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诗经-侄女小娟

发布时间:2025-07-31 20:34  浏览量:1

3-1.大舅妹子家

大舅在里屋打字(传出敲击声)。他家妹子和侄女小娟在外屋谈话,忧心忡忡。镜头摇过外间的墙角,那里码了一堆剧本,封面写有“诗经音乐剧”字样。

小娟:妈妈,大舅一定要拍电影,还按剧中出场人数,人手一册的印了好多剧本,还让我发给演员导演。哪来的呀!我怎么解释都没用。

妹子:唉。我了解你大舅,别看他表面上不冷不热,一遇事就急得要命,有时甚至会气得发疯!他就是这样的人,大半辈子了,人越老脾气越怪。现在又失业了,好像中邪一样,吃饭都成问题,还念什么经,拍啥子电影嘛?

小娟:总得想个法儿呀,别让他急出病来了。

妹子:他现在这样子,都是自己造的孽。他和农村女人生了孩子,其实也没结婚。虽然后来进城代课,但不享受知青返城政策,至今连户口都没有。一晃30年了,真不知道他那个家算什么。

小娟:他们的没有登记,是历史造成的。虽然没结婚,但是他有家。以前学校放寒暑假,他也回乡下去看看。可是现在不代课了,难道又回去当农民?

母女俩议论着,里屋传出大舅的吟唱,音调从极低到尖锐。妹子打了一个寒战。

妹子:咦,他又来了。小娟,你有感觉没?最近他一唱歌,我就浑身发抖,都起了鸡皮疙瘩,咋回事儿呀?

小娟:这个么,按专业的说法,叫声乐的穿透力。有些明星歌手,就有这能耐。可是妈妈,在我看来,你不会是风寒病又犯了吧?

妹子:不是那种生病的感觉,是耳朵里发麻。我好像要憋气,要吞清口水才好点。

侄女进到里屋,看见大舅引吭高歌,正在做录音。这种诗经串缀的歌声,在女孩听来曲调不美,歌词含混;大舅的嗓子并不专业,听得侄女也起鸡皮疙瘩。

小娟:(待录音完)大舅,你这些是在唱歌么,曲谱从哪儿来的呀?

大舅:农民那儿,我得把歌曲都熟练了,好给演员做示范。

小娟:那个事儿么,我在艺校忙活了一阵,很难办的哦。再说,演员也不用你做示范,这活儿是导演的。

大舅:是吗?可是导演,不一定会唱这种歌呀。(播放录音,侄女逃了出去。)

3-2. 街上 餐馆(夜)

大舅:(手拎播放机)你快点呀,小娟。你是怎么跟他们安排的?

小娟:(有点拖沓)也没什么安排,就是找了些艺校同学,先排练一下。

大舅:剧本都发下去了?他们台词都背熟了吗?

小娟:那有那么快呀,先一起吃个饭,大家认识认识。

侄女把大舅领进餐馆。几张桌子坐满了小姑娘,见大舅到,都拍手欢笑。大舅发呆,尴尬,最后还是坐了上座。菜上齐了,同学们吃得不亦乐乎。

小娟:(小声)大舅,今天的饭钱,我付一半吧,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

大舅:怎么全是女孩子,导演在哪儿呢?

小娟:导演?还没有呢,先吃完饭再说。(饭毕,一群人走出餐馆。)

3-3. 社区 活动室(夜)

女孩们围坐一团,嘻哈打笑,中间是大舅和侄女。

小娟:(翻看剧本)大家安静点。我们现在做排练。大舅,你来给演员说戏呀!

