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所!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获“重磅一等奖”,全国仅10个!
发布时间:2025-09-22 18:48 浏览量:13
近日,由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组委会主办的第四届“余姚杯”中国高校机器人实验教学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成功落下帷幕。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教师代表队在53支晋级决赛的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是一等奖获奖高校中唯一一所民办高校。
“余姚杯”中国高校机器人实验教学创新大赛创办于2022年,该项赛事被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此次大赛有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参赛团队同场竞技。决赛经现场展示、答辩及专家评审等环节,共评选出一等奖10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6项。
此次大赛中,学校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王伟教师团队的《项目引领的移动作业机器人设计》实验项目荣获全国一等奖。团队通过深度调研学科前沿,把握各技术节点,分析教学痛点,从系统架构设计、硬件选型到CAN通信协议优化,反复拆解技术模块,通过数十次方案迭代重构教学路径,将复杂工程问题转化为可实施的教学模块,形成了覆盖完整开发流程的实验案例。整个设计过程离不开教师团队深厚的专业功底与卓越的工程化教学设计能力。
获奖作品选取的实验案例以项目为引领,基于树莓派和单片机两大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带领学生设计并完成一个移动作业机器人。从机器人基础硬件设计到中间CAN通信处理,再到上层的应用开发,老师们帮助学生理解每个层面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逐层培养学生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系统调试等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完整项目开发流程逻辑,强化工程思维,实现能力的螺旋上升。
一直以来,大东软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呈现“高水平、专业化、应用型、国际化”的特点。学校现有教职工1100余名,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4.5%;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定期在企业进行轮岗实训。
为培养教师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学校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教学竞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师实验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已在多项国家级教学竞赛中屡创佳绩,进一步彰显了学校在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扎实积累与持续进步。
大东软还注重教师队伍行业产业一线实践经验的积累,队伍中有53.1%的教师具有行业实践经验,42.2%的教师为双师双能型教师。通过引、聘、训、评,学校建立了一支“双师型”“双薪制”“双岗位”的师资队伍。
同时,学校聘请企业高水平技术专家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通过企业技术专家来校培训以及进行实验室实践技能训练,提升校内教师实践教学技能;改变教师评价体系,将工程实践能力作为教师的重要考核和评价指标。
得益于大东软长期对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高度重视和系统培养,学校连续五年(2019-2023)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中位列“民办及独立学院”第一。
这一权威榜单的持续领跑,不仅是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卓越成效的有力印证,更是对学校一直以来高度注重教师教学发展的高度总结与肯定。
展望未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通过搭建成长平台、营造创新氛围,激发教师潜能等,助力更多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素材来源: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官网/官微
- 上一篇: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 谱写林兴富民新篇章
- 下一篇:一个晚清知县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