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扒台独势力的底裤,看清其逆流反动的基因
发布时间:2025-09-16 15:55 浏览量:15
01
众所周知,自民进党上台后,就对大陆推进两岸统一的满满善意油盐不进。经济上,大陆连年对台保持巨额贸易顺差,持续为台湾经济注入活力,并不断推出惠台让利政策;政治上,大陆一再释放善意,将底线降至最低,诚恳呼吁台湾方面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承认这一共识,对台湾有百利而无一害——既能维系两岸和平发展,也能带来远超当前的经济红利与发展空间。可民进党就是不领情,还要对着干,执意在台独邪路上狂奔,愈行愈远。甚至当台湾岛内有识之士,诸如“馆长”陈之汉等人,在亲眼见证大陆的真实发展后幡然醒悟,转而向民众揭示真相时,竟遭到“台独”势力疯狂的围剿与攻击。
这种“精诚所至,金石不开”的反常现象,不仅与两岸同文同种之血缘关系格格不入,也严重违背常理逻辑。如同一根尖刺,深深扎在关心国家统一的人们心中,特别难受特别痛。
近期,听以蔡正元先生为代表的台湾学者严谨而系统地阐述台湾历史及“台独”分子的前世今生,较好地解开了这一怪象的深层原因,让人们知道了“台独”势力决意一条道走到黑,不是表象的情绪宣泄,也不能简单归咎于“意识形态对立”,而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原始基因在作祟,而是深植于日本对台半世纪殖民统治所遗留的历史毒瘤与身份异化。
02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大陆始终以和平发展作为两岸关系的主轴。经济上,大陆成为台湾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每年近千亿美元的顺差,实则是大陆单方面向台湾输送的经济血液,支撑了大量产业与就业。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更为台湾产品打开广阔市场。政治上,大陆一再释放最大诚意,“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展现出极大包容性,谈判门槛低至坚持“九二共识”这一共同政治基础。即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就什么都可以谈。为对话协商留下广阔空间。文化社会层面,交流日益频繁,大陆不断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同等待遇。
然而,这一切善意之举,在“台独”分裂势力眼中,非但不是融合的契机,反而被恶意曲解为“统战阴谋”与“糖衣炮弹”。他们利用执政资源,强行推动“去中国化”课纲,篡改历史教科书,切割台湾与大陆的文化历史联系;煽动“恐中”、“反中”情绪,制造两岸民众对立;挟洋自重,甘当外部势力遏制中国的马前卒,甚至不惜将台湾推向战争边缘。这种“以怨报德”、“吃大陆饭,砸大陆锅”的行径,彻底暴露其非理性的对抗本质。这种本质绝非一般政治分歧,其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更顽固的驱动力量,暴露出"台独"分裂势力对历史认知的彻底扭曲与对现实利益的病态追逐。
03
为何“台独”如此冥顽不灵?蔡正元等台湾爱国学者说得对,要弄清这个问题,需回溯1895年至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这五十年不仅是时空上的割占,更是对台湾社会结构、文化认同乃至人口血缘的系统性改造与毒化。
一是血腥屠杀与种族替换,制造人口结构的异质层。日本侵占台湾后,遭遇激烈反抗。为镇压抵抗,日军实施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如1896年“云林大屠杀”,数万无辜百姓罹难,村庄尽毁;1930年“雾社事件”,赛德克族起义遭残酷镇压,几近灭族。这些只是大规模暴行的缩影,五十年来各种屠杀几乎未曾间断,旨在从肉体上消灭反抗者、震慑人心。
与此同时,日本推行大规模移民计划,将大量本土退伍军人、农民、工商业者迁入台湾,并赋予特权地位。这些日本移民占据良田、资源和社会上层位置,逐渐改变部分地区的人口构成。蔡正元等学者研究,至日本战败,日本在台日本移民及其后代已形成可观群体。1945年后,有相当数量的日本人利用与中国人类似的外貌隐匿身份,在台湾继续生存繁衍。学术研究虽对具体比例有不同估算,但都承认日本血统人口在台湾社会存在并具有一定影响力。这部分人群及其后代,成为日后“台独”势力最核心、最顽固的社会基础与“民意”来源。
二是文化洗脑与认同扭曲,培育“皇民化”的思维奴隶。除了肉体上的征服与替换,日本殖民者更注重精神奴化。他们在台湾全力推行“皇民化运动”,强制普及日语,禁止汉语和本土语言,篡改历史教育,宣扬日本国体优越论和“大东亚共荣圈”神话,企图从根本上铲除台湾人民的中华民族意识。学校教育体系被用来系统培养对日本天皇的效忠,淡化甚至丑化中国历史与文化。一代甚至两代台湾人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遭到严重扭曲与异化。许多被洗脑者甚至以成为“天皇的子民”为荣,心甘情愿为日本军国主义效力。抗战时期,日军在台湾征召大量兵力,其中不少人在中国战场上对同胞犯下罪行而毫无愧色,正是这种精神奴化的可怕例证。这种深入骨髓的文化毒害,为“台独”分离主义提供了滋生土壤和心理基础。
04
历史的细节最为致命。考察当今“台独”势力的核心领导层与理论旗手,其家族谱系与日本殖民时期千丝万缕的联系便浮出水面。这绝非巧合,而是历史毒瘤在台湾当代政治肌体上的恶性发作。
许多“台独”顽固分子的父辈、祖辈,并非受尽殖民苦难的普通台湾民众,而是日本殖民体系下的既得利益者。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其家族根本就是来自日本的移民(所谓“内地人”),或是与殖民当局合作紧密、获得特殊地位与利益的“皇民化”台籍精英。在日本“皇民化”政策蛊惑下,部分人改换日式姓名,进入殖民统治体系,担任中下层官吏、警察,或是在“国策公司”中任职,成为殖民统治的工具和帮凶。他们及其后代,在心理上对日本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对中华民族则充满疏离甚至仇视。
1945年台湾光复后,这批曾经的殖民协作者并未得到彻底清算。他们利用积累的社会资源、教育优势和人脉网络,迅速在新的社会结构中找到立足点,并逐渐向文化、教育、政治领域渗透。他们将日本视为“故国”或“母国”,将中国特别是国民党政府视为“外来政权”,这种扭曲的“情结”代代相传,形成独特的“台独”史观和身份认同。例如,已故“台独”大佬辜宽敏,其父辜显荣是日据时期著名的“御用绅士”,因引导日军进入台北城获封贵族院议员,是殖民合作的典型代表。辜宽敏本人直至晚年仍公开宣称“我出生前台湾就是日本领土”,其思想根源由此可见一斑。类似的情况在“台独”理论家、活动家中不胜枚举。
