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为光绪帝举办天价大婚

发布时间:2025-07-15 19:54  浏览量:1

清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5年1月12日),清同治帝载淳病逝。慈安、慈禧两太后决定,由醇亲王奕之子载湉继文宗(咸丰皇帝)为子,入承大统,继嗣皇位,此为光绪皇帝。当时载湉只有三岁半,自然由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

等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载湉已长大成人,理应亲政。按清制,皇帝亲政前要举行大婚典礼。于是由慈禧太后决定,于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日选立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为皇后;同时选定长叙之十五岁女儿他他拉氏为瑾嫔,十三岁女儿他他拉氏为珍嫔。一后二妃大婚典礼定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二十七日举行。

光绪帝

大婚典礼的仪式和礼节极为隆重繁缛。皇后选定后,要举行一系列礼仪:十一月初二行纳彩礼,十二月初四行大征礼,正月二十六日祭告天地、太庙,二十七日行册立、迎奉礼,同日行合卺礼,二月初二日行朝见礼,初四日行庆贺礼,初五日行筵宴礼,初八日行祈福礼。至此大婚礼成。整个大婚吉期,自正月二十日起至二月初九日止,共二十天。在此期间,除正月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九、二月初七这四天不计外,其余十六天内,“不理刑名,京外文武百官咸衣鳞袍补服,常朝处衣朝服”以示喜庆。

光绪大婚图

大婚典礼的筹备工作,早在一年半以前就着手进行。光绪十三年(1887年)闰四月十四日慈禧太后发出懿旨:“皇帝大婚典礼崇隆,允宣先期预备,一切应办事宜着派总管内务府大臣遵照会典敬谨办理。…所有支发款项,着醇亲王奕譚随时稽察,以期核实。至各衙门应行备办事宜,并着敬稽典礼,先期具奏,候旨遵行。”为此,设立了专门机构——大婚礼仪处,专司大婚典礼一切应办事宜。

光绪大婚图

大婚典礼需要备办的各种物品,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难以统计详尽。这里仅就几项主要应行备办物品清单介绍。

(1)纳彩礼

纳彩礼,就是向皇后母家赠送具有定婚之意的彩礼。其礼品包括:文马四匹(随带鞍轡)、甲胄十副、缎一百匹(其中明黄妆缎、大红妆缎、绿闪缎、大红缎、绿缎各二十匹)、布二百匹。此项折银约二千两。受礼之后,为了庆贺礼成,还要在皇后邸第举行纳彩宴,赏皇后父母饽饽桌一百张、酒筵桌一百席、羊一百一十九只、酒一百瓶。纳彩宴桌张及物品,均由内务府御茶膳房预备,仅此项花费即需白银七千二百八十九两之多。

迎亲队伍

(2)大征礼物

迎娶皇后入宫前,还要举行大征礼,向皇后家送一次大婚礼物。大征礼物包括有:黄金二百两、白银一万两、金茶筒一具、银茶简二具、银盆二具、缎一千匹、文马二十匹(随带鞍善)、闲马四十匹、驮甲二十副;赐给皇后父母:黄金一百两、银五千两、金茶简一具、银茶筒一具、银盆一具、缎五百匹、布一千匹、马六匹(随带鞍轡)、甲胄一副、弓一、矢一艘、冬夏朝衣各一袭、冬夏衣各一袭、貂各一领、上等玲珑带一束;赐皇后祖父:缎一百匹、布二百匹、马四匹、鞍四副;赐皇后弟:缎四十匹、布一百匹、马二匹、鞍轡二副;赐五千七百余两。

