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2025交通大提速!年底10大工程完工通车
发布时间:2025-08-28 05:00 浏览量:24
核心提示:随着2025年进入倒计时,吕梁市交通建设迎来全面冲刺阶段。记者通过梳理政府公告、权威媒体报道及施工现场动态,为您深度解析今年底即将完工的10大重点工程,涵盖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铁路专线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将彻底改变吕梁人的出行格局,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高速公路:打通区域经济动脉
1. G20青银高速吕梁段全线贯通
作为吕梁连接太原、西安的交通大动脉,G20青银高速吕梁段(汾阳西至吕梁西)已于2025年7月7日提前5个月实现全线通车。这段全长65公里的高速路经过三年改造,不仅将通行时速提升至120公里,还新增3处服务区和2个互通立交,使吕梁至太原的车程缩短至1.5小时。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新开通的高速路采用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显示路况信息,服务区内还配备了氢能补给站,为绿色出行提供保障。
2. 国道307线文水南安至汾阳贾家庄段开工
总投资23.23亿元的国道307线改造工程于2025年3月正式破土动工,目前已完成30%的路基建设 。这条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全长52.74公里,将串联文水经济开发区和汾阳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预计2027年通车后可使区域物流成本降低20%。施工现场负责人表示,项目采用“边施工边通行”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二、城市路网:破解拥堵痛点
1. 汾阳永和大街东西延工程双贯通
作为汾阳“六横六纵”路网的关键节点,永和大街西延(西北环—西河路)已在8月底提前通车,东延段(东二环—望阳路)也将于11月底完工 。这两条总长5.3公里的主干道改造后,红线宽度拓宽至36米,新增雨污分流管网和智能交通信号灯,预计可分流城区30%的过境车辆。住在附近的王大爷感慨道:“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下雨天全是积水,现在不仅路平了,路灯也亮堂了,晚上散步安全多了。”
2. 吕梁大道二期主体完工
投资3.14亿元的吕梁大道二期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12月中旬通车。这条双向八车道的城市主干道全长1.47公里,设计时速60公里,配套建设景观绿化带和地下综合管廊。通车后将打通新区与老城区的“断头路”,缓解吕梁学院周边的交通拥堵问题。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沥青摊铺作业,大型摊铺机以每分钟5米的速度稳步推进。
三、铁路建设:构建物流新枢纽
1. 临县三交东铁路专用线全线铺轨
国家铁路“补网强链”重点项目——三交东铁路专用线已完成7.62公里主线铺轨,预计12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这条连接吕临铁路的货运专线,设计年运量远期可达1000万吨,将成为晋西北煤炭外运的重要通道。项目负责人介绍,线路穿越5座隧道和5座桥梁,采用全自动装车系统,可实现煤炭从井下到列车的无缝衔接,大幅提升运输效率。
2. 太绥高铁前期工作启动
虽然2025年暂未开工,但太绥高铁吕梁段的前期勘探和设计工作已全面展开。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将在吕梁设吕梁南站等站点,建成后吕梁到北京的时间将从6小时缩短至3小时。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高铁项目已列入“十五五”规划,预计2026年正式动工。
四、农村公路:铺就乡村振兴路
1. 汾阳、交城农村公路提质改造
汾阳市2025年建制村通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已完成招标,涉及芦北线-北花枝、汾向线-庄李线两条道路,全长4.377公里,10月底前完工 。交城县同步推进水峪贯村、石侯村等5个村庄的街巷硬化工程,总里程7.65公里,90天内将实现“户户通” 。这些四级公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套建设交通安全设施,解决了偏远山村农产品运输难题。
2.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支线收官
作为全省黄河板块旅游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吕梁段剩余80公里支线将于12月底全部完工 。这条串联碛口古镇、北武当山等39处景区的旅游公路,不仅设置了观景台和房车营地,还将沿线红枣采摘园、农家乐串联成线。市文旅局数据显示,旅游公路开通后,沿线村庄年接待游客量增长40%,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
五、市政工程:提升城市品质
1. 离石区防洪排涝工程竣工
投资2.1亿元的龙凤南大街防洪排涝应急工程于8月底完工,新建直径1.5米的排水管道600米,新增收水井60个 。改造后的路段在近期暴雨中经受住考验,路面积水时间从过去的2小时缩短至15分钟。附近商户李女士说:“以前一下大雨就得搬沙袋堵门,现在终于不用担心水淹店铺了。”
2. 滨河北西路旧貌换新颜
历时45天改造的滨河北西路于6月正式通车,这条180米长的道路更新了1.2公里地下管网,安装智能太阳能路灯12盏 。改造后的道路不仅解决了雨天积水问题,还增设了无障碍通道,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出行。住在附近的翟先生表示:“现在晚上出门散步,路面亮堂堂的,安全感十足。”
六、绿色交通:引领低碳出行
1. 氢能公交示范线路运营
市区首条氢能公交专线已于2025年1月开通,5辆氢能公交车往返于火车站和客运总站之间 。这种零排放车辆每百公里氢耗仅5公斤,续航里程达350公里,票价与普通公交一致。市交通局计划2026年将氢能公交车数量扩大至50辆,逐步替代传统燃油车。
2. 氢能货车高速通行优惠
从2025年6月起,山西对登记在册的氢能货车实行高速通行费全免政策,补贴由省级财政承担。这一政策已吸引300余辆氢能货车投入运营,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2万吨。吕梁某物流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一辆氢能货车每月可节省高速费3000元,一年下来能省3.6万元,成本降低了,环保也做了,一举两得。”
七、民生工程:回应群众期盼
1. 新华街单向通行优化交通
针对市区新华街拥堵问题,交警部门自2025年5月起实施单向通行管理,同步规范停车秩序。改造后,该路段通行效率提升40%,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60%。市民张先生表示:“以前这条路经常堵得水泄不通,现在虽然绕了点路,但至少能顺畅通行了。”
2. 旅游公交专线助力乡村游
为满足市民周末出游需求,离石区于2025年1月开通王营庄、大东沟两条旅游公交专线,每天发车36班次。专线串联沿线17个村庄,票价仅需2元,还可换乘其他公交线路。据统计,专线开通半年来,王营庄文旅小镇游客量增长200%,带动周边民宿收入增加150万元。
八、战略意义:重塑城市格局
这些交通工程的集中落地,标志着吕梁正从“内陆山城”向“区域枢纽”华丽转身。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指出,2025年全市交通建设投资超150亿元,路网密度将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交通网络的完善不仅缩短了城乡差距,更吸引了新能源、文旅等产业项目落地,预计可带动就业岗位2万个,年增GDP超50亿元。
九、市民心声:见证城市蜕变
“以前去太原得坐4小时大巴,现在高速通了,2小时就能到,太方便了!”经常往返两地的上班族小李感叹道。在碛口古镇经营民宿的张老板则表示:“旅游公路修好后,客人明显多了,今年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这些朴实的话语,正是吕梁交通建设惠民利民的生动写照。
十、未来展望:开启发展新篇
随着年底工程的陆续竣工,吕梁将构建起“高速绕城、铁路穿城、公路进村、公交便民”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推进太绥高铁、离隰高速等项目,力争2030年前实现“县县通高铁、乡乡通二级路”的目标。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以交通为画笔,勾勒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原创声明:原创作品信息取材公开权威渠道搜集整理与深度分析汇编而成。受信息获取与创作水平限制,难免存在细节疏漏或表述偏差,恳请大家谅解和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交流,期待与您共话城市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