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不动产的“延时温度”:群众零差评背后的服务密码

发布时间:2025-07-31 22:05  浏览量:1

7月18日中午,高新区不动产登记窗口,时钟指针早已滑过12点。房产中介朱勇陪同匆匆赶到的卖方客户踏进大门时,心中满是忐忑——飞机晚点让他们迟到了近一个小时,原以为只能改日再办。然而,过户窗口与缴税窗口的灯光依然亮着,工作人员主动迎上来:“别着急,材料齐全,我们这就为您办!”

这份主动延时的服务,让整个交易流程在午休时间顺利办结,更让即将赶赴武汉的卖方客户没有错过行程。朱勇深受触动,提笔写下了那封言辞恳切的感谢信:“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认真负责,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温暖与高效!”

这并非偶然的“破例”。对高新区不动产登记窗口而言,“群众下班我加班”已成为一种常态与承诺。

今年4月9日中午12时20分,早已过了下班时间,青岛奥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转移登记业务进入关键阶段,刘胜男、于美娟两位工作人员主动延长工作时间,细致核对材料、录入信息,确保企业当天顺利办结。次日傍晚,容大东海岸的郭女士匆忙赶来办理房产过户,又是她们开启“接力服务”模式,仅用半小时便解了郭女士的燃眉之急:“本以为要白跑一趟,没想到工作人员加班帮我办好了!”

服务“超速度”,企业难题迎刃而解

高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服务温度不仅面向普通市民,更精准滴灌至企业的“燃眉之急”。

今年1月17日临近下班,烟台智谷小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带着一项“不可能的任务”赶到中心:需在极短时间内完成14栋楼的落宗和在建工程抵押登记。按常规流程,仅落宗业务就需耗时半个月。中心当机立断开启“绿色通道”,以“容缺受理+延时服务+周末不打烊”的组合拳迎战。周六全员加班,14幢楼的落宗业务于当晚7点告捷;周一清晨,工作人员已奔赴工地实地查看抵押物情况。最终,这项艰巨任务在周二即圆满完成,比原计划提前十余天。企业负责人送来锦旗时仍难掩激动:“如此神速我们想都不敢想,真的解了燃眉之急!”

窗口“动起来”,服务半径无限延伸

为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高新区不动产登记窗口的服务早已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灵活延伸至企业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体,“上门办证”成为常态。4月25日,当得知某小区的刘老先生因腿脚不便无法前来办理房产过户,于美娟与贾坤涛主动携带材料上门服务。刘老先生紧握工作人员的手:“没想到在家就能办好证,太感谢了!”此外,中心还贴心推出“预约服务”与周末“不断档”服务,中海国际社区的程女士就曾通过周六预约,在工作人员全程指导下顺利办结房产过户。

“微笑”名片,擦亮为民服务底色

在高效与便捷之外,“微笑”成为高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最动人的服务名片。2024年3月、7月,12345政务热线两次传来群众对贾坤涛“耐心细致、微笑服务”及于美娟“热情周到、解答详尽”的点名表扬。2025年1月、4月,王茜、刘璐、贾坤涛因精准助企纾困再获企业锦旗致谢。一次次朴素的表扬背后,是中心工作人员将“群众满意”镌刻于心的职业坚守。

朱勇感谢信中的那句话,道出了群众最真切的感受——高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服务,真正做到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当延时成为习惯,当微笑化作本能,当窗口随着需求灵活延伸,这里便不仅仅是一个办事窗口,更成为流淌着信任与温暖的“服务港湾”。在时间与效率的刻度尺上,高新区不动产用行动证明:优质服务没有终点,为民初心始终在线。

通讯员:刘璐

责任编辑: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