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机轰炸常熟,很多人被杀,三母女逃出,游过两条河仍被抓回
发布时间:2025-08-10 16:12 浏览量:3
1937年8月17日,日军飞机首次轰炸常熟。至11月18日,仅三个月内,有史料记载的轰炸就有二十七次,
也就是三天左右就轰炸一次,致使千年古城陷于熊熊战火之中,黎民百姓家破人亡,生灵涂炭。
常熟城区萧家廊下及学宫一带房屋被炸,一老妇四肢炸飞挂到了河对岸树枝上;
万寿桥着一弹,邓阿坤家六个子女均被炸身亡,其中小女儿炸飞到河对岸华子南家内,归朱氏被炸成两段,半段炸飞到河对岸孙叙宝家中;
居住在城南门缪家湾的王菊生一家三代十三口,被炸死六人,王菊生年仅二十九岁的母亲头颅炸裂,一块头皮炸飞出去,其发丝间还佩插着梳子。
县城频遭轰炸,乡村亦不能幸免。沿江村冯小弟一家五人虽已藏身地洞之内,仍逃不脱日军残暴的机枪。
沿江村另有四户村民十三人,躲避在一处竹园内的地洞里,被日军发现后,先是用柴草在洞口熏烧,
烧过之后,日军进洞检查,看到十三人都还活着,于是又将村民从洞里拖出来,一一刺死。
当拖得剩下顾和姐母子二人和章彩金母女三人时,日军见顾和姐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妇女,淫欲顿生,当场实施强暴。
此时,顾和姐三岁的幼子跟在母亲后面哭喊,被日本鬼子挥刀劈去半个脑袋,当场惨死。
章彩金母女则趁机从洞中逃出,虽然已经游过了两条小河,还是没能逃脱日军的魔掌,被抓回后,又是枪托砸打,又是皮鞋狂踢,受尽了折磨,可谓是生不如死。
所幸的是,因其时天色渐晚,日军急于归队,她们母女三人才幸免于难。
有一对逃难到董浜镇砚泾村的年轻夫妻,丈夫被日军开膛破肚,妻子在遭受奸淫之后还被割掉了乳头;
徐市镇潘家巷一瞿姓孕妇,因胎儿临盆,不便行走,惨遭日军强暴,其下身被这帮暴徒用木棒捅烂,暴徒们走后,留下一杆血迹斑斑的木棒,一具衣衫撕裂的膨腹女尸;
辛庄有一对母女,逃难途中被日军搜获,为保护女儿,母亲苦苦哀求,愿代女受辱,结果母女二人均遭轮奸之后,惨死在日军刽子手的刺刀之下。
吴市镇,地处长江之边,日军登陆,该镇首当其冲,最先遭受浩劫。 全镇被杀有571人之多,其中被日军大肆屠杀的有汤桥村,被杀近200人,沿江村,被杀82人。
1937年11月13日及以后的短短几天内,被日军残暴杀害的无辜百姓,浒浦镇252人,碧溪镇144人,淼泉镇320人,董浜镇400多人。
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占领常熟城的最初几天内,被杀害者就达1500多人。日军暴徒,铁蹄所到之处,不仅奸淫成性,杀戒大开,而且肆意焚烧,大肆劫掠。
白茆全乡被焚烧民宅2366间,其中汪家油坊大火整整烧了7天7夜,18头老牛葬身火海,整个作坊化为灰烬:
九里镇中兴布厂80多间厂房被焚,烧毁大小机床300多台,布匹1万多米。据《申报》记载:"虞城既陷,火患遂起,大东门外上塘等街,毁灭无遗。
城内则寺前街自牌楼档起至赵弄止,一片焦土。南市心、北市心亦焚毁殆尽,南门外坛上则焚毁十之四五。"
常熟东门大街被烧得只剩店铺、民宅20多家,瞿桥边的布店、寺前街的新旅社,还有历史悠久的"黄顺泰""乾太恒"等老字号均被先抢后烧。
庙宇寺院,古迹名胜,名人宅第,画院书楼,也是厄运难逃。学前街,建于宋仁宗年间的孔庙,建筑宏伟,气象肃穆,
言公祠、名宦祠、乡贤祠、巫咸祠、张旭祠、泮宫、明化堂、尊经阁、祭器库、崇圣祠等分立其中,是役,遭日军飞机投巨量炸弹轰炸,大成殿等众多祠阁毁破过半;
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的崇教兴福寺塔,为常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常熟百姓俗称之为"方塔",江南名胜之一,
岂料,日军轰炸常熟城时,竟然将其定为轰炸的第一目标;位于常熟古里镇的瞿氏铁琴铜剑楼,是我国清代民间四大著名藏书楼之一,
自清乾嘉时起,瞿氏家族就为藏书、刻书、护书不遗余力,费尽心血,此番日寇入侵,狂轰滥炸,
除藏书楼主体建筑外,悉遭焚毁,古籍文物无有幸存者,楼中善本图书一千多种三千多册,被日军抢夺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