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运河源头的两种说法
发布时间:2025-08-02 01:00 浏览量:1
我出生在通州北运河西岸,一直在这里学习和工作,直至退休。打小儿对母亲河有着深厚的情感。
北运河通州段的北关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起点。如今有温榆河、小中河、通惠河、北运河及运潮减河这五条河流汇聚于此,也是五河交汇处。
北运河秦代称沽水,元代称白河,明代称外漕河,清雍正四年(1726年)始称北运河。此外还有很多名字,民间百姓则称之为御河、运粮河。当年曹操东征,康熙和乾隆下江南都走的这条河。
1912年以前,北运河上游源分三支,西支温榆河,古称温榆水;中支白河,古称沽水;东支潮河,古称鲍丘水。
北运河是海河的支流之一,干流通州至天津也是京杭大运河的北段。关于北运河的源头,在通州和河北、天津流域历来有两种说法,而且在不同的史料中也有相关记载。
第一种说法是:北运河发源于北京昌平区的白浮泉,位于白浮村北、龙山之麓,自西北而东南流向,流经北京昌平区、通州区,河北香河县,天津武清区、红桥区等地,在天津大红桥与子牙河相汇入海河。
第二种说法是北运河发源于坝上地区河北省沽源县的白河(即沽水之源),沿途有纳黑河、汤河等,经赤城县,北京市延庆区,经密云区溪翁庄镇、密云镇,在十里堡乡河漕村东与潮河相汇,称潮白河。南流经怀柔区、顺义区,至通州区,并与香河县城西的孙家务取直开沟,南经天津市河西务、蒙村、蔡村、杨村注入天津海河和渤海。白河是海河水系支流潮白河上源西支,古称湖灌水、沽水、沽河、潞水、潞河、溆水、白屿河。这条河因多沙,且沙子洁白,因而得此名。
沽源县白河源头 九龙泉
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苏州人归有光曾九次乘船进京参加会试。他曾经在通州暂住,并写了《初发白河诗二首》,其中一首:
白河流水日汤汤,直到天津接海洋。
我欲乘舟从此去,明朝便拟到家乡。
据著名作家许福元介绍:白河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境内独石口大马群山东南处,古称沽河,因河内多沙,沙色洁白而得名;潮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草碾沟南山下,古称鲍丘水,因水流时作响如潮而得名。两条河的源头相距一百多公里,在秦汉以前,潮、白两河自成水系,分流各自入海。1960年建成的密云水库,就是蓄潮、白二水于一湖。不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下游诸县的水患,也为北京保住一盆清水,同时济水天津。
历史上,潮白河曾经流入北运河。潮白河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北运河提供了大量的水源。潮白河的补水使得大运河的通航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通过苏庄闸桥,潮白河的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运河,确保了大运河北端的通航和补水需求。
这两年我在沽源县避暑期间,去了不少乡镇,给我的感觉是那里湿地多,草地和庄稼地多,特别是这里夏季雨水多,而且雨水很干净。过去北运河被称之为白河、沽水、潞河等等,都与沽源县有关。通州海拔20多米,昌平白浮泉海拔50多米,沽源海拔1500多米。白河历来水量十分充足,在密云区与潮河汇成潮白河后,不仅水量大,而且水势汹涌澎湃。
白河是河北省和北京市的重要的生活生产水源河,沿途建有京密引水渠(原称白河引水渠)将河水引水官厅水库、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为这些城市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23年暑期,为避暑,我来到沽源县小厂镇,住在一家称心的小宾馆。
作家刘福田提醒,说白河源头在沽源,何不去考察一下。
他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我,用手机搜索白河源头,很巧,就在小厂镇境内。
从小厂镇到白河源,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从我们住的宾馆出发,沿着239国道往南走1公里右转,进入草原天路就到了,全程13公里左右。路途虽然比较近,但是道路蜿蜒起伏,忽上忽下,而且有很多胳膊肘弯道;另一条是走平坦的239国道,沿着239国道往南走到岔路口右转,顺着蜿蜒在山脚下的公路前行,公路紧挨着白河,全程17公里。
据记载和媒体报道,白河源头在小厂镇西湾村,是沽水之源,距离沽源县城西南30公里处。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我来到西湾村后,看景区介绍得知,白河源头由九眼山泉聚汇,称为九龙泉。这里春夏秋冬、酷暑严寒,清澈甘润的泉水从山涧潺潺溢出,长流不息,奔腾南下,是北京的主要饮用水源。九龙泉那里的石碑上刻有“水润京华”四个大字。
当地传说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从皇家猎场(围场)返宫路过此地,当途经小厂镇这一带时,人困马乏、饥渴难耐。突然,康熙皇帝的坐骑灵性突发,奋蹄怒吼,择地寻泉,很快来到西湾村的山脚下。只见这里清泉四溢,清澈见底,康熙皇帝和群臣十分高兴,大家畅饮泉水后,精气神十足。因此,神马凿泉救康熙的美丽传说在塞外广为流传,“救龙泉”也由此而得名。
从地图上看,白河发源于小河子乡西碾盘沟村的西南方向不远,途经太平营、红旗滩村、大东沟村、西湾村。有三条路通往那里,最近的27公里,最远的32公里。
为了探个究竟,我们驾车翻山过岭来到西碾盘沟村。汽车刚一停稳,坐在村委会前那个凉亭里的两位老人立马站起来向我们走来。经过攀谈,他们一位姓杨,66岁,另一位姓丁,70多岁。他们问明我的来意后告诉我说,西碾盘沟村附近没有河,白河源就在西湾村。
回到宾馆后,60多岁的宾馆宋经理告诉我,听老人说,西碾盘沟那边曾经有个天然水库,白河源应该在那里,后来水库干了以后,那段河水也没了。如今,县里已经把西湾村确定为白河源头。
在我的心目中,北运河流淌着无尽的故事与深情,不仅仅是一道风景,更是历史的沉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北运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因此,我深深地爱着她。
作者✎刘维嘉
【文章来源:《北京纪事》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