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大东乡白水村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轮作种植烤烟促增收

发布时间:2025-08-07 11:20  浏览量:2

近年来,大东乡白水村积极探索土地流转与粮烟轮作种植模式,通过集中连片流转周边土地,规模化种植烤烟,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确保了烤烟产业的稳定收益。今年,白水村烤烟种植面积达1757亩,预计产值达750万左右,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白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国栋介绍,今年在白水村周边流转了约900亩集中连片土地打造烤烟种植示范区。该片区土壤、气候条件适宜,距离白水村中心仅十余公里,交通便利,且土地集中连片,不仅便于规模化种植和管理,而且基础设施投入也相对精准高效。

近年来,依托区、乡两级的大力支持,白水村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服务烟农为目标,以村集体为服务载体,通过集中采购数字化烤房13座、烟夹15400个、镀锌水池65个,采取低价租赁的形式,切实解决烟农对烤烟配套设施的需求,实现烤烟配套物资集约化、共享化。同时,也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现产业共建、生产资料共享、发展共赢。

据了解,白水村采取“异地轮作”模式,即在本地种植几年后,流转周边土地继续种植,以确保土壤肥力平衡,提高烤烟品质和产量。“土地需要轮作才能保持效益,所以我们采取‘上种几年、下种几年’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国栋表示,这种流转模式已实施三四年,成效显著。

今年,白水村的烤烟长势喜人,被村民们称为“近年来最好的一年”。烤烟种植从4月起垄施肥,5月进行大田移栽,目前正处于生长关键期。和国栋介绍,烤烟种植虽然辛苦,但收益稳定,每亩产值可达4000至5000元,其中烘烤环节最为繁重,需要精心管理。白水村长期以来以烤烟为主导产业,目前流转的土地曾种植洋芋,后调整为烤烟,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

和国栋表示,未来三五年,白水村将继续集中流转连片土地,采用粮烟轮作的方式种植烤烟,同时加大烤烟配套设施保障力度。通过这一模式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土地连作障碍问题,还拓宽了村民和村集体的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支撑。

大东乡白水村的创新实践,为山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通过科学轮作和规模化种植,烤烟产业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叶”。(记者:尹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