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波|拜 访 正 慈
发布时间:2025-08-03 21:37 浏览量:1
正慈法师,俗名董善承,湖北大冶人。生于1971年,1983年出家,1997年中国佛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曾留校任教。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黄梅五祖寺方丈、黄石东方山弘化禅寺方丈。
图为2006年作者与正慈委员在清江进行立法调研
1998年我任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分管研究和宣传工作,联系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工作。当时,年仅27岁的东方山弘化禅寺方丈正慈法师作为湖北佛教界学历高年纪轻的名人引起了我的关注。2003年1月至2023年1月,正慈法师连选连任湖北省第十届至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在这20年间,我有16年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或省人大代表或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可以说我和正慈法师同事多年。正因为这层工作关系,我更习惯称他为“正慈委员”。
2003年10月,我曾到东方山弘化禅寺礼节性拜访了正慈委员。2014年12月,正慈委员任黄梅五祖寺方丈。黄梅是我的家乡,于公于私我都想而且也应该回黄梅拜访正慈委员。如果说2021年以前因公务繁忙未回黄梅拜访尚情有可原,那么此后退休赋闲未回黄梅拜访就不合情理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却心愿,今年7月我提前一周发微信与正慈委员预约:“拟于本月18日上午10时许到五祖寺登门拜访。”答曰:“欢迎光临!”
7月18日一大早,我乘车从武汉出发,在欢乐大道高架桥遇到一起严重交通事故,堵车近一个小时。进入高速公路后,又碰上十几公里翻修,汽车慢行像蜗牛爬坡。此情此景,让我联想起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遭受的九九八十一难。眼看会迟到,我用微信把路况和预计到达时间告知正慈委员,并感叹:“好事多磨,否极泰来。”正慈委员云淡风轻地回复:“不着急,来了就好。”
10时整下高速公路,穿过县城,往北行驶16公里便到达五祖寺。放眼望去,崇山峻岭,峰峦叠嶂,茂林修竹,云雾缭绕。
五祖寺,位于黄梅县五祖镇东山之上,地处大别山主脉东端南沿,与九江隔江而望。建于唐永徽五年(654年),是中国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大师的道场,也是六祖慧能大师得法受衣钵之圣地。五祖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唐宣宗敕建“大东山寺”,宋英宗为该寺匾额御书“天下祖庭”,宋徽宗为之题写“天下禅林”,元文宗赐寺额“东山五祖寺”。2001年,五祖寺作为唐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祖寺还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等众多历史名人曾到此游览,留有诗文。
走进五祖寺大门,只见正慈委员率一众僧俗从远处匆匆走来。我以为他正在迎送其他客人,便退居路边一隅,袖手旁观。正慈委员走近了,双手合十朝我致意,我连忙拱手作揖回礼:“正慈委员,您先忙别的,忙完了我们再见面。”正慈委员笑容可掬:“不忙别的,我是专程到山门迎接你的,谁知你已进山门。”我受宠若惊:“哎呀!不敢当!不敢当!”
图为2025年7月作者(中)在五祖寺聆听正慈委员讲解
一番寒暄之后,正慈委员引领参观。离方丈室几步之遥时,门上一幅醒目的木刻对联映入眼帘,字体辩识度很高。我说:“正慈委员,我一眼看出这是您的墨宝。”他说:“是我写的。这上联是‘松声静雅与客谈玄’,下联是‘山色清翠随僧入院’。献丑了!”我说:“写得好啊!上联写的是您,下联写的是我。”话音刚落,我俩会心一笑。
移步真身殿大门前,正慈委员回头一指,对面一堵黄色墙上赫然写着八个大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正慈委员说:“这句话出自《金刚经》,核心要义是教导世人破除执着,保持清净本心,在超然物外的同时以智慧处世。”
正慈委员转身面对真身殿大门左侧,上书:“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正慈委员说:“这是六祖慧能在《六祖坛经》中提出的禅宗核心思想,即,五祖弘忍没有传授具体的法,六祖慧能强调佛法以‘见性’——内在觉悟为本,而非依赖‘禅定解脱’——外在修法。”
在五祖寺佛教禅宗石刻故事墙前,看了两篇著名偈语——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和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后,正慈委员说:“渐悟和顿悟是修行的两种方法,北宗神秀主张渐悟——禅定解脱,南宗慧能主张顿悟——明心见性。无论渐悟还是顿悟,修行的终极目的都是追求福慧双修,即通过平衡福德与智慧的修炼,实现生命的圆满解脱。用现在世俗的话说,福是物质文明,慧是精神文明。”我说:“我想起来了,您的前任昌明法师曾惠赠家父一幅墨宝,写的是‘福具足,慧具足,福慧具足’。”正慈委员说:“这句话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佛教经典。”
图为2025年7月作者与正慈委员在五祖寺菩提树下合影
走到那棵枝繁叶茂、绿荫如盖的青檀树前,正慈委员说:“这就是两篇偈语中所说的菩提树。”在神圣的菩提树下,我有幸与正慈委员合影留念。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五祖寺会客室,我奉赠正慈委员一本拙著《烟雨平生》,其中有我和他2006年在清江进行立法调研时的合影,我在扉页上写道:“敬请上正下慈委员惠存”。正慈委员回赠我一个印有他的题字“福气满满”的精美的保温茶杯和他的一本新作《留半窗明月》,他还许诺赐我一幅墨宝。我想,正慈委员是想让我“福慧双修”吧?
时近中午,我起身告辞,正慈委员诚恳挽留我吃午饭再走。恭敬不如从命,于是,我在五祖寺享用了一顿正宗的斋饭。
骄阳似火,山风轻拂。我与正慈委员依依道别,返汉归途顺利,一路平安。
离开五祖寺已有十余天,我反复拜读正慈委员的大作《留半窗明月》。《留半窗明月》不仅是一本书,更是禅意的流露,岁月的沉香,亦是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寄托。在这红尘滚滚的人世间,让我们随缘正慈委员的生花妙笔,留半窗明月,照一片冰心,追寻梦中的诗和远方。
〖作者简介〗陈洪波,黄梅县分路镇摘芦庵村人,高中毕业于黄梅二中,早年曾在《黄梅文艺》《黄梅乡音报》发表过作品。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第十届冰心散文奖和首届废名文学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