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岛》幕后秘密:舟山群岛四国谍战主战场,军民情报战激烈?
发布时间:2025-09-09 06:34 浏览量:23
电影《东极岛》的上映,揭开一段尘封八十三年东极岛渔民救济英军战俘的历史。但鲜为人知,为什么美军潜艇和日军的里斯本丸号货船,都集中在东极岛的海域呢?
里斯本号沉没
虽然美军潜艇的鱼雷命中日军的货轮“里斯本丸号”,表面是一场偶然的军事冲突,实则乃是二战时期东极岛处在的舟山群岛海域的重要性,以及乃是抗战中、日、英、美四国谍战博弈的舞台。
舟山群岛这一处远离大陆的海岛群,乃是扼守中国海岸线中点的海上咽喉。从清初郑成功抗清,到二战的抗日烽火,舟山群岛几次都成为国家战役的焦点。抗战时候,抗日力量和日军之间的暗战激烈程度,远超多数抗战题材电影在屏幕上的演绎。今天,本文笔者就为你还原电影没拍到,在二战时候舟山群岛激烈的暗战!
我们打开地图,可以看到舟山群岛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北部,地处中国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东海洋面上的一组岛群,一共由1390个岛屿组成,是中国第一大群岛。
舟山群岛不仅拥有中国著名的渔场,更是南北海运的咽喉要道。在地图上可以看到,从舟山群岛朝北边,可以通到上海、青岛、大连,往南连接宁波、温州、厦门,往西直接拱卫长江航道。这种“一口锁三海”的独特战略位置,使得它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清初,1655年,郑成功率军攻占舟山,并且把它作为反清复明的重要基地。郑成功曾经从舟山出发,沿着长江口一路北伐,一度兵临南京城下。但很快清军重新集結重兵攻占舟山,郑氏势力被迫退出。清朝朝廷其纳入沿海防御体系。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英国看到舟山是中国沿海最适合建立贸易战的地点,可以辐射上海、宁波两大港口,派海军舰队去攻占。
之后,英军将舟山作为进攻长江流域的跳板,1842年从舟山出发攻陷镇江,逼迫清廷签订《南京条约》。
尽管《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归还舟山,但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再次占领舟山,直到1864年才撤出。
舟山地图
抗战时候,由于舟山群岛地处长江口,沿着长江,可以一直通往抗日时候的国民政府临时首都重庆,自然成为侵华日军垂涎三尺的战略要地。
在1938年,发动侵华战争的日军参谋本部在作战计划中明确指出:
“占领舟山群岛,即可切断中国沿海物资运输,特别是国际援助通道,实现对中国的海上封锁。”
于是,在1939年6月23日,日军大本营下达“舟山群岛占领令”,把占领舟山群岛作为控制华东沿海的重要据点。当时,日军第1400联队出动了7艘军舰、在多架飞机掩护下,分三路强攻管辖舟山群岛的宁波定海县。
当时,国民政府定海县长率领军民抵抗,无奈实力悬殊,最后只能率400余军民撤退,撤退之前在县政府大门刻下了“宁死不降”这四个字。
这样,日军占领了定海县,进而占领了舟山群岛一带,在岛上实施“三光政府”,屠杀一切抗日分子,实施清乡政策。如在定海县一共集体屠杀29名平民,鞋匠罗松发因右手做鞋留下的老茧,被当作抗日分子抓捕,邮政局职工刘钧一因额头有帽痕,当成军人遭活埋。
日军耗费财力和资源,加快把舟山群岛纳入到“大东亚共荣圈”的海防体系。1942-1945年间,日军在舟山群岛的定海设置了海军基地,军用机场,还在嵊泗列岛修建高炮阵地等。