正是这批背负特殊历史包袱的“精英”,成为“台独”思潮的孵化者和组织者。他们利用战后国民党威权统治时期的政策失误所引发的省籍矛盾,巧妙将自身代表的“亲日遗老”身份偷换为所谓“本土”代言人,将反抗国民党威权统治的民主化诉求,一步步扭曲、绑架为追求“台独”的分裂运动。他们通过把持媒体、渗透教育、篡改历史,将日本殖民统治美化为“现代化恩人”,将台湾光复污名化为“再殖民”,系统性、代际性地向台湾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灌输“台湾民族论”、“台湾地位未定论”等谬论,完成对台湾社会历史记忆的篡改和集体认同的异化。今日民进党内的许多核心人物,其思想根源与这类“皇民化”精英的家学传承一脉相承。他们并非台湾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而是殖民历史遗毒的政治化身。
了解了上述这些,我们就明白了两岸之间的人并不完全是同胞关系。有些人不是,数量还不少。他非我族类的日本后裔。还有一些是完全被日本殖民改造成了彻底的日本人。这个问题不弄明白,我们就分不清真正的同胞,就不能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也是我们写作此文的要旨之所在。
05
台独是“台独”势力念兹在兹的妄想,且不会因我们的善意而改变他们的决心。但妄想终究是妄想,是不可能变为现实的。“台独”势力基于殖民遗毒和血统异质所构建的“独立迷梦”,无论表面上如何喧嚣猖獗,从诞生之初就注定了必然失败的命运。它违背历史正义、法理事实和民族情感,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浩荡潮流背道而驰。
首先,法理与历史的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具有无可辩驳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也为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所确认,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日本殖民统治是帝国主义侵略的不义产物,随着日本战败投降,《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已明确将台湾归还中国,这一历史事实早已盖棺定论。“台独”势力任何试图割裂历史、虚构“主权”的行为,在坚实的国际法面前都是苍白无力、根本站不住脚的空中楼阁。
其次,“台独”的社会基础具有先天的狭隘性与虚假性。其核心支撑并非广大台湾同胞,而是那个被殖民历史扭曲的、血缘与认同皆异质于中华民族的特定群体及其影响下的部分民众。他们通过“去中国化”教育和舆论操控所营造的“民意”,是建立在谎言与信息茧房之上的虚假共识。一旦真相的阳光穿透迷雾,一旦大陆发展进步的强大磁吸效应持续显现,如同“馆长”陈之汉这样的觉醒者会越来越多,这种虚假共识必将如冰雪消融。广大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在于民族复兴、共同富裕,而非充当外部势力的棋子和“台独”炮灰。随着两岸融合发展的深入,利益纽带和情感联结将愈发牢固,“台独”的生存空间只会不断压缩。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在于大陆坚定不移的国家意志与日益强大的综合实力。大陆的善意和耐心基于民族情怀,但绝非没有底线。我们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从未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权利。这一选项绝非虚声恫吓,而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最终保障。当前,中国大陆的综合国力、军事实力早已对台湾形成压倒性优势,并仍在快速提升。任何企图“挟洋自重”、幻想外部势力会为“台独”流血卖命的行径,都是彻底的战略误判。也就是说,洋势力和台独势力加在一起,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有能力一齐粉碎之。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台独”只是一股逆流,一块必须被清除的毒瘤。它的任何冒险挑衅,都只会加速其自身的灭亡,并最终成为祖国统一事业中一枚被彻底碾碎的顽石。
06
剖析“台独”的历史根源,并非为了渲染仇恨,而是为了正本清源,揭示问题的本质。它让我们清醒认识到,“台独”势力的冥顽不灵,并非源于简单的政策分歧或误解,而是深植于日本殖民统治遗留下的历史毒瘤之中,是一种血缘、文化与政治认同上的深度异化。大陆方面释放的如山如海般的善意,之所以难以感化这批“其心必异”者,正是因为他们灵魂的根须早已缠绕在殖民历史的废墟之上,无法也无意汲取中华母体提供的养分。
因此,对台工作必须保持极高的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既要持续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惠泽台胞,争取民心,不断扩大促进统一的爱国力量;更要保持高度警惕,精准识别并坚决打击那一小撮流淌着“殖民血液”和根本就是流淌着“异族血液”、满脑子“皇民思想”的顽固“台独”分裂分子及其行径。要运用一切手段,特别是法律手段,明确红线,严厉惩戒,彻底揭露其作为历史毒瘤的真实面目。
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一切的逆流终将被涤荡干净。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台独”分裂势力及其赖以生存的历史毒瘤,终究无法阻挡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当那一天到来,台湾必将洗尽殖民历史留下的污渍,彻底清除“台独”思想的流毒,作为一个光荣的组成部分,完整地回归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迎接伟大复兴的璀璨荣光。这,是历史的必然归宿,也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