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线全线封顶,2027年通车后30分钟直达浦东

发布时间:2025-09-24 21:36  浏览量:10

2025年9月23号深夜,崇明岛裕安站最后一块顶板浇完,上海地铁22号线(也就是之前说的崇明线)的8座车站主体结构算全都盖好了。这条地铁可是国内穿长江最长的,不光创下了越江地铁的工程纪录,更实实在在拉近了崇明和市区的距离,它咋建的、以后能带来啥变化,都挺有说头。

其实早在上世纪10年代初,这条线就以“崇明线”的名字进了规划,直到2024年才正式编成22号线。建设这一路不算顺,本来计划2019年底开工,受疫情影响拖到2021年3月才动工,还从市域铁路改成了城市地铁,技术方案改了又改。最关键的调整有三处:速度从160公里降到120公里,更适合日常上下班;车厢也换了,从特殊的8C4C编组改成常用的6A车型,运量和成本能平衡好;票价按城市地铁来算,起步4块,从金吉路到裕安站全程大概16块,这些改动都让线路更符合大家的实际需求。

作为上海第一条穿长江的地铁,22号线得两次跨过长江,光越江隧道就超过9公里,施工时要对付长距离挖隧道、沼气地层、砂层高压水等17种风险,其中最危险的一级风险就有8种。施工队用“申崇号”盾构机,再配上智能管控系统,拼了40599块隧道管片,硬是做到了隧道“不漏水”,隧道轴线偏差也就正负2厘米,一天最多能推进28米,这在国内同类工程里都是少见的纪录。而这条线的封顶,只是2025年上海地铁升级的一个小缩影。

建设方面还有19号线在建车站、21号线一期打通了区间,上海地铁正靠着“建新路+优运营”两条腿走路,更有力地辐射长三角。

线路的价值最终都体现在地方发展上,崇明岛的裕安站和陈家镇站最能看出变化。裕安站在规划的安润路和中滨路路口,它的基坑有385米长,是全线施工最难的车站之一。车站周边300米到600米内有19期到23期好几个小区,1.8公里外是裕安小学,买东西得去3.9公里外的联华超市,这儿还没有大型商场。以前这儿只有岛内的公交,想去市区得先到陈家镇转申崇专线,全程得一个半小时以上。现在车站封顶了,以后会接上陈家镇停车场的线路,还规划了到东滩公园的有轨电车,到时候30分钟就能到浦东金吉路站,再也不用把去市区当“长途旅行”了。

陈家镇站是22号线进崇明的“第一站”,就在镇中心,周边已经很成熟了:住了不少常住人口,上海交大东滩新校区正在建,以后师生肯定会多起来;海玥佳苑等小区离车站都在3公里以内,2.3公里外的东滩商务广场能满足日常消费,镇里的停车场和列车出入场线也快建好了,以后负责列车的维护保养。以前这儿靠申崇二线、四线去市区,高峰时段老堵车,现在车站封顶了,到金吉路站的隧道也打通了,通车后30分钟就能到浦东,以后还能转北沿江高铁,变成“地铁+高铁”的双枢纽。

22号线全线封顶,说明这条“地下长龙”离通车不远了。从2010年代开始规划,到2025年主体结构完工,这事儿不光显露出上海地铁的工程硬实力,更藏着崇明生态岛的发展心思——120公里的时速,既能方便通勤又不破坏生态;6节车厢的配置,也符合岛上低密度开发的理念。预计2027年通车后,崇明就再也没有“没地铁”的历史了,“市区上班、岛上居住”也会变成真事儿。虽然还得平衡好人口引进和生态保护,别搞成“睡城”,但这条藏在长江底下的通路,已经为崇明和市区的融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