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要警惕这4种声音,学会分辨这些荒诞言论
发布时间:2025-08-29 08:00 浏览量:22
中华民族不想战争,但也不怕战争,更要牢记战争。
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是中华民族永远要牢记、纪念的。即将迎来的9·3大阅兵就是纪念的一种方式!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大阅兵
然而,有很多人不知道是对历史不了解,还是别有用心,对抗日战争胜利的说法感觉很怪,细思一想,这压根就是错误的,这是在曲解历史,用舆论方式来胡乱解读历史,掩盖抗日战争的性质。
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络阅读和学习中,一定要会知道抗日战争的性质,不要被一些冠冕堂皇的言论观点给带偏、误导了。
抗战老兵
本文列举几种对抗日战争的错误观点与说法,一定要注意辨别,并且要积极反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有很多人今天生活好了,在讨论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时,会出现一种论调:“已经是过去式了,还讨论干什么,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改善环境……。”
这种类似的论调很多,本质上就是错误的,是否定了抗日战争历史的现实意义,是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抗日战争
换种说法,没有中国人民艰苦、英勇的抗击日军,哪有今天的和平、稳定生活。
试问,今天我们能生活在和平稳定的国家里,难道不应该对先辈感恩?难道不应该纪念为国为民牺牲的先辈?
不管从道德层面还是从法理层面,都应该要纪念先辈抗战壮举,铭记国耻。
淞沪会战
我们每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就是要时刻警醒国人,做好爱国主义教育,让年青一代对民族历史有深刻的认识,记住“我辈自强”,不能让历史重演!
这种观点也是大错特错,难道一个民族发展,连正视历史的勇气都没有了?或者说这些人是所谓的“亲日分子”,和日本某些团体一样,不敢承认和面对历史?
中日关系
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把民族主义、国际关系、爱国情怀搞混淆了,这些概念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混为一谈,不能因为所谓的民族感情而讨论国家历史,不能以狭隘的民族主义来看待这场战争。
当然,也有人持这种观点的同时也在讨论所谓的“反思”。
这种反思很奇怪,角度是“特定选取”的。比如反思日本为何要侵略你,片面夸大某方面的原因而忽视主要原因;还有人用中国历史上的战争来做对比,掩盖日本侵华罪恶这看似正确的。
这种“反思”本质上就是历史相对主义,冠冕堂皇的用“反思”来掩盖日本侵华的罪恶和曲解抗战的正义性。
日本向二战认错
如果你在网上看见谁以这种观点来看待抗战历史,一定要反驳,因为抗战是正义之战,是人民独立和民族解放之战。
最近网络上有很多人“吃饱了撑着”,自以为是的“刨根问底”,提出“南京大屠杀真的屠杀了30万人?”,提出这种低级错误的问题,还大言不惭的说出很多原因和理由,找了不少所谓的证据。试问,这些人到底还有没有良心,我甚至怀疑他们是日本留在中国的后裔。
日本侵华
有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被人特意安排,要么就是历史修正主义和虚无主义在作祟。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占领东北是事实,“731部队”罪恶是事实,七七事变后全面侵华是事实,而不是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日本很多团体否定侵华战争,对战争数据注水,篡改、修改历史,把很多侵华数据美化,把很多抗战数据修改,美化日军残暴,否定了抗战的艰苦和正义。
有这样的观点,岂不是为虎作伥,狼狈为奸?对得起先辈们吗?
日本投降
“终战”一词出自日本《终战诏书》,用“终战”来取代“战败”“投降”。
为什么日本要用“终战”来表述?因为这无法律约束,没有明确日本是战败国,而是主动结束战争,不承担战败责任。
如果用“投降”来表述,那么日本就是战败国,这就表明日本是战败国,要承担战争责任,更受法律约束。
日本投降书
所以,日本“右翼”经常用“终战”来表述,不承认“日本败于中国”,凸显日本侵华战争性质模糊性。
现在很多网友不知是跟风还是特意讽刺,学着用“终战”来表述日本投降,一定要牢记,1945年8月15日,日本是“无条件投降”,是战败国,是需要负战争责任的。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要学会辨别各种对抗战的观点和言论,不能被其带偏和误导。
要有这样的能力和素养,就要清楚的认识抗日战争的性质。
毛主席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的战略问题》中就有过定义: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日战争更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了这个基础认识,自然会辨别网络上对抗战的各种偏激言论,不会被其带偏,不会被其误导,反而要积极反驳,这是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
今天我们每年都在纪念“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就是要告诫国人,国耻不能忘,牢记先辈反侵略战争中付出的牺牲,砥砺前行,不能重蹈覆辙。
举行“9·3大阅兵”,是要牢记先辈的苦和民族屈辱,永不忘先辈为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中付出的牺牲。
- 上一篇:星河溯源:七夕的传说、诗词与千年脉络
- 下一篇:沈阳市发布大雾橙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