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盆赋》初稿
发布时间:2025-07-15 15:29 浏览量:1
岁月如歌酒仙2025.7.15
金盆古域,洞庭遗珠。昔帝妃游幸,失手坠金盆于碧波,美名遂传千古。
六千载岁月悠悠,大溪文明,肇始于王家坝遗址,陶器骨耜,镌刻先民之富;
三十里泽国浩浩,农耕薪火,赓续于有成垸周遭,沟渠阡陌,尽显楚地富腴。
明初垸立,四水环抱、若方舟浮碧,大东口吞吐、三江烟雨;
清末堤横,一河蜿蜒、似玉带缠腰,南京湖润泽、万亩垦区。
出漉湖口,千帆竞渡通达吴楚;
望舵杆洲,万鹜翔集唱和樵渔。
春霖夏潦,常锁楚天烟云,渺霭迷蒙如积雾;
秋爽冬晴,每映洞庭月色,清辉荡漾似屠酥。
纵三载亢旱,膏腴不涸,沃土藏泉、成生态之奇遇;
然一月洪涝,难复旧貌,浊浪排空、见抗灾之悲夫。
七十年前,向湖要粮,万人会战垦荒野;
五场棋布,马牌堵口,百队勇士缚苍龙。
岸堤遍野,挑堤号子震云梦泽畔,夯声应和好似洞庭浪涌;
涵闸满目,建闸排灌化烂湖为田,阡陌纵横织就锦绣画轴。
劳少田多,早晚两季稻谷抢插怕误农时,田边喝绿豆稀享充腹佳珍;
春冻夏煮,寒暑双手烂皮不能入院治疗,堤岸釆麦冬草成愈伤妙药。
打米榨油酿酒,产供销公司服务;
制糖压板纺纱,农工贸效益倍增。
龙窑火旺,广厦万间安民寓;
畜禽盈栏,港澳两地飘肴香。
场队免费上学就医,享方便之策、老少辈当年得意洋洋。
干群社保全程履盖,无后顾之忧、农垦人至今幸福满满。
四十载风雨,荒滩崛起现代农企;
两代人耕耘,沃土铸就时代丰碑。
二十年前,农场改制,华丽转身设区镇,老树著新花;
万象更新,村民自治,能工巧匠引富路,清风润沃野。
鳖稻共生,小龙虾基地,机械化履盖,农庄主质优价高;
果蔬大棚,香稻酒驰名,合作社对接,冷链车直达京杭。
渔光互补,鱼电双收,碧波板闪银光;
亚麻种纺,教授领衔,产学研创品牌。
修路建桥,硬化灌渠,终成湖乡粮库;
植苗造林,呵护水杉,化石申遗功成。
镇郊新貌,增福垸村灯火霞楼,窗花映笑脸;
市井繁荣,金桥金漉商贾林立,智慧畅物流。
平安乡镇,数载殊荣;
香稻第一,隆平题名。
登五门闸,赏浩淼烟波,知帝妃为何在此流连忘返;
访四季红,询安化移民,晓金盆咋被称作鱼米之乡。
犹记文革三载捉蛇,引鼠患成灾、百万损失,生态劫难铭心刻骨;
今遵习总十年禁湖,建湿地公园、千秋伟业,绿水青山福泽绵长。
回首小康途上,破壁超车,中康气象已凝为实景;
展望振兴道中,薪火再炽,大康宏图正焕乎新章。
湿地公园,麋鹿享群居逍遥自在;
生态廊道,游人撷芦蒿馔玉炊金。
文化广场,鼙鼓振而文脉续;
非遗工坊,俊采驰而薪火传。
昔者帝妃遗珍,遂成洞庭一琲;
今兹湘北明珠,已耀长江九派。
耕读传家与智创兴邦相融,如川汇海;
耒耜古风与机杼新声唱和,若瑟调琴。
乡村振兴之范式,载誉九域;
民生康阜之嘉猷,播馨万方。
昔遗金钿化珠,今以智创为盆。乘廿大之长风,合天人之璇玑。异日重光,当惊寰宇:此非帝子之金盆,实乃盛世之宝鼎也!
注:王家坝、有成垸、大东口、南京湖、增福垸、金桥、金漉是金盆镇五个村和两个社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