在沈家门,日军设立特别基地队司令部,配备炮艇 1 艘,同时在宫墩、西道头等关键位置修建碉堡群。
这些工事消耗了日本国库1.2亿日元(相当于15艘航母造价),相当于其1943年海军预算的15%。日军耗费钱财一切,就是要把舟山群岛作为封锁中国东南沿海出海口的铁锁,打造成监视华东沿海的“海上瞭望塔”,让日本的海军力量在24小时之内可以投射到浙江、福建沿海,对华南战场形成一种战略牵制。
1942年起,日军在舟山部署“第15警备队”,每天派出巡逻艇封锁海域,日军通过封锁海域,加强对舟山群岛海上运输生命线的控制。
日军为了巩固在舟山群岛的统治,还建立了严密的伪政权体系,就是通过扶持汉奸、傀儡等“以华制华” 的统治策略,让舟山群岛成为日军在华东沿海的 “模范殖民地”。
日军在东海战略要地—舟山群岛高压的军事控制,却埋下了各方势力暗中对抗的种子。国民党政府也知道舟山群岛对于保卫重庆大后方,以及抗日海上运输的重要性,在舟山群岛沦陷之后,也积极组织各种力量从事抗日活动。
如1940年3月,原来定海县的警察大队及地方自卫武装,改编为定海国民兵团,在舟山本岛及周边从事地下抗日游击斗争。根据《沈家门镇志》记载,1940 年 3 月,定海国民兵团第二大队崔玉亭部袭击沈家门的日军军事占据地,迫使日军龟缩到宫墩碉堡;同年 11 月 12 日夜,定海抗日游击队联合攻击日军据点,毙敌 5 名并缴获电台 1 部。
国民党的抗日地下游戏队的斗争活动虽然规模不大,却有效牵制了日军的主力,成为舟山的重要力量。一些在舟山群岛的情报人员,还有日伪政权的人员为了给自己留后路,也经常给游击队暗中提供日军的弹药和情报信息,这也使舟山群岛成为一个扑朔迷离的情报基地。
抗日时候,也是国共两党合作时期,我党新四军一直在浙东一带从事抗日活动,派遣情报人员进入舟山,1943 年在舟山的六横岛建立秘密联络点,通过渔民搜集日军舰船动向。
1944年1月5日,我党新四军的浙东部队在姚南横坎头,正式公开接受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番号,然后以蚂蚁岛为基地开展游击战。
此外,在舟山群岛一部分岛屿,如六横岛、朱家尖,曾经都是中共浙东游击队的活动区,地下党就是利用渔船运送药品、武器,甚至转移重要人员。在海上一条不起眼的小舢板和普通渔船,里面可能就是游击队成员,隐藏改变战局的重要情报信息。
虽然游击队抗日活动的规模不大,却有效牵制了日军兵力,成为舟山抗日的重要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国民党游击队与日伪军之间还存在着微妙的 “灰色交易”—— 部分伪政权人员为给自己留后路,暗中向游击队提供情报、弹药,这种复杂关系让舟山的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英美盟军也看到舟山群岛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也把舟山群岛发展为重要反抗日本法西斯的重要情报站。如1943年中美合作所(SACO)成立后,舟山成为美国和中国合作的关键情报站。美军以舟山群岛为情报基地,打探日军海军舰船活动的动向,以便进行打击。
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潜艇部队将舟山周边海域列为重点巡逻区,美国海军的“鲈鱼号” 所属的 “加托级” 潜艇,更是将作战半径直接覆盖至舟山群岛在内的整个东海。美军潜艇的主要任务不仅是打击日军运输船,更要监视舟山日军军事基地的动向,防止其舰艇肆意支援太平洋战场,借用舟山海域遏制日本势力扩张。
美国海军档案(NARA RG38)证实:
“舟山情报网每月向重庆发送120份密电,内容涉及日军舰船动向”。
由此不难理解日本的里斯本丸号为何会在东极岛海域沉没。
