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证日本(之一):80年选择性失忆,侵华日军的最新罪证就藏在日本
发布时间:1940-09-07 09:00 浏览量:1
【环球时报赴日本特派记者 邢晓婧 徐可越 王璞】开栏的话: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在日本,关于历史真相的隐瞒却还在继续。为什么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近代侵略历史的认知陷入严重断层?发出质询的参议员、向中国忏悔谢罪的老兵为何深深刺痛日本?日本民间力量又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坚持挖掘真相?当“铁证”与“狡辩”碰撞,当加害者刻意遗忘,谁来为千万受害者守住记忆?从今天起,《环球时报》推出“寻证日本”系列,直接对话当事人、独家专访亲历者,以真相为刃刺破沉默。只有正视和铭记历史,才能守护未来的和平。
近年来,指向侵华日军犯下种种罪行的新证据仍在不断涌现。这些罪证不在别处,就藏在日本。比如,日本共产党籍参议员山添拓今年3月在国会上公开展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即“关东军防疫给水部”,以下简称731部队)在中国进行活体实验的史料,这份史料此前一直被藏在日本防卫省的防卫研究所里。再比如,今年77岁的日本老人竹上胜利在父亲去世多年后,才意外在其遗物中发现父亲竟是当年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登字1644部队”(即“中支那防疫给水部”,原番号“荣字1644部队”,简称1644部队)的成员……《环球时报》记者日前深入日本东京和长野两地,对话这些当事人,看日本民间力量如何直面日本政府搪塞罪责的行为,坚持在相册、档案里“打捞”历史。
“被指责隐瞒证据,(日本政府)无可辩解”
“时间到了!时间到了!”在今年3月21日的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日本共产党政策委员长、参议员山添拓针对731部队进行提问。然而,质询在尚未得到正面回答的情况下,就在一阵阵催促声中被迫结束。
731部队曾在哈尔滨郊外建立据点,以研究防治疾病和饮水净化为名,把中国人、朝鲜人、苏联人等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细菌感染、冻伤、毒气吸入等惨无人道的活体实验。战后日本政府承认“存在731部队”,却辩称“没有显示其活动详情的资料”,回避深入讨论。
山添拓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首次展示了一份名为《芥子气弹射击所致皮肤伤害及一般临床症状观察》的文件副本,其中汇总了1940年9月7日至10日实施的用芥子气弹对人体射击等5种实验的结果,用铁证戳穿日本政府的谎言。
经查证发现,这份详细记录了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的资料早在1964年便由原731部队军医池田苗夫捐赠给日本防卫省,日本政府接收资料时在意见栏中明确写下“这是使用人体进行试验的成果”“是极其珍贵的资料”。
在东京永田町参议员会馆的办公室里,山添拓首次就日本政府的欺瞒行为接受中国媒体独家专访,并向《环球时报》记者展示了当时在国会上使用的资料。他说,日本政府虽然承认这些资料是“公文”,却以“无法确认客观事实”为由逃避责任。更关键的是,该资料1964年被捐赠给政府之后,直到2004年才被公开,整整隐匿了40年,政府却一直谎称“没有能表明731部队活动详情的资料”。山添拓说:“为何隐瞒证据?为何撒谎?这是我决定在国会上提出质询的出发点。”
“质询那天我的发言时间只有21分钟,所以确实时间有限。我当时问道:捐赠文件的池田苗夫是否确有其人?是否曾隶属于731部队?这都是很明确的事情,若是政府真想回答,也是能够说清楚的。”山添拓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但政府对于不想回答的问题明显“避而不答”,执政党成员想尽量缩短质询时间,所以在旁边催促“时间到了”。
山添拓认为:“可以肯定的是,(日本)政府一直以来声称没有发现能表明731部队进行细菌战、人体实验等具体活动的记录,这显然是谎言。被指责一直在隐瞒证据,(日本政府)无可辩解。”
“所有资料都没有了?我是不相信的”
以南京为据点的1644部队是抗日战争时期盘踞在中国的另一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从东京驱车约4小时,《环球时报》记者赶赴长野县驹根市,在这里见到了1644部队成员后代——今年77岁的竹上胜利(随母姓)。
竹上胜利的父亲宫下利市,婚后入赘到母亲家改姓竹上,二人育有4名子女。竹上胜利对《环球时报》记者回忆说:“在我印象中,父亲是个温和的人,没有不良嗜好,从未打骂过我们,战后在当地保健所工作维持生计。以前偶然听父亲提起过他曾在中国工作,但从未说过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更是对参加过侵华战争的事只字未提。”
宫下利市1981年去世,直到2017年竹上胜利才在仓库里无意间发现了父亲的遗物——在写有“奈良陆军医院”字样的箱子里,装了几本厚厚的相册。在一张张黑白照片中,有竹上的父亲身着军装作业的场景,有的照片里出现了“防疫课”“中支那防疫给水部”等字样。
