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拿不出证据,东北“间岛”地区就归韩国!”

发布时间:2025-07-25 01:58  浏览量:1

间岛这个地方,现在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吉林省东部,挨着图们江北岸,面积大概两万平方公里,包括延吉、珲春、汪清、和龙这些县。历史上,这块地从清朝时候就属于中国领土,可因为各种原因,韩国和日本老盯着它想占便宜。

事情得从十九世纪中叶说起,那时候朝鲜闹饥荒和战乱,好多朝鲜人越过边境跑到间岛开荒种地。清政府本来有边禁政策,不让随便进去,但为了帮忙救灾和稳边疆,从1860年代起就慢慢放宽了,让朝鲜人住下来,还收他们的税。这么一来,间岛的朝鲜人越来越多,到1905年左右,已经有好几万人了。

日本在1905年日俄战争赢了以后,就控制了朝鲜半岛,开始拿这个移民的事当借口,说间岛历史上是朝鲜的土地,得划给朝鲜,这样他们就能间接管东北了。1907年,日本正式跟清政府提要求,说间岛是朝鲜的,还用朝鲜人住了那么久作为证据。

清政府当然不干,可手里没啥硬证据,日本那边态度特别硬,甚至派兵在边境设卡,不让中国官员进去查。吴禄贞是吉林边务督办,他管这个事,知道丢了间岛就等于给日本开了东北的门。1907年秋天,吴禄贞找手下商量,柏文蔚那时是吉林边务公署的参谋,他自告奋勇去汉城找证据。

柏文蔚扮成商人,带点货,从吉林出发,费劲巴拉地去了汉城。那时候汉城已经被日本势力控制,到处是他们的兵和情报员。柏文蔚通过关系,认识了朝鲜户部侍郎的儿子,这人爱赌钱,常在酒楼里扔钱。柏文蔚就从小赌开始,慢慢加码,输几把拉近关系,最后用五百银元换来了家里的旧地图《大东舆地图》。

这地图是1861年朝鲜地理学家金正浩画的,上面清楚标着朝鲜疆域,间岛在图们江北,不在朝鲜里面。柏文蔚拿到地图,赶紧带回去交给吴禄贞,再上报清廷外交部。1908年,谈判的时候,清政府把地图亮出来,日本和朝鲜那边一看,是他们自己国家的旧图,没法反驳了。

日本虽然不乐意,但证据摆在那,只能让步。1909年9月4日,中日签了《间岛协约》,确认间岛是中国领土,朝鲜人可以继续住,但行政权在中国手里。日本换来在间岛设领事馆和通商的权利。这事总算解决了两年多的争端,没让领土丢掉。

间岛争端这事,说白了就是日本想通过朝鲜蚕食中国东北。清政府那时候外交被动,内部又腐败,证据都得靠人冒险去找。日本从1894年甲午战争后,就一步步控制朝鲜,1910年干脆吞并了它。

间岛的事是他们扩张的一部分,如果没地图,日本可能就得逞了。协约签了,日本没全输,还得了些好处,但中国保住了主权。间岛现在是延边州,朝鲜族人不少,文化混着中朝两边,但归中国没变。

这提醒大家,领土问题得靠事实说话,早点准备证据,别等到被动挨打。柏文蔚的贡献大,他不是光靠运气,是凭经验和胆子干成的。历史看,这类争端总有大国在背后搅和,小国当棋子。中国那时候弱,靠个人努力顶着,现在不一样了,得用实力维护。

再说了,间岛的地理位置关键,图们江是中朝界河,北岸是中国,南岸是朝鲜。十九世纪前,这块地基本是满族人和汉人活动区,朝鲜人少。清朝康熙年间定界,间岛就划在中国。1860年北京条约后,俄国占了海兰泡啥的,边境更乱。

朝鲜人进来后,日本明治维新后野心大,拿移民说事。韩国现在有些人还提间岛,说是他们的“固有领土”,但国际上认中国。联合国啥的都没争议。历史书里,间岛协约是清末外交少有的成功案例,虽然是妥协。

柏文蔚后来在革命中作用不小,安徽都督时整顿军政,帮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他流亡时还联系革命党。北伐时他带兵打仗,贡献了力量。他的故事告诉人,个人在国家大事中能起作用,但得有大局观。

间岛的事牵扯移民问题,现在看类似南海啥的,也得证据说话。韩国政府那时候被日本操控,没啥自主权。协约后,日本还在间岛搞事,设领事馆监视中国人。朝鲜人住着,但得服从中国法。延边现在经济不错,靠旅游和边贸。历史教育大家,别忘过去,维护领土得靠实力和智慧。柏文蔚这种人,值得记着,不是英雄崇拜,是学他的实际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