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香港全方位跨境银行服务,助中资外闯!
发布时间:2025-07-10 05:00 浏览量:1
图:中银香港积极拓展东盟市场,文莱分行于2016年12月开业,成为首家在文莱经营的中资银行。
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无论是本港企业还是中资企业,对拓展海外市场的需求预期会持续增加。中银香港(02388)总裁孙煜表示,中银香港以打造「东南亚区域中国相关业务首选银行」为发展目标,深耕区域化协同优势,通过紧密联动当地中国使领馆、商会协会及政府机构,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与非金融服务。
孙煜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说,近年来,中银香港积极响应集团全球化战略部署,稳步推进海外业务布局,尤其在东盟市场的拓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由2016至2021年间,中银香港通过收购和整合7家东南亚机构(中银马来西亚、中银泰国、金边分行、雅加达分行、胡志明市分行、马尼拉分行、万象分行),并自建3家机构(文莱分行、仰光分行、河内代表处),成功实现了从城市银行向区域性银行的转型。
东南亚市场是企业「走出去」的热门选择之一,孙煜表示,中银香港现时的服务网络覆盖项目融资、跨境结算、账户管理、银团贷款等领域,并凭借一体化经营模式与差异化发展策略,推动东盟市场业务稳健增长。
便利企业整合境内外资源
截至2024年末,东南亚机构客户存款余额达861.8亿港元,贷款余额为587.44亿港元,较2023年分别增长16.5%及9.9%;提取减值准备前的净经营收入为49.32亿港元,按年增长16.7%,发展动力强劲。
针对中资企业「走出去」的需求,中银香港联合集团海内外分支机构,从前期投资考察、注资启动到运营管理,提供「融智」支持、基础服务及境外贷款、风险管理等全流程方案,助力企业整合境内外资源,实现全球化的发展布局。
对于未来展望,中银香港将会持续加大东盟资源投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与区域联动机制,构建多元化服务特色,进一步巩固区域化协同优势。通过香港区域总部牵头延伸产品服务,协同东南亚机构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并且抓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机遇,推动供应链融资、现金管理、并购贷款等跨境服务,协助企业融入亚太区域贸易投资增长浪潮。
确保客户境外资金安全
中银香港预期,中资企业未来的全球布局将进一步加快。根据国家商务部公布的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资在境外设立的企业总数已达到5.7万家,境外资产总额将近10万亿美元左右。为了更好管理境外资产,实现境外资金的安全、高效运作,企业普遍加快搭建境外财资中心,通过银行的全球现金管理产品、资金池系统和综合金融服务,实现全球资金的可视、可控、可归集运用。根据中银香港的观察和研究,中资企业在港搭建境外财资中心的趋势日益明显。
助央国企在港设财资中心
孙煜补充,在协助中资企业搭建境外财资中心方面,中银香港近年来取得了良好进展。自2022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发布1号文,明确要求央国企加强司库建设以来,中银香港已经协助大量企业在香港搭建财资中心。以国资委直属98家央企为例,中银香港已经协助其中境外业务较多的几十家央企,成功在香港落地财资中心。
中银香港东南亚机构
图:中银香港总裁孙煜表示,中银积极响应集团全球化战略部署,稳步推进海外业务布局。 /资料图片
•中银泰国
•中银马来西亚
•胡志明市分行
•马尼拉分行
•雅加达分行
•金边分行
•万象分行
•文莱分行
•仰光分行
•河内代表处
企业简介|香港唯一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中银香港(02388)是香港三家发钞银行之一,亦是香港唯一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透过与母行中国银行(03988)的紧密联动,中银香港为跨国公司、跨境客户、内地「走出去」企业,以及各地央行和超主权机构客户提供全方位及优质的跨境服务。
细致周到|设专属团队 协助中小企升级
中小企占本地企业总数达98%,是香港经济重要支柱,亦是中银香港(02388)重要的客户基础。中银香港积极响应特区政府政策,设立专属行业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度身订造方案,致力协助企业升级转型。
作为首批对接金管局「商业数据通」平台的机构,中银香港通过平台高效整合商业信贷与公司注册资料,提升开户及贷款审批效率,并配合「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提供担保费回赠等优惠,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为了协助中小企提升财务管理及营运效率,中银香港积极响应特区政府政策,推出多元数码金融服务,同时透过「中银商聚BOC Connect」流动应用程式构建线上生态圈,提供业务伙伴配对、市场动态分析及商机发掘功能,协助企业拓展商业网络。
举办交流活动 提供咨询服务
另外,积极配合特区政府推动创新科技的方针,中银香港联同策略伙伴如生产力局及数码港,举办一系列产业交流活动。例如,中银香港与生产力局合作「新质生产力智助企业升级转型交流会」,探讨生命健康、机械制造等领域的数码营商方案、创新技术应用与政府资助计划;携手数码港开展「数码科技方案展示日」,为餐饮、零售及旅游业提供转型支持与一对一咨询服务,协助企业高效配对数码方案,推动企业营商转型。
