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舞者张翰对河伯角色理解 | 舞蹈诗剧《九歌》今年仅此一站
发布时间:2025-05-18 05:26 浏览量:1
舞蹈诗剧《九歌》见面会照片
5 月 14 日,舞蹈诗剧《九歌》主演见面会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行。活动当日,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观众怀揣着对这部作品的满心期待,早早来到现场。导演兼 “山鬼” 饰演者胡阳,携手 “河伯” 张翰、“湘君” 王思龙、“湘夫人” 李祎然、“司命” 冯满天等一众主演惊艳亮相,与观众分享创作背后的精彩故事,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舞蹈诗剧《九歌》2025年仅北京一地演出!
点击“光束在现场”
视频:舞者张翰谈对河伯角色的理解
在见面会上,诸多精彩问题被抛出,为观众揭开这部作品的神秘面纱。有观众好奇,为何这部作品被称为 “舞蹈诗剧” 而非传统舞剧?导演胡阳对此做出解答,他表示创作团队意在打破 “用情节讲故事” 的固有模式,让舞蹈成为楚辞的 “视觉诗行”。舞蹈诗剧的核心在于 “以诗为骨,以舞为肉”,每一段舞蹈都是屈原诗句的意象延伸。
舞蹈诗剧《九歌》导演兼 “山鬼” 饰演者胡阳参加主演见面会
对于《九歌》的创作理念,导演胡阳以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做了精辟的阐释:“《九歌》的动作编排、发力方式上,还是比较传统的范式,但观念是现代的,做我们的解答、做当代化的解答、做当下的解答,用今天的语言和情感来回答今天的问题。”他以“山鬼”的创作为例:“蜷缩悬崖的孤寂姿态,既呼应了‘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的诗意,更暗喻现代都市人的精神困境。这种‘老树开新花’的智慧,才是真正的守正创新。”
谈及观众的观剧心态和期待,胡阳直言:“千万别带任何预设!观众只需带着放松的心情,让身体跟随鼓点与呼吸,在留白中感受属于自己的诗意。”
在主创团队的匠心打造下,《九歌》以多维度艺术语言构建诗意空间。舞蹈诗剧《九歌》的舞美设计以 “极简笔触” 勾勒宏大东方美学,由舞美大师刘杏林操刀,将楚辞哲思转化为可触的舞台语汇。舞台以 “天圆地方” 为基底,上方椭圆天幕象征苍穹流转,下方长方形台面寓意大地沉稳,构建出东方宇宙观的空间框架。散落石块随剧情变幻意象,或为山峦、或化太极,配合萧丽河独具匠心的光影投影设计,演绎自然轮回,践行 “无画处皆成妙境” 的留白美学。服装设计阳东霖在传统与现代间寻得平衡,如“山鬼”藤萝装饰、“河伯”荷盖服饰等,让楚辞意象与现代审美自然融合。造型设计贾雷为角色定制专属妆容与头饰,细节处呼应服饰风格,勾勒神祇的神秘气质与情感张力。杨帆等作曲家团队融合中阮古调、自然采样与现代音效,打造多层次听觉空间,与舞蹈、光影形成沉浸式交响。
主创团队以各自专业领域的巧思,共同谱写出传统与当代对话的艺术篇章,让《九歌》的东方美学既保留楚辞的诗性传统,又焕发新的时代生命力。
舞蹈诗剧《九歌》“河伯”饰演者张翰参加主演见面会
“河伯” 饰演者张翰分享角色感悟时表示:“一年过去,我们几个对《九歌》的理解又不一样了,身体状态也在变化,这本身就是一场自我考验。”他细致诠释了角色的层次:“二十多分钟的表演里,河伯不能只是黄河惊涛的磅礴——他要有涓涓细流的温柔,也要有一滴水落泛起涟漪的细腻。在我心里,河伯必须是浪漫且逍遥的神。” 他特别强调角色的不可替代性:“每个演员与角色都是量身定制的。若不是我,河伯的难度可能达不到现在的高度。”提及高强度表演的挑战,他坦言道:“如果有一天跳不动了,第一个放弃的肯定是《九歌》——因为每个托举、每次流动都在挑战体力极限,但这份‘累’恰恰是河伯这个角色生命力的有力证明。”
舞蹈诗剧《九歌》“湘夫人”饰演者李祎然参加主演见面会
在《九歌》中饰演过 “云中君” 与 “湘夫人” 的李祎然对角色差异体悟深刻:“云中君是无性别的神,以悲悯俯瞰众生;而湘夫人是诸神中最具人性温度的存在。”提及去年上海演出后观众的积极评价她笑着解释:“湘夫人这角色有藏在柔弱表象下的坚韧内核——就像屈原笔下她为爱执着追寻的力量。”对于推荐理由,她补充说:“这次我演湘夫人,下次说不定就换角色了!毕竟《九歌》的舞台永远充满可能性,现在不来剧场,小心错过‘限定版’湘夫人哦!”
舞蹈诗剧《九歌》“湘君”饰演者王思龙参加主演见面会
在见面会现场,饰演“湘君”的青年演员王思龙深情诠释角色内核:“湘君与湘夫人始终隔水相望,如同宿命般的错位。就像那段经典托举,她自我眼前翩然掠过——似触手可及,却终究擦肩而过。”这位00后新锐舞者真挚坦言:“《九歌》最动人的,是将千言万语都化作肢体语言:氤氲水雾、流转光影、错落舞步,这种无需言语的东方意境,正是当代年轻人最能心领神会的中国式浪漫。”说到团队时,他眼中闪着自信的光芒:“更何况我们这支‘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黄金阵容,绝对能让每位观众不虚此行!”
舞蹈诗剧《九歌》“司命”饰演者冯满天参加主演见面会
中阮大师冯满天从音乐维度解读他饰演的 “司命” 时说:“我是每一场表演都是即兴演奏。” 他阐释道,自己演绎的司命并非具体的神祇形象,而是 “展示了一个由司命掌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所有生命都能被感知——草、虫子、树、人,万物都在司命的视野里。弹琴时,我常觉得台下的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剧中的‘众神’。”他尤其强调观众的参与感:“你们每个人都是司命,在剧场里飘荡、旋转、沉淀,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生命的韵律。”
见面会尾声,胡阳总结舞蹈诗剧的创新之处。他强调,创作团队拒绝将神话变成僵化的故事,而是让每个神祇成为诗意的载体。山鬼的孤寂映射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河伯的逍遥代表着心灵的自由向往,湘君湘夫人的错位象征着情感的永恒追寻,司命的流转蕴含着生死的自然哲思。在快节奏的当下,这种 “去情节化” 的诗意表达,为观众提供了一片能沉下心来感受、思考的精神空间。观众不必理解每个动作的具体含义,只需让身体跟随鼓点与呼吸,在舞蹈营造的诗意氛围中,完成与自己、与天地的对话。
舞蹈诗剧《九歌》见面会照片
5月29日至6月2日,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将盛大上演舞蹈诗剧《九歌》的五场精彩演出。这场艺术盛宴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一次触动心灵的洗礼。诚邀广大观众走进剧场,在《九歌》的世界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现代文明的激情交融,开启一场诗意盎然的舞台之旅。
*舞蹈诗剧《九歌》见面会照片 摄影/逯遥
舞蹈诗剧《九歌》演出信息
- 上一篇:周武王终究对武庚不放心,害怕他起事作乱
- 下一篇:辽宁沈阳“10大美食”,你吃过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