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人大】“1234”工作法 助力人大代表入网进格——皋兰县人大代表嵌入“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的具体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02 01:04  浏览量:1

“田字型”治理体系的核心是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网格架构,人大代表嵌入其中,是新时代完善基层治理格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皋兰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嵌入“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的具体路径,采用“1234”工作法,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紧密连接,真正实现让代表“沉下去”“融进去”,推动基层治理从“管理”向“善治”不断跨越。

织密“一张网” 代表入网进格全覆盖

为推动人大代表更好融入基层治理,皋兰县人大根据《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嵌入“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的意见》要求,结合《皋兰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进代表工作站、进村(社区)实施方案》,依托全县47个代表家站室,以就近就便、结合代表专业特长为原则,将2名省人大代表、16名市人大代表下沉至各乡镇,174名县人大代表嵌入全县4个社区38个村,505名镇人大代表编入各居民小区或村民小组,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为人大代表配备基层网格联络员,把代表履职“触角”延伸到社会“神经末梢”,进一步夯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将代表履职平台与基层网格打通融合,组织代表前往所属网格的代表家站室、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活动。同时,在代表家站室公示代表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息,架起代表群众联系的“直通车”,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和代表联系得上,办的了事。

搭建“双平台” 代表联系群众全方位

为了使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更加“接地气”,皋兰县人大搭建“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为代表履职创造更好环境。“线下”以代表家站室等履职平台为基点,不断丰富和拓展闭会期间活动,推动代表深度参与基层治理。指导代表家站认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深入开展述职评议、“选民接待日”、“五个一”和“亮身份、访民情、解民忧”实践活动,组织引导代表佩戴证件就近参加所属网格代表家站室活动,形成“月月在网格、常常见代表”的治理场景。“线上”主要依托“小兰帮办”、“陇情E通”“12345便民热线”等平台和网格微信群等渠道为代表提供科学准确的民情信息,实现代表”在线接访”。石洞镇城南社区通过线上平台收集社情民意,推动大事共办、难事领办、小事快办,共计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纠纷200余件。不少居民感慨:“现在手机点一点,问题就能‘挂’到干部代表的‘心头’上,解决得又快又实在!”

聚集“三领域”,代表担当作为全过程

围绕全县工作的“三大支柱”——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保障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调查研究,通过网格更直接、更精准地倾听群众诉求,掌握经济发展中的堵点、社会稳定的隐患、民生保障的短板,提出代表意见建议,切实提升代表参与全县工作大局的深度和推动解决问题的实效。助力经济健康发展。组织人大代表调查视察全县国有资产综合管理情况,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国有资产综合管理的报告,提出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监管与推动开发相结合,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意见建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组织代表参加“社区矫正开放日”活动,提出推动开放日机制常态化、深化社会认知,消解社区矫正对象“标签化”偏见、聚集青少年矫正对象优化矫正方案的意见建议,为社区矫正工作注入人大外部监督与社会力量。推动民生保障。组织人大代表前往基层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实地调研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提出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意见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开展全县食品安全监管情况的专项调研视察,提出强化责任意识、织密监管防护网格、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充实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等意见建议,助力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持续推进。

履行“四职责” 代表入网履职全方位

人大代表进网格是将代表履职“触角”延伸至社会治理最末端的有效路径。在实践过程中,皋兰县人大通过聚焦“宣传政策法规、收集民情民意、解决民生问题、调解矛盾纠纷”四大职责,切实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宣传政策法规。组织人大代表与网格联络员加强沟通联系,围绕最新理论政策制定宣讲主题和时间表,明确宣传目标和重点群体,针对商户宣传税收优惠、市场监管法规;针对老年人重点宣传最新医疗、养老政策和防诈骗知识;针对脱贫户重点宣传农业产业奖补政策、帮扶政策,做到精准化“靶向宣传”。如什川镇上车村人大代表借助“古梨树下说事情”特色平台,说政策、说技术、说民主,开展各类理论宣讲会、政策普及会、法规宣传会、技术培训会10余场,将党的政策理论用人大之声传递到千家万户。收集民情民意。坚持定期走访与专题走访结合,推动落实人大代表“月进网”制度。通过进家入户、进村入社与群众拉家常,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固定每月20日为“选民接待日”,制定代表接待选民时间安排表,以站内站外、固定流动、主动邀约等方式,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围绕群众关心关注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集中供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奖补等热点问题和重点领域,组织代表实地走访了解情况,邀请群众代表参加“网格议事会”,集中收集意见建议。解决民生问题。建立“网格即时办、社区(村社)协商办、乡镇联动办、县级重点办”的四级分级处理机制,精准匹配问题解决路径。针对路灯维修、垃圾清运等微小事,由代表协调网格员就地解决;停车位改造、增设健身器材等公共事务由代表召集群众、居委会、村委会共同协商解决;道路维修、困难群众帮扶等问题由代表联系乡镇人大主席团或相关行业部门联动解决;避险搬迁、天然气入户等重大问题则由人大代表形成代表意见建议提交人代会立项办理,再由县人大督促县政府重点解决。截至目前,由人大代表在县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7类51件意见建议,已办结或基本办结38件,占总数的74.5%。调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群众中具有较高威望、密切联系群众的天然优势,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引导人大代表当好“纠纷调解员”。组织人大代表与辖区内网格员组成调解小组,在日常走访和接待选民的过程中排查矛盾线索,实现“早发现、早介入”。同时引入法律顾问、乡贤大东、老党员共同参与调解,充实人员力量,通过代表说理、法律顾问讲法、群众代表说情,提升矛盾化解效能。如石洞镇城南社区组建人大代表调解队,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纠纷20余件,真正使人大代表成为基层善治的关键力量。

人大代表嵌入“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带来的不仅是问题的解决,更是治理理念的升级。石洞镇城中社区人大代表与网格员入户走访314户,解决群众问题12条;什川镇通过代表监督推动梨花路景观提升,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这些看得见的变化,真正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温度。

基层治理的根须扎得越深,人民民主的果实就越丰硕。皋兰县人大将持续深化“1234”工作法,在组织嵌入上求“实”、在联系群众上求“广”、在服务大局上求“准”、在作用发挥上求“效”,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帮助代表深入网格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小事就地化解、大事合力攻坚,让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认同感和基层治理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推动更多“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