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日军为何盗南京明城墙砖?揭秘“八纮一宇”塔!

发布时间:2025-08-03 15:00  浏览量:2

一块刻着麒麟浮雕的明代墙砖,从南京城墙被日军刺刀撬下,运往日本成为“八纮一宇”塔的基座。

2015年,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触摸到宫崎县塔基上这块故乡石头时,泪水几近决堤:“这是侵略者从南京明故宫抢走的!”为何日本至今拒绝归还238块中国石材?“八纮一宇”四字背后,藏着怎样的血腥真相?

“八纮一宇”出自中国《列子·汤问》,原指天下大同。1925年,日本右翼学者田中智学将其扭曲为“统一世界于天皇统治下”。1940年,日本内阁将其定为国策,同步建造36.7米高塔。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下令侵华日军“每师团献两块占领地石材”,南京麒麟石、泰山石等238块中国文物被强行运往日本。

塔基1789块石头中,朝鲜半岛、台湾地区石材亦赫然在列。南京麒麟石下方刻“南京日本居留民会”字样,证实其于大屠杀后劫掠。日本战败后,为逃避盟军追责,将塔名改为“和平之塔”,削去“八纮一宇”刻字。1965年却悄然恢复原貌,更将塔列为东京奥运会圣火起点。

铁证一:掠夺指令原件
相川胜六《献石委托书》与板垣征四郎军令文件明确记载:石材需“来自前线战场”。2015年,日本学者大东仁向纪念馆捐赠的日军档案中,包含士兵私藏掠夺现场照片,与塔基刻字形成互证。

铁证二:第三方史料
美国《纽约时报》1937年刊载日军“百人斩”竞赛报道,揭露其以暴行“献礼”建塔。《拉贝日记》《罗森报告》详述南京文物遭系统性破坏。

篡改历史三手段

更名伪装:1957年将“八纮台”改为“和平台”,塔内战争浮雕却保留轰炸机图案;教育渗透:2018年日本中学试题将塔美化为“和平象征”;文化洗白:右翼宣称“八纮一宇等同奥林匹克精神”,掩盖其“武力统合亚洲”本质。

国际定论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书指出:“八纮一宇是日本征服世界的理论核心”。加拿大检察官诺兰档案揭露松井石根谎称“不知暴行”,而塔基南京石正是其罪证。

吴先斌的讨石行动十年未果,日本官方仍以“需请示”搪塞。但麒麟石的光泽未被磨灭——那是无数中国人抚摸刻痕时传递的温度。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内,3D打印的麒麟石复制品旁标注:“等待回家”。当电影《南京照相馆》镜头扫过这块石头,有观众低声说:“它和故宫断壁上的浮雕,裂口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