“当时我的内心很受冲击!我很想知道,看似普普通通的父亲,究竟在中国做过什么?他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过往?”竹上胜利决心展开调查,可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竹上胜利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一开始我毫无头绪,不知道怎么查、去哪里查。”
经过长期走访调查,竹上胜利了解到,侵华日军各支部队的“留守名簿”(记录部队成员信息的档案文件)战后一直被秘密藏在厚生劳动省,长期未予公开。不知从何时起,这批文件被移送至各个队员的老家保管。于是,竹上胜利联系了长野县政府,获取了父亲的“军历簿”,上面写着父亲的名字“宫下利市”以及祖父的名字“宫下梅次郎”。
“是我的父亲无误。”竹上胜利说,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当父亲的从军履历逐一映入眼帘时,他还是无法将其和自己记忆里的父亲划上等号。
这份“军历簿”里详细记录着竹上父亲的从军履历:宫下利市于1909年出生于长野县饭岛町的一个农家,1930年21岁时被征召入伍。参加过“满洲事变”(即九一八事变),1941年被调配至在南京成立的1644部队,后又到了中国其他地方,直至日本战败后回到长野县。
为挖掘更多历史真相,竹上胜利又联合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等人,不断提出申请,终于促使厚生劳动省于2024年3月将“登字1644部队”留守名簿和另外两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波字8604部队”“波字8609部队”的留守名簿移交至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直到今年3月,这批名簿才出现在该馆新公布的文件目录中。竹上胜利说:“这些留守名簿可以证明这些部队都是确确实实存在过的。”
“缺乏活动的详细资料”是日本政府否认侵华日军罪行的惯用借口,竹上胜利对记者说:“战败时日军确实销毁了大量资料,但要说所有资料都没有了,我是不相信的。那些都是官方文件,我认为应该是被藏在了某些地方。”今年年初,竹上胜利偶然在旧书店发现了一套《大东亚战争陆军卫生史》,共9卷,他只买到了1至8卷。在第7卷中,详细记录着“中支那防疫给水部”的活动详情。
“不了解痛苦的过去就无法阻止战争。”竹上胜利说,“日本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伤害是事实,我的父亲曾是侵华日军成员也是事实。我会进一步调查,让更多人了解历史真相,这是防止战争再次爆发的关键所在。”
“不能正视历史的政府没资格谈未来”
“人会撒谎,但资料不会。”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员松野诚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如前文所述,山添拓在国会上展示的文件资料最早由原731部队成员池田苗夫于1964年捐赠给防卫省。可是,在日本《每日新闻》1984年8月15日的一篇报道中,池田苗夫却宣称“完全不想说关于石井部队(即石井四郎,731部队的创办者及队长——编者注)的事”,并宣称自己“1942年才被调到731部队”“没参与实验”。
“池田苗夫说谎了。其履历显示,昭和15年(1940年)他就已经在731部队了。”松野诚也说。此外,山添拓在国会上使用的资料里也明确写有池田苗夫的个人履历:他于1940年7月至1942年11月担任731部队的军医少佐。
松野诚也表示:“证言当然重要。但随着时间流逝,证言存在记忆模糊的问题。在谈及加害事实时,证言可能不够客观,比如像池田苗夫那样,明明参与其中却说没参与,想要撇清关系。所以必须不断挖掘历史资料,验证证言是否属实或补充证言,从而更接近真相。”
松野诚也出生于1974年,高中时期偶然得知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使用过毒气,以此为契机长期自费开展侵华日军毒气战、细菌战等研究长达30余年。
在日本挖掘历史资料并非易事。松野诚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从研究生时代起就频繁出入资料馆、图书馆,从早到晚查阅资料。那时还没有电子目录,我每次都要一张张地去翻阅卡片目录,很多时候都是一无所获。”而且,更大的难度在于,查找、分析、收集资料的重要前提是,要先知道某个历史事件的存在,否则根本不会想到要去调查。而自他的学生时代开始,就不曾在书本上学到过关于731部队的内容。
“虽然还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我认为日本还有未被发现的证据。”松野诚也对记者表示,为了让民众了解到战争的悲惨和真实的历史,作为历史研究者仍需尽最大努力发掘资料、还原真相。
“一个不能正视历史的政府是没有资格谈论未来的。”山添拓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不能清楚认识到本国犯过的错误,就无法防止未来再犯错。”他认为,正视事实并基于事实谢罪是必要的,无论过去几十年还是一百多年,一个国家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过去太久”这个原因而无法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