奋勇争先/推进绿色金融 支持企业实践低碳
图:中银香港2023年推出「中银香港大湾区气候转型ETF」,协助投资者把握区域气候转型的投资机遇。
绿色及可持续金融是大势所趋,中银香港(02388)作为「绿色商业银行联盟」基石成员及「香港绿色金融协会」的重要合作伙伴,持续提升香港在全球绿色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与各界携手开创低碳未来。
中银香港总裁孙煜表示,中银香港积极响应香港特区政府建设国际绿色金融中心的发展策略,充分发挥跨境业务与市场专业优势,提供涵盖贷款、投资、支付等全方位的绿色金融服务,重点支持酒店、航空、运输及能源等行业企业的低碳转型。
首只追踪气候转型指数ETF
他举例说,中银香港在2023年与标普道琼斯指数合作,发布了全球首个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气候转型的「标普中银香港中国香港大湾区净零2050气候转型指数」,并以此为基础,推出了香港市场首只追踪该指数的ETF产品──「中银香港大湾区气候转型ETF」,协助投资者把握区域气候转型的投资机遇。
2024年,中银香港协助广东省政府首次来香港发行5年期绿色债券、海南省政府成功发行首笔10年期蓝色债券,以及深圳市政府推出低碳城市主题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债券。
截至2024年底,中银香港的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相关贷款规模按年增长28.8%,绿色投资与存款规模亦持续扩大。同时,中银香港积极拓展东南亚市场,推动当地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绿色标准制定及提升气候风险管理能力方面,中银香港制定并推出自身的《绿色及可持续金融分类标准》,成为香港首家自主推出此类标准的银行。孙煜表示,此标准有助进一步识别绿色项目,提升金融产品公信力,并为市场提供具体且高参考价值的绿色金融指引。
旗下两地标大厦实现碳中和
在推动香港实现净零转型方面,孙煜说集团旗下两座地标建筑,即中银大厦与中国银行大厦已实现碳中和,为全港首家在自有物业达标的银行。另方面,中银香港手机银行也推出消费管理及碳足迹追踪功能,以实际行动支持客户实践低碳绿色转型。
持续创新|完善离岸人民币生态圈巩固港枢纽地位
图:中银香港是香港唯一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香港是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提供全面的人民币计价金融服务,包括清算、结算、融资、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等。中银香港(02388)总裁孙煜表示,在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中,中银香港扮演了关键角色,持续在人民币产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及市场生态培育方面深耕细作,为巩固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作出显著贡献。
自2003年被中国人民银行委任为境外首家人民币清算行以来,中银香港率先推出各项人民币产品与服务。截至今年2月,香港人民币清算行业务已遥遥领先,全球约80%的人民币支付通过香港处理结算,其中绝大部分由中银香港营运的香港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RTGS)完成。
为进一步提升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中银香港积极完善离岸人民币生态圈,在已有业务基础上持续创新,如推动人民币计价资产扩容,加速投融资产品迭代,深化风险对冲工具应用。举例说,中银香港今年2月成为香港金融管理局《扩大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合资格抵押品》首批认可机构,并完成首笔以「北向债券通」债券为抵押品的人民币回购交易,有效启动、促进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
延长跨境清算服务时间
为满足各类市场需求,中银香港积极投入资源,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例如自去年12月起,将跨境人民币清算服务时间延长到周一至周五每日24小时运作,以更好地为海外市场交易提供即日跨境人民币清算服务。
展望未来,中银香港将发挥人民币汇率稳定、融资成本低等优势,深化跨境贸易、投资及企业融资及商旅往来的人民币结算服务,降低各方汇率风险与成本,提升人民币使用便利性;稳步推动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多元融资渠道与风险管理工具。
优化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此外,中银香港将继续加强清算行全球布局,持续优化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拓展覆盖区域并提升服务效率,为市场提供更安全、高效、便捷的清算服务。同时积极深化与东盟、中东等地区的货币合作,通过货币互换及双边本币结算(Local Currency Settlement)等机制,为区域离岸市场注入人民币流动性;并不断完善区域市场运行机制,优化人民币产品体系,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