光绪大婚物品

(3)皇帝用大婚物

从人文银四百两。此项礼物,除花费黄金四百七十四两外,共折银二万,皇帝结婚时,需要准备的冠服、朝珠以及其他金银玉器,数量之多令人惊叹。计有:金如意二柄(一重七十两,一重六十两);各种朝冠十四顶,其中包括金镶珠顶冬朝冠三顶(分别由薰貂、元狐、海龙制成,每顶上镶大正珠十五颗,珠顶一颗),金镶珠顶前佛后龙凉朝冠一顶(上镶大东珠十五颗、珠顶一颗、前佛大东珠十五颗后龙大东珠七颗),薰貂、海龙、天鹅绒冠四顶,凉冠二顶,福寿如意冠四顶(冠上分别级红碧瑶、红宝石桃式帽花和金点翠菊花、毛美人帽花);东珠、珊瑚、红碧瑶、绿玉、琥珀等各种朝珠、念珠手串十五盘;绿玉、脂玉、伽南香、金珀等各种搬指九件;脂玉、绿玉、玛瑙等各种烟壶十二件;各种镶金玉钩答、带钩、警子、佩二十一件;金珐琅花卉双珠口表四对;各种绸缎制作的皮、棉、夹、单朝袍、朝褂、龙袍、龙褂,各种质料的鼠袍、鼠褂、棉袍、棉褂、夹袍、夹褂、单袍、单褂、纱袍、纱褂,各种紧身等共五十六件,暖靴、凉靴各十双。

迎亲仪式

(4)皇后用大婚物品

大婚时,皇后应用的冠服、钿和珠宝玉器,比起皇帝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奢华更为惊人。计有:金如意二柄(各重六十两);各种朝冠十顶(其中海龙、薰貂冬冠各一顶,各缀金凤十一只,内八只上镶大东珠七十二颗、小东珠一百六十八颗,顶凤三只,上镶大东珠十二颗、小东珠六十颗,贯顶大东珠三颗,珠顶一颗,猫晶石八件,上级帽尾穗一挂,金镶青金石结一件,上镶东珠六颗、正珠六颗,上穿正珠四百七十九颗……薰貂、天鹅绒珠顶葫芦冠各一顶;薰貂飘带冠四顶,薰貂云子飘带冠二顶。金点翠凤钿二顶(上分别镶缀大小正珠、茄珠、珍珠、东珠共七百一十一颗,各种宝石、绿玉、珊瑚饰坠共四百一十四件);金点翠钿尾穗二十挂(上分别穿珍珠、正珠共二千零八十颗,各种宝石饰物共三百件);金点翠大挑四对、中挑四对、三挑四对(大挑每对上穿正珠二百四十四颗,中挑每对上穿正珠二百零八颗,三挑每对上穿正珠一百六十六颗)。金点翠穿珊瑚米珠双喜满管一项(上镶绿玉梅花七十七朵,花芯上镶正珠七十七颗,旗苏上穿正珠五十四颗,各色宝石、珊瑚饰坠等一百三十九件);金点翠穿珊瑚来珠珍球桂花满簪钿、金点翠碧瑶葫芦花银边钿、金点翠长寿花寻常共三顶(上镶大小正珠共一百四十三颗、茄珠八十六颗,各种宝石、珊瑚等饰物三百一十六件);金点翠三挂旒苏、双挂旒苏、单挂施苏各一对,珊瑚、绿玉挑杆双挂和单挂旒苏共八对(上穿正珠、珍珠三百三十六颗,各种宝石饰物一百一十六件)。东珠、珊瑚、红碧瑶、绿玉、琥珀、金珀、伽南香等各种朝珠十一盘,金镶珊瑚领约二件,明黄缎和绿绎丝绣五谷丰登采悦两分(每分上穿珍珠八十七颗,各种宝石、珊瑚等饰物、玩器二十七件)。各种环坠六对,各式宝石耳饰十七对,各式扁圆镯子五对,各种宝石花钉十对,金点翠宝石、珍珠、绿玉、红碧瑶抱头莲四枝,各种金留子十四件,珍珠、绿玉、脂玉金戒箍五对,脂玉绿玉、伽南香等各式长扁簪二十八枝。各种念珠、手串八盘,各式踊十八件,各种金点翠扁针、戳针翠花十二匣,各种金点翠穿红米珠喜寿字褂钮六分,金托灯草大蝴蝶二对。各种朝袍、朝褂、朝裙、龙袍、龙褂五十一件,其中有一件明黄江绸绣五彩金龙珠宝棉朝袍,上级正珠二万一千零十三颗,珊瑚豆三千三百五十四件,米珠二百零八颗.金结一百二十五件,各色真石四百一十件;另一件石青江绸绣五彩金龙珠宝夹朝褂,上级正珠二万三千零三十三颗,珊瑚豆四千一百八十二件,金结一百五十件,各色真石四百七十八件;还有一件石青江绸绣五彩金龙珠宝夹朝裙,上缀正珠一千五百四十六颗,珊瑚豆三百五十四件,金结二十九件,各色真石八十九件。各种质料的衬衣、橄农、紧身、褂斓、马褂共二百三十六件,各种随领衣四十四件,各种里衣八十分,各色鞋袜八十双,堆花针凿四十分,针莆二百五十四分,包头手巾二十四匣,翠花一百匣,等等。