英国在香港沦陷之后,也看到舟山群岛是英国在华东沿海仅存的情报搜集窗口。于是,英国作为中国抗日的盟军,其管辖的远东情报局借助于上海租界向舟山群岛一带建立情报网,追踪日军战俘运输,舟山也成为英国在远东地区对抗日本的重要情报据点。
可以看到,舟山群岛在抗日时候,就成为日本、英国、中国、美国四国势力交织网。英国和美国,以及地下党游击队在探听日军的情报信息上,充分利用舟山群岛的土著居民——渔民的力量。“里斯本丸” 事件中,东极岛渔民偷偷帮助三个英军战俘,逃离日军逮捕,直接逃到重庆,正是这一种情报活动的结果。
为什么渔民也主动愿意参与英美和抗日游击队的情报谍战活动,这也是日军对岛上渔民的高压政策。当时,日军将舟山海域化为军事禁区,任何不禁许可的船只都会被击沉,这也断绝了渔民出海打鱼的生路。
于是,渔民为了生计,就只能冒险出海,发展一套“躲巡逻”的生存智慧。如利用潮汐和天气,专挑大雾天、夜间出海,避开日军视线。船上挂日本旗,伪装顺民,遇到盘查时装作老实渔民,借此摆脱日军的追查。这样,一些情报人员和游击队员也积极向渔民们学习,用特定方式打渔网、出海运送情报信息,点灯传递情报。
在浙江舟山群岛最精彩的谍战,乃是1944年的“海潮行动”。当时美军第14航空队(“飞虎队”)在执行轰炸任务时,部分战机被日军击落,飞行员跳伞后落入舟山海域。
由于日军占领舟山群岛,海上巡逻严密,盟军飞行员一旦被发现,可能被俘或处决。当时戴笠领导的国民党军统局和中共浙东游击队(新四军系统)暗中合作,通过渔民和地下情报网,成功寻找坠海的美军飞行员,并且把获救飞行员藏匿在舟山渔村、山洞或伪装成渔民,避开日伪搜查。
在“海潮行动”中,虽然日军突然增兵搜查,但中国的情报人员用渔民暗号传递假情报,诱使日军的调防——雷达站被炸毁,美军B-29轰炸机因此精准空袭日本本土。美军坠落的飞行员,也通过地下交通线抵达宁波、衢州等国统区,然后到重庆返回美军基地。1944-1945年,至少12名美军飞行员通过“海潮行动”获救(据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文件)。
但舟山群岛谍战的代价是巨大的,《舟山市志》记载,当1943年日伪破获国民党的“舟山情报网”时候,被捕17人中,13人遭酷刑致死,仅3人幸存。后来,幸存者张阿福回忆道,当时我们不是英雄,只是不敢让舟山沉没!
在抗日时候舟山谍报暗战,中国情报人员牺牲的惨烈,盟军都为之震惊。如1945年美国《太平洋战区总结报告》(NARA RG407)称:“舟山情报员牺牲率高达68%,远超欧洲战场的情报员。”
但为什么舟山谍报很少提,因为战后国共内战的爆发,国民党游击队的贡献被淡化。再加上建国后的冷战因素,大量舟山谍战暗战资料也被销毁,渔民们在特殊年代怕惹麻烦,很少提及。
同时,英国国家档案馆关于舟山的相关文件,在2000年后才陆续公开,这也是不被人所知原因。
但历史拒绝遗忘,舟山渔民至今传唱一首小调:
“潮来潮去船影斜,鬼子炮楼灯如蛇。暗送情报生死线,青山埋骨不还家。”
这乃是抗战谍战暗战的缩影。
今天的舟山群岛,碧海蓝天,游人如织,成为繁华的旅游胜地。但当我们走过舟山庙子湖岛的烈士纪念碑时,是否还记得那些在潮汐中传递情报的无名英雄?历史从未远去,只是沉默地等待被倾听。
我们需要铭记舟山群岛抗战的谍战,因为它是一部全民参与的英雄史诗,承载着不屈的民族记忆。舟山群岛不仅是战略意义的“海上咽喉”,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那些谍战暗战的细节,以及有名和无名的英雄故事,都在提醒我们:铭记历史,自立自强!如果你被这段历史打动,请分享给更多人,让英雄的故事不被遗忘!
#舟山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