大舅:哦好,都是女孩,就先学唱周南芣苢。芣苢就是车前草,是古代妇女采集时的小调。歌曲简单重复,节奏感很强,充满劳作的欢快。(开播放机)大家先听一遍录音: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女孩一片哗然,不光是因为听不懂,其乐音也不被年轻人欣赏。女孩们嘻嘻哈哈,乱成一团,也有人喊:“大舅,踩踩踩,踩什么呀?踩手踩脚,还是踩脑壳……”

小娟:(几乎要哭)大舅,先别放唱机啦,还是说白话吧。

大舅:(关机)嗯,好的。为使大家听懂,我念白话给你们听——

采了又采车前子,采呀快去采了来。采了又采车前子,一枝一枝拾起来。采了又采车前子,一把一把捋下来。采了又采车前子,提着衣襟兜起来……

女孩们:(笑闹)呵呵,扯草养兔子呀,还是喂山羊?说是rap歌手么,可就像和尚念经一样。这也太过简单重复了吧,哪儿像一首歌呢?

大舅:是的了。先秦文化都很简单,除了个别用字生僻。语言构成并不像秦汉以后的文言文,被文人弄得很难懂。诗经就是口耳相传,只要反复吟诵,你们一定会懂的。

小娟:那么,还是配个曲子跳舞吧。(给播放机放入磁带。)

音乐又起,侄女指导大家编舞。不知是理解有误,还是喝了酒,舞蹈乱七八糟:有的模仿吟唱、踩手踩脚,有的抱团笑闹、就地打滚。场面就像鸡窝里来了一只黄鼠狼。

大舅:(关掉音乐)同学们,真该把你们也弄去,采十年的车前草。

小娟:(哭腔)大舅,事情搞成这样子。看来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导演。

3-4. 大舅妹子家(清晨)

妹子:(抱怨)哥,你倒是说清楚了。你哼哼唧唧的,都快把我急死啦!

大舅:(嘀咕)网上认识的,是一个媒体编导。人家很客气,答应来看作品。我的剧本是可以卖的,所以我约了他,今天10点见面。

小娟:你可别给人骗了,现在到处都是导演。

大舅不停的看表。有人敲门,妹子去开门,一个职业装的妇女站在门口。来人是保险推销员,手拎一个公文包。大舅跳起来,笑脸相迎:“你提前到了——小娟,倒茶。”

推销员:(困惑)你这是?我从没有遇到过,太感动了!(从包里拉出资料)我们大东公司,在全球设有分支机构,推出险种32个,其中人寿、财产、医疗、养老……

小娟:嘿,你等等吧。你不是导演?(对方摇头,说是上门推销保险业务。)

大家尴尬中,一个男青年敲门进来,自我介绍:“我是光彩东方传媒……”大舅再次跳起:“刚才有点错。这位才是编导,请坐,快倒茶。”侄女说那茶倒好了,还没喝呢。

编导:(坐下、喝一口茶)那好吧,请先谈谈你的作品,包括产品特征、适用范围,还有质检证什么的……

大舅:有,有,(翻开剧本,说书状)话说诸侯国卫初,一派升平。有卫人氓,抱布贸丝,为召南女歌声所诱,遂相爱成婚。然婚典之时,遭强敌秦王入侵,氓受伤伏尸,召南女虏强配邶王……

编导:你这是广告词吗?究竟啥产品?我怎么就听不懂呢?

小娟:(忍住笑)我家大舅,是要你拍电影哩!

编导:我只是广告片编导,拍电影可不成,两回事嘛。

说话间,妹子把做得的饭菜端上桌,发现保险推销员还站在那儿。

妹子:嗬,来了俩导演呀!好好,快来坐下,不成敬意。

推销员:不成,大姐,因为刚才,我还没有做公司业务的详细介绍;我上午跑了15家,也没成一家,就指望你们……

妹子:(发愣)你们这是?哥,瞧你把事情搞的,我都搞不懂了。

侄女终于忍不住大笑,笑得大舅两眼看天,一副蠢相。妹子看了一桌饭菜,又看客人,索性邀请他们。客人半推半就,终于坐到桌前吃起来;虽然生意不成,貌似皆大欢喜。

小娟:大舅呀,看来这个事只有我帮你了。我读艺校将毕业了,目前在一个片场做实习演员,认识几个导演……(特写大舅和侄女的愁容,镜头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