迎亲仪式

(5)嫔位用物

瑾嫔和珍嫔所用朝帽、钿、五器、衣服等,虽与皇帝和皇后应用物品相形见细,但其数量仍是可观的。

瑾嫔用朝帽、钿钗、衣服、玉器等物品有:海龙朝帽一顶,薰貂、天鹅绒金累丝红碧端葫芦帽二顶,薰貂瓢带帽二顶;各种金点翠钿四顶,金点攀销尾穗五挂,金点翠大挑、中挑、三挑三对,金点翠三挂、双挂、单挂施苏七对,各种朝珠五盘,金镶领约二件,绿缎采悦二分;金点翠环坠二对、耳饰二对,各种长扁簪八枝,金玉圆扁镯二对,金玉馏子五件,金点翠抱蕊梅花、珍珠花钉二对,金点翠抱头莲枝,金玉、珍珠戒箍三对,猫眼石手串一盘,金点翠褂钮二分,金托灯草大蝴蝶成对,金点翠旒苏扁针大翠花一枝,金点翠万蝠和百子蜻蜓扁针翠花二枝;各种朝袍、朝褂、朝裙、蝶袍、衬衣、撇衣、宽袖、马褂、紧身共七十八件。

光绪婚服

为了给帝后、嫔位制作龙袍、蟒袍、朝袍等各种衣服,指派苏州杭州、江南三织造分别承制各色大缎、云缎、罗缎、素缎、纺丝、绫绢二千八百余匹,绢线二千斤,环缨二千斤,共支银十万零四千五百五十余两。这些缎匹,由于“御用”,要求极严,务要“织绣精致,质地鲜明,毋任稍有草率外错”,必须“采买纯细经纬,严督工匠加工织办,不容稍事粗疏”。并且因为是“立等应用,刻不容缓之件”,“事关典礼要差,万勿稍延”,因此,必须“昼夜加紧赶办,依限解部”按期完成。珍嫔应用物品与瑾嫔基本相同。

