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联动 产教融合——朝阳市携手辽宁师范大学共建人才工作站 谱写就业育人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5-20 09:41  浏览量:1

校地架金桥,携手攀高峰。5月16日,辽宁师范大学14个专业的20名优秀学子抵达朝阳,开展“万名学子看朝阳”系列活动,见证朝阳市与辽宁师范大学签约共建人才工作站。

签约仪式上,朝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永东与辽宁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曹锡顶分别致辞。双方围绕就业优先战略展开深入探讨,一致认为应当建强用好人才工作站合作平台,建立常态化的岗位需求发布机制和实习就业直通渠道,精准对接朝阳市各学校用人需求与学生职业规划,为辽师学子提供政策解读、实习实践、职业指导全链条服务,切实打通从校园到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就业导向

构建人才发展新生态

朝阳作为辽宁师范大学重要生源输送地和毕业生就业地,双方合作渊源深厚,现有2000余名辽师学子扎根朝阳教育一线,其中90%以上已成长为学校领导、学科骨干,成为推动朝阳教育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研学期间,师生们先后走进朝阳师范学院、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朝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和朝阳县第二中学,参观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和校史展馆,旁听《红山文化的发展与起源》历史公开课,深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情况。朝阳市教育局发出诚挚邀请,期待更多辽师学子投身朝阳教育事业,在朝阳这片热土书写壮丽青春。

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武润感慨:“朝阳研学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实践之旅,让我看到了朝阳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朝阳姑娘,希望能在未来躬耕于朝阳教育的沃土,为朝阳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推动产教融合

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本次研学实践充分发挥朝阳历史文化优势,围绕朝阳厚重鲜明的红山文化、化石文化、三燕文化、红色文化,精心设计研学路线,为辽师学子带来一场生动的历史现场课。师生们走进朝阳市博物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沉浸式领略朝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探索这座城市承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在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师生们领悟“世界上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背后的奥秘;在赵尚志纪念馆,师生们深切感受伟大东北抗联精神,领略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光辉伟绩。

“作为历史专业的学生,我深刻感受到辽宁朝阳在中华文明谱系中的独特地位。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以“坛庙冢”等考古发现为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脉络提供了具象化支撑。”中国史专业博士姜宗瀚对研学实践印象深刻。

务实深化合作

架起引才育才新桥梁

人才工作站的建立,不仅是朝阳市与辽宁师范大学携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校地资源深度整合、优势互补的生动实践。未来,朝阳市与辽宁师范大学将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产教研融合为路径,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校地合作走深走实,为培育契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筑牢根基,为激活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引擎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