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来不及高兴,俄攻入红军城中心,3000公里导弹打俄基地?
发布时间:2025-09-04 17:22 浏览量:31
根据国际危机组织与多家权威智库最新数据,9月乌克兰东部及克里米亚局势陡然升级。仅在8月底到9月初,战损统计显示,乌克兰与俄罗斯在顿巴斯与克里米亚方向的军事损失分别上升了13%与17%。一组命中率高达100%的国产巡航导弹精准袭击,再度搅动俄乌战局。
乌克兰国产“Flamingo”巡航导弹,射程突破3000公里,不再依赖西方技术和批准,首次大规模投入实战。Fire Point公司主导研发,导弹搭载苏联AI-25涡扇发动机改进型号,战斗部重量高达一吨,具备强大穿透力。导弹巡航速度接近每小时九百公里,配备GPS与惯性导航双系统,抗干扰性强,命中偏差不足十五米。
9月初,乌克兰自敖德萨沿岸秘密发射三枚“Flamingo”,跨越克里米亚北部,精准命中俄联邦安全局(FSB)边防基地。据多家国际社交平台和开源情报机构认证,导弹瞬间摧毁六艘俄军气垫船,目标设施燃起烈焰。现场视频很快流传开,成为全球关注焦点。俄方初步通报仅一人死亡,但乌军宣称“团灭”俄方目标,双方说法差距巨大。
乌克兰总统公开宣布,该型导弹已具备量产能力,年底前计划月产提升至200枚。Fire Point公司同步扩建三处分厂,试图打破俄军后方纵深安全神话。乌军具备完全自主的远程精准打击闭环,极大提升战略主动权。未来任何一座俄境重要城市和战略枢纽,都将处于乌方火力覆盖之下。
这一切,令俄军必须全面重评后方安全等级。莫斯科及周边多处军用机场、油库、通信枢纽被迫提升警戒,防空与电子战部队加班加点,克里米亚更是进入战备状态。俄官方媒体保持沉默,未对攻击作出正面回应,但西方主流媒体高度关注乌克兰“自主打击权”的突破。
正当乌克兰全国上下为导弹首战告捷而振奋时,东线局势却急转直下。俄军在顿巴斯南段集结重兵,装甲与炮兵协同推进,重点突破波克罗夫斯克,也就是乌军俗称的“红军城”。这座历史红军重镇,不仅具有象征意义,更是东部交通枢纽、后勤补给咽喉。
最新前线战报显示,俄军先以高密度火力削弱乌军阵地,再由特战侦察分队渗透至城区东南部,炮火一度延伸至市政广场。社交媒体上的视频画面,展示了城市防空警报不断,大楼玻璃碎裂,街道遍布弹坑。
乌军内部仅剩第25空突旅、第155机械旅、第32机械旅与第68猎兵旅四支部队苦守,实际兵力仅为满编的三成。面对数倍于己的俄军攻势,防守极为艰难。
俄军此次行动,明显瞄准乌东交通要冲节点。波克罗夫斯克若被突破,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等北部防线将遭两翼包抄,乌军补给线岌岌可危。乌国防部承认局势“极其复杂”,但强调目前仍在控制之中。
前线士兵和志愿者多次在社交平台发出求援,弹药补给短缺成为最大隐忧。俄方媒体密集报道“收复红军城”,将其包装为“历史正义回归”,并利用无人机画面和装甲推进制造舆论声势。
乌克兰军评人士直言,战略导弹虽然提升士气,但没有纵深的地面防御,再强的远程火力也难以扭转阵地失守的风险。红军城一旦丢失,乌东防线恐将连锁崩溃。乌军高层宣传“火烈鸟”导弹的同时,现实却是地面部队节节败退。俄军已熟练掌握“你打我后院,我就打你前门”的反制逻辑,让乌军不得不在宣传与战场压力之间两线作战。
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支持出现松动。近期,丹麦媒体曝光,多名与美方政商关系密切人士秘密前往格陵兰岛,推动其“脱丹入美”,引发欧洲盟友强烈不满。丹麦首相公开表示无法接受外部干涉,法国外长亲赴格陵兰岛,表达坚定立场。美欧围绕北极战略要地的暗中较量,拉开了混合战新序幕。欧洲国家对乌克兰援助态度趋于谨慎,分歧进一步加大。
据欧盟防务分析机构最新报告,第三季度,西欧国家对乌援助物资同比减少18%,政治协调机制频现摩擦。乌克兰高层不得不面临援助不确定性、作战压力与战略转型三重挑战。乌军虽然在远程打击上取得技术突破,但产能尚未完全释放,且当前导弹主要用于克里米亚等目标,西方对是否允许打击俄境核心城市“默许但不鼓励”。
俄军则趁势加大东线攻势,试图以连锁推进方式,迫使乌方将有限资源分散于纵深打击与地面防线之间。俄总参谋部最近一次军事简报会中,背景地图已将顿巴斯、尼古拉耶夫、敖德萨划入俄方设想的“新领土”,意图昭然若揭。乌方若无法稳住红军城,接下来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都会陷入险境。
导弹打得再准,终究难以遏制地面装甲与步兵的慢性蚕食。俄军在红军城外围展现出持续消耗战的能力,将乌方有限的防守资源逐步逼入死角。乌军内部虽有“火烈鸟”导弹赋予的战略自信,但对俄军而言,地面推进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战争的主动权逐步从单点打击转向整体链条的博弈,谁能掌握更有韧性的补给与防御体系,谁就能在接下来两个月的秋季攻势中占据上风。
专家普遍认为,乌军若无法尽快将远程打击优势转化为系统性地面压制,红军城防线失守只是时间问题。俄军在宣传与战术两方面同步发力,持续制造心理压力。乌克兰若只依靠导弹打击展示技术优势,而忽视地面防守,极易被俄方抓住节奏优势,实现对东部战场的“链式突击”。
国际观察人士指出,乌克兰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远程与近距离作战能力的协同难题。远程导弹虽可打击俄方纵深,扰乱后勤,但无法直接阻止俄军步步紧逼。西方援助的不确定性让乌方在资源配置上陷入两难。俄军则以“步步为营”的方式,逐城推进,企图通过地面胜利弥补后方被袭击的短板。
红军城的战局,已经成为2025年秋季俄乌战场的风向标。乌克兰“火烈鸟”导弹的实战成功,无疑打破了俄军后方纵深的安全感,也为全球军事技术自主权议题提供了全新样本。
但如果乌军无法在地面防线稳住阵脚,再多的高科技武器也难以改变被动局面。西方援助的松动、俄军地面推进的连锁效应,令乌克兰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压力。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乌克兰军政高层必须拿出更有前瞻性的资源整合和指挥方案。能否将远程打击与地面防御完美融合,将直接决定战场主动权归属。未来的东欧格局,终将在红军城与克里米亚的硝烟中见分晓。
参考资料:俄乌在顿涅茨克重镇激烈交战
2025-08-30 18:49·环球网
泽连斯基称乌试射目前“最成功导弹” 射程达三千公里
2025-08-21 16:36·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