(6)皇后妆奁

迎娶皇后,除需备办前述皇后应用冠服、钿钗等项物品外,还要陪送一大批金银木器等嫁妆。计有:金如意三柄,玉如意成对,帽围五百七十三匣,领围五百七十三匣,各色尺头二十七匹,各色福履五百七十三匣,针五百七十三匣,各色花手巾五百七十三匣;脂玉谷穗平安一件,铜珐琅太平有象桌灯成对,红雕漆喜字桌灯成对,金大元宝喜字灯成对,金小元宝喜字灯成对,金油灯一件;紫檀雕福寿镜二件,紫檀雕花洋玻璃大插屏镜成对,金福寿双喜执壶杯盘成对,金粉妆成对,金海棠花福寿大茶盘成对,金如意茶盘成对,金福寿碗盖成对;金胰子、金桂花油、银胭脂、银油、银槟榔各成对,金漱口碗、金抿头缸、银粉植、金牙筋、金羹匙、金钗子、金漱口盂、金奢斗各成对,金洗手盆一件,银痰盆一件,银沤子罐成对;金点翠红白玛瑙桂花盆景、红碧瑶玉堂富贵盆景成对,事事如意榴开百子点翠大盆景成对,脂玉夔龙雕花插屏成对,汉玉雕仙人插屏成对,脂玉雕鹤鹿插屏成对,五彩瓷八仙庆寿镇成对,脂玉雕西蕃瑞草方一件,古铜云雷鬲一件,古铜周父癸鼎一件,御制珐琅提梁自一件,雕汉玉觥一件,古铜三足炉一件,汉玉兽面炉二件,古铜蕉叶花瓤一件,均釉灵芝花觚成对;脂玉、绿玉、翡翠等各种图案花纹果盘、大碗八对,脂玉、汉玉、翡翠等各种扁瓶、盖瓶多件,脂玉、汉玉雕鱼龙、松鹿鹤山、仙人山子、喜梅仙人山子、和合山子、荷莲双喜等六件,古铜麒麟成对;金转花洋钟成对,金四面转花洋钟成对铜琅玻璃转花钟成对,古铜周钟一件,镀金坐表成对;铜珐琅龙凤火盆二对,紫檀雕花玻璃花卉戳灯二对,紫檀雕花大宝座一张,紫櫝雕花炕案二对,紫檀事事如意月圆桌成对,紫檀茶几二对,紫檀足踏二对,紫檀宝座椅八张,紫檀雕花机凳八张,紫檀雕花罗圈椅八张,紫檀琴桌二对,紫檀连三抽屉桌二对,紫檀雕花架几案二对,紫檀雕花架几床一张,紫檀书格成对,紫檀雕龙盆架一件,金面盆一件,大红缎绣金双喜帐子一架,紫檀雕花匣子二十件,朱漆雕龙凤匣子二十件,紫檀雕花箱子二十只,朱漆雕龙凤箱子二十只,紫檀雕花大柜二对,等等。这些嫁妆,于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四、二十五两日分两次共二百抬恭进。

(7)后嫔铺宫器皿

皇后、嫔位进宫前,其在宫内的住所也需要备办一批金银器皿。皇后铺宫应备器皿有:玉杯金台盘一分(八成金重六两九钱),金执壶二件(每件重六十两),金方一件(重一百两),金盘十六件(每件重十五两),金碟六件(每件重八两),金碗四件(每件重十两),金茶盅盖一件(重三两),金镶松石匙一件(重二两五钱),金匙二件(重三两一件,另一件镶松石重二两三钱),金三镶牙著一双;银方一件(重七十两),银折孟一件(重三十两),银盘子二十件(每件重十六两),银碗十件(每件重十六两),银碟十件(每件重二两),银茶盂盖八件(重一两六钱一件,重二两六件,重一两三钱一件),银匙十件(重二两六件,重一两四件),银三镶牙著六双,银二镶牙箸二双,银

柿子壶二件(每件重六十两),银小茶壶一件(重三十五两),银背壶八得(每件重三十两),银佛子二件(一件重三十五两,一件重二十八两)、银西泽壶二件(每件重六十两),银锅二口(一口重一百五十七两四钱,一口重五十两),银罐二个(每个重二十两),银勺三把(一把重五两五钱,两把各重二两五钱),金云包角桌二张,银卡子二件(每件重十六两),银叉子二件(每件重八两),金叉子二件(每件重一两三钱),包金茶盘一对(一重三两一钱七分,一重三两一钱二分),钱茶盘一对(一重三两一钱六分,一重二两九钱)。

珍嫔

瑾嫔和珍嫔铺宫应用器皿,与皇后铺宫相比,简直似天壤之别,无论种类、质量或数量,都相差悬殊。瑾嫔铺宫器皿仅有:银茶碗盖一件(重二两一钱三分),银柿子壶一把(重六十两),银茶铋一把(重十四两五钱五分),银喜字头匙一把,银三镶牙箸一双。珍嫔铺宫上述皇帝、皇后、嫔位应用物品、妆奁和铺宫器皿,俱为“内办”。因此,其工料价银是很难计算清楚的,其价值更是无法估量。(8)册立、迎奉礼备办器物器皿与瑾嫔相同。

瑾妃

到了择定的正式举行大婚典礼的日期,要举行隆重的册立、迎奉礼。这一天,举国上下都要张灯结彩,以示喜庆。皇宫之内,各处亦要悬灯挂彩,装饰一新。

为册立、迎奉礼备办的器物包括有:

皇后金宝、金册。礼部铸造皇后金宝,使用二两平足金五百五十两;工部恭制皇后金册、金宝箱、金印池,使用二两平足金五百二十九两。

帝后轿舆。皇帝用十六人礼轿一乘、八人孔雀顶轿一乘、十六人亮礼轿一乘、八人花杆亮轿一乘;皇后用八人孔雀顶轿一乘、八人寻常暖轿一乘、四人孔雀顶轿一乘、四人寻常暖轿一乘、四人亮轿一乘;嫔位用四人杏黄暖轿三乘,共十二乘。制作和修理这些轿舆,制办轿舆上所用各种围帘、门帘、半挡、坐褥、立水、风衣、足踏等物品,分别由造办处和衣库承担,共用银三万八千一百四十八两之多。

光绪皇后隆裕

皇后仪驾。皇后仪驾、嫔位彩仗所用各种驾衣近四千件,校尉帽缨需大红绒三千余斤,金节、伞扇、绣片等多件,由杭州、江南织商承办,共用银四万八千五百余两。

各宫踏垫。在举行大婚典礼的日子里,宫内各殿宇、门座等处,都要架彩、悬挂彩绸,铺设地毡。为此,由工部派三织造制办各种彩绸四万二千六百六十余匹,其中由杭州织造制办两万匹(大红七千匹桃红五千匹、各色八千匹),由江南织造制办一万一千三百匹(大纪四千匹、桃红二千一百匹、绿色二千一百匹、黄色二千五百匹),苏州织造制办一万一千三百匹,共用银十七万九千余两;由武备院制作毯片十七万四千八百四十五尺(红毡十四万七千六百六十三尺、白毡九千九百七十尺、黑毡一万七千二百一十二尺,共用羊毛十万零八千五百九十八斤),用银四万一千四百余两;安徽省采办棕毛二十二万五千斤,用银三万零七百八十余两。

各宫、门灯只。皇帝大婚期间,皇宫内各宫殿、各门都要张灯。所需灯只,俱由皮库制办。其名目有戳灯、挂灯、提杆灯、手把灯、羊角灯等。制作和修理这些灯只,共用银三万三千三百余两。

(9)修缮工程

为了迎接皇帝大婚典礼,宫廷内外大兴土木,用于修缮工程方面的耗费,数目也是不小的。其中主要的有:修缮钟粹宫、水和宫、景仁宫等处工程用银七万零一百七十余两;添盖大连房等处工程用银+五万一千零六十四两;修缮乾清宫等处工程用银三万六千六百二十五两;拨三海工程用银五万两;修理后右门、后左门工程银一千五百三十八两;钟粹宫、体顺堂等处装饰墙壁、匾额等用银四千一百余两。以上共用修缮工程银三十一万三千四百九十七两。

(10)筵宴用具和膳品

皇后迎娶入宫后,要在坤宁宫洞房举行帝后大婚合卺礼。此后,还要举行朝见礼、庆贺礼和筵宴礼等。在这些活动中,还需备办各种用具、器皿、膳品、供果等。

由营造司、造办处等备办交泰殿、储秀宫、太后茶膳房等处应用宴桌及各种用具,需银八万七千六百九十余两,由瓷库、九江关等制办铜、锡、瓷各种海碗、盘碟、杯壶等器皿共一万二千余件,耗银二万一千四百余两;由掌仪司、御茶膳房等备办的各种筵宴、祭祀用腾品、供品等,共用银二万五千一百余两。

婚㝠王公大臣

(11)乐官、仪驾

由礼部、三织造、光禄寺备办乐官所需朝衣、朝帽、蟒袍、鼓衣、鼓裙、麾施、束带等,共用银二万六千六百八十余两;銮仪卫、造办处制作纳彩、大征礼和行取妆奁校尉甲胄、服装、帽顶等一千八百套,用银一万二千四百余两;关防衙门制造和修理黄车、青车、车甲衣帽等用银五千四百余两;营造司备办黄绫托盘一百六十块、彩架八十四架、彩墩一百六十八个、彩杆一百六十八根、软彩二百六十六分,以及各宫殿架彩油布、邸第枪架、妆奁彩亭、雨伞等,共用银二万一千余两。

