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讲话,石破茂只说悔恨和教训,只字不提责任,是还想再战?
发布时间:2025-08-15 12:39 浏览量:28
8月15日,日本举行“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石破茂在讲话中只字不提日本侵略亚洲各国的加害责任。
石破茂所说的“现在必须把那场战争的悔恨和教训深深地铭记在心。”是什么意思?是想说由于当年日本太贪心了?还是总结失败的教训,再战一次?#原731部队队员赴华谢罪遭日右翼攻击#
石破茂讲话的实质是回避历史罪责
石破茂在“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的讲话刻意回避日本侵略亚洲各国的加害责任,仅强调“铭记战争的悔恨和教训”,这种模糊表述实质上是在延续日本右翼势力淡化历史罪责的一贯手法。
从内容看,他所谓的“悔恨”并非针对侵略行为本身,而是聚焦于战败结果,将日本塑造成战争“受害者”而非“加害者”。
这种偷换概念的做法,与日本近年来在历史问题上的修正主义倾向一脉相承——通过强调广岛核爆等受害经历,掩盖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原罪。
其真正意图是规避对亚洲邻国的道义责任,为日本军事扩张铺路。
石破茂口中的“教训”绝非真正反省侵略罪行,而是从实用主义角度总结战败原因。
这种思维在战后日本保守派中颇具代表性:他们认为二战失败是由于“战略失误”而非战争的非正义性,典型表现包括右翼学者将太平洋战争归咎于“对美国实力误判”等论调。
近年来日本加速突破专守防卫原则,通过新版《防卫白皮书》《宇宙领域防卫指针》等强化军备,恰恰暴露出其所谓“和平国家”承诺的虚伪性——所谓“铭记教训”,实则是为新一轮扩军备战寻找借口。#日本天皇《终战诏书》只字未提战败#
日本侵略战争的本质是极端贪婪的殖民扩张。
从甲午战争后强索辽东半岛和2.3亿两白银赔款,到二战期间推行“大东亚共荣圈”掠夺亚洲资源,其行为模式始终围绕领土蚕食与经济剥削。
石破茂虽在5月亚洲论坛称要“不重蹈战争覆辙”,但同年日本政府仍批准创纪录的8.7万亿日元防卫预算,这种言行矛盾揭示其所谓“反省”仅是外交话术。
历史表明,日本对战争的认识从未超越“因贪致败”的功利层面,而非真正认同反侵略的正义性原则。
中韩等受害国民众始终强调,日本如果想获得谅解必须做到三点:明确承认侵略罪行、停止美化殖民历史、终止靖国神社参拜等挑衅行为。
而石破茂政府一方面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另一方面在关键纪念日回避“加害责任”,这种暧昧态度与其前任岸田文雄一脉相承——2024年追悼仪式讲话同样删除“反省”表述。
相较之下,1995年村山富市首相明确表态“对殖民统治和侵略表示反省和道歉”的谈话,才是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的正当态度。
从历史来看,日本的岛国心态滋生了“从东海到第二岛链我全要”的扩张欲望,这种地理决定论思维至今未消。
当前日本以“中国威胁”为借口,加速向菲律宾、越南等国出口二手护卫舰,推动“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解禁,其行为与战前以“自卫”之名行侵略之实的逻辑如出一辙。
石破茂虽声称“建立与亚洲的信任”,但实际行动仍在强化军事对抗,这种战略欺骗性值得周边国家高度警惕。
日本领导人的模糊表态无法改变历史事实: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731部队等暴行均有确凿证据。
在战后80周年的关键节点,日本政府若继续玩弄“铭记教训”的话术游戏,只会加深亚洲邻国对其军国主义复活的忧虑。
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日方必须“同一切美化侵略历史的行为彻底切割”,否则所谓的和平承诺终将是镜花水月。
真正的悔悟需要行动而非辞令,这是检验日本是否走出历史阴影的试金石。
#问日本孩子二战败给哪国没人提中国##石破茂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