动作笨乎乎的——但他的变化有个最大的优点:稳。
原著里他变大树,"根扎黄泉,枝冲霄汉",连土地公都夸"好个大柳树!";变石头,"重有千斤,滑不溜丢",妖怪想搬都搬不动。这种"重口味"的变化,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深厚的内力,一般妖精还真来不了。而且他懂的什么时候该变——打不过就变大东西唬人,遇着麻烦就变个不起眼的物件躲起来,实用得很。
就像咱生活里的手艺人,活儿不精致,但耐用、顶用。有句俗语说得好:"粗瓷碗耐用,糙功夫顶用",八戒的变化术,就是这道理。排第三,实至名归。
第二名,二郎神。这位可是天庭的"战神",论变化,跟悟空不相上下,甚至在"识变"上更胜一筹。
原著里他跟悟空斗法那段,堪称《西游记》变化术的巅峰对决。悟空变麻雀,他变饿鹰;悟空变鱼儿,他变鱼鹰;悟空变水蛇,他变灰鹤;悟空变花鸨(一种比较丑的鸟),他嫌恶心,直接用弹弓打;最后悟空变座土地庙,"口变庙门,牙变门扇,舌变菩萨,眼变窗棂",尾巴没地方藏,就变根旗杆竖在庙后——这破绽,愣是被二郎神一眼看穿:"这猢狲又在哄我!哪有庙宇的旗杆竖在后面的?"
你看,他不光会变,还特别会"看"。为啥?因为他有"天眼",能看穿妖邪变化的本质。这就好比两个人下棋,你出啥招,他都能提前看透,你说吓人不吓人?而且他的变化更大气,悟空变的多是小物件,他一变就是"身高万丈,手持三尖两刃刀,状如华山顶上之峰",这种"巨化"能力,悟空都得掂量掂量。
论硬实力,他跟悟空几乎持平,但多了"识变"这手绝活,排第二,没毛病。有诗为证:"天眼开时辨伪真,八九玄功冠凡尘。二郎不亚齐天大,只欠当年那点心。"
头把交椅,必须是孙悟空。不是因为他名气大,是真有硬实力。
他的七十二变,堪称"全能型":小到变个蚊虫、跳蚤,钻进妖怪肚子里;大到变座大山、一座城池,把对手唬得一愣一愣;细到变个美女、变个老头,连贴身丫鬟都看不出来;糙到变块石头、变堆牛粪,躲起来谁也找不着。
最绝的是他的"应变"能力。变牛魔王骗铁扇公主,不光模样像,连说话的口气、走路的姿态、甚至对芭蕉洞的熟悉程度,都模仿得丝毫不差,铁扇公主愣是把真扇子给了他;变小钻风混进狮驼岭,跟妖怪聊天,把小妖的黑话、山头的规矩说得头头是道,连老妖怪都信了;最险的一次,变个仙丹钻进青牛精肚子里,在里头"翻跟头、竖蜻蜓",把妖怪折腾得跪地求饶。
这些变化,不光是外形像,更重要的是"神似"。他懂的研究对手的性格、习惯、甚至小癖好,变啥像啥,这才是变化术的最高境界。就像顶级的演员,演啥角色,就活成啥角色,不是装的,是真"入戏"了。
原著里说他"身如玄铁,火眼金睛,会七十二变,筋斗云一去十万八千里",这七十二变,是他最灵的本事。排第一,实至名归,谁来都不好使。
最后说句心里话看这些变化高手,其实就像看咱身边的人。有人像白骨精,学点皮毛就敢闯荡;有人像八戒,本事不算顶尖,但够用、实用;有人像二郎神,不光自己厉害,还懂的看穿别人;而悟空,就像那种天生吃这碗饭的,再加上肯下苦功,自然成了"天花板"。
说到底,变化术再厉害,终究是"术";能把"术"用到正道上,护着唐僧取西经,这才是真本事。就像书里说的:"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变来变去,终究不如心正行端来得踏实。
这八大高手,你觉得排得对吗?要是有不同意见,咱评论区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