光绪大婚礼节图

(12)差役人员饭食银

此外,还要支发一大笔参加大婚典礼服务的差役人员的饭食银两,其中有:銮仪卫请妆奁和凤舆礼轿校尉饭食一万二千五百八十四两;关防衙门、护军营等支领值班官兵、苏拉、抬夫、厨役人员饭食银八千余两;大婚礼仪处等支领纸张、笔帖式津贴、饭食、茶水、煤炭等银二万三千六百一十七两。

上述仅是光绪大婚的一些主要糜费项目,还有许多备办物品和开支耗用,不一一列述。

光绪皇帝这次大婚,总共所费折银五百五十万两。前列各项“外办”耗费,总共为一百零五万余两,仅占大婚开支总额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而由“内办”的帝后应用冠服、朝珠、钿钗、金银珠宝玉器.嫔位所用器物,皇后妆奁,以及后嫔铺宫应用的金银器皿等,占总耗费的百分之八十左右,银四百万两以上。真是糜费国库。

皇帝新房

这些银两主要是从各省、各税关指派筹解的,是从全国民众身上搜刮来的民脂民膏。虽然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对筹办光绪大婚曾煞有介事地说:“国家经费有常,目下整顿武备,需款孔多,各省时有偏灾,尤宜体念民艰,爱惜物力,朝廷躬行节俭,为天下先,该大臣等,务当仰体崇实黜华之意,严饬承办各员,认真经理,不准稍涉浮冒。”但实际执行却完全相反。大婚典礼的经费,不但没有节俭”下来,相反是逐步加码的。光绪十三年(1887年)五月二十日慈禧明降懿旨,光绪大婚应需款项,“着户部先行筹画银二百万两”各省“预为指派二百万两”。半年之后,光绪十四年(1888年)正月十七日总管内务府大臣福锟面奉懿旨:“办理大婚之款四百万两尚不敷用,着户部再行筹拨一百万两。”九月二十六日又奉旨“续行筹拨银五十万两”。三次总共筹拨银五百五十万两。

光绪大婚之前,在清朝政府腐朽统治下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内乱外患丛生,人祸天灾迭起的重重灾难之中。中法越南之战、中日朝鲜之争刚刚结束,少数民族和各省区会教起义事件此起彼伏,全国各地水旱、风雹、地震、虫疫灾荒接踵而来,广大劳苦民众贫困交加,挣扎在死亡线上。光绪大婚典礼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筹办和举行的。清朝统治者置人民生死于不顾,皇帝一次婚礼竞糜费白银五百五十万两。反之,他们对当时各省遭受灾害的灾民赈济却相当吝惜。光绪十年(1884年)六月,山东河决,毁坏历城、齐东、利津等堤埝,大片地区遭灾,清政府仅拨银十六万两赈灾;光绪十一年(1885年)两广水患,慈禧仅下令拨银六万两赈济;光绪十二年(1886年)北运河决口漫溢,使永平各府受灾,朝廷只拨银十二万两救急;光绪十三(1887年)年郑州河决口,南入于准,使河南、安徽大片地区受害,清政府仅截留京饷漕折银三十万两赈恤。到了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于皇帝婚期迫近,用款孔殷,是年虽有多起水、旱、雨、雹、震、疫等灾害发生,但却未见有拨银救灾,只是免除了某些地区的税赋钱粮,拨留了十三万石京仓及海运漕米以赈顺直之灾。相比之下,用于人民生计追切需要的救济开支寥寥无几,而统治者从人民身上榨取的财富则多得不可计量。

依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1889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如每人每年口粮按二石计算,计折银二两九钱二分。光绪大婚耗用白银五百五十万两,按当时粮价折算,可购买近四百万石粮食,足够一百九十万人吃一年。而当时北洋舰队定制德式“镇远”主力舰一舰需250万银两左右,清政府一年军费一千万左右。皇帝一场大婚花掉半年军费,这些无情的事实,反映了清王朝政府统治者穷奢极欲,揭露了慈禧太后所说的“体念民艰”、“爱惜物力”、“躬行节俭”的虚伪性。这也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