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盆赋》最终版
发布时间:2025-07-24 16:41 浏览量:1
岁月如歌酒仙2025.7.24
金盆古域,洞庭遗珠。
昔帝妃游幸,失手坠金盆于碧波,美名遂传千古。
六千载岁月悠悠,大溪文明,肇始王家坝遗址,陶器骨耜,镌刻先民之富;
三十里泽国浩浩,农耕薪火,赓续有成垸周遭,沟渠阡陌,尽显楚地丰腴。
明初垸立,四水环抱、若方舟浮碧,大东口吞吐三江烟雨;
清末堤横,一河蜿蜒、似玉带缠腰,南京湖润泽万亩垦区。
出漉湖口,千帆竞渡通达吴楚;
望舵杆洲,万鹜翔集唱晚樵渔。
春霖夏潦,常锁漉湖烟云,渺霭迷蒙如积雾;
秋爽冬晴,每映洞庭月色,清辉荡漾似屠酥。
纵三年亢旱,膏腴不涸,陌野藏泉、成生态之沃土;
然一昼洪涝,难复旧貌,浊浪排空、见抗灾之功夫。
七十年前,向湖要粮,万人拓荒境;
五场棋布,马排堵口,百勇缚苍龙。
岸堤遍野,挑堤号子震云梦,夯声应和,好似洞庭波涌;
涵闸满目,建闸排灌泽为田,阡陌纵横,织就锦绣彩虹。
劳少田多,早晚两季稻谷抢插,渠边喝绿豆稀,享田园品茗;
春冻夏煮,寒暑双手破皮难愈,堤岸釆麦冬草,询赤脚医生。
打米榨油酿酒,产供销兴盛;
制糖压板纺纱,农工贸效增。
龙窑火旺,广厦万间解民窘;
畜禽盈栏,港澳两地享肴烹。
免费上学就医,老少辈当年家传互颂。
社保全程履盖,农垦人至今无尚光荣。
四十载风雨,湖滩建成繁华市井;
两代人辛劳,沃土崛起现代农耕。
二十年前,农场改制设区镇,老树栖新凤;
万象更新,能工巧匠引富路,旧垸荡清风。
鳖稻共生,小龙虾基地,机械化履盖,农庄主质优价挺;
果蔬大棚,香稻酒驰名,合作社对接,冷链车直达沪京。
渔光互补,鱼电双收,碧波银镜;
亚麻种纺,教授领衔,产学研精。
修路建桥,硬化灌渠,终成粮郢;
植苗造林,呵护水杉,申遗功成。
镇郊新貌,增福垸村灯火霞楼,窗花缀夜景;
市井繁荣,金桥金漉商贾林立,智慧畅物丰。
平安乡镇,数载荣幸;
香稻第一,隆平题名。
登五门闸,赏浩淼烟波,知帝妃不返天廷;
访四季红,询安化移民,晓金盆洞庭明星。
犹记文革三载捉蛇,引鼠患百万损失,环保劫难永怀畏敬;
今遵中央十年禁湖,复生态千秋伟业,绿水青山世代传承。
回首小康途上,破壁超车,中康气象已凝为实景;
展望振兴道中,薪火再炽,大康宏图正焕乎新程。
湿地公园,麋鹿享群居、怡情悦性;
生态廊道,游人撷芦蒿、馔玉莼羹。
文化广场,鼙鼓振而文脉兴;
非遗工坊,俊采驰而薪火赓。
耕读传家兴邦,如川汇溟;
耒耜古风新声,琴瑟合鸣。
乡村振兴之范式,唱彻云梦;
民生康阜之嘉猷,播馨乡城。
昔金钿化蚌珠,今智创栽盆景;乘廿大之长风,合天人之玉琮。异日重光,当惊寰宇:此非帝子之金盆,实乃荆楚之玉扃也!
(古人云:诗言心声,赋达其意。)
诗曰:
千文作赋写金盆,两韵通篇书古今。
农垦精神传万代,镇场双惠富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