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那年我从副连直升正营,好友突然变冷,个别战友咬牙切齿

发布时间:2025-07-23 15:51  浏览量:1

文:陈石头本头

我1978年入伍,1985年那会儿,我在某集团军的一个团里当副连长。那一年,我从副连直接升到了正营,成了团后勤处的协理员。本来是件高兴的事儿,可没想到,这事儿一出,好友变得冷淡了,个别战友甚至咬牙切齿。

我入伍的时候,正赶上部队扩编,全国各地来的新兵挤满了营房。我是农村出来的,身体壮实,脑子也算灵活,很快就适应了部队生活。1982年,我跟着部队上了前线,参加了几次战斗,立了个二等功。回来后,我被提拔成副连长,负责一个步兵连的日常训练和管理。

当副连长的时候,我跟战友们关系都不错。部队里,大家都是苦哈哈过来的,吃一样的饭,睡一样的床,晚上没事就凑一块儿抽烟聊天。那时候,我跟几个老乡特别铁,尤其是老张和老刘,都是陕西人,入伍前没见过啥世面,到了部队后,我们仨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兄弟。还有个叫大东的湖北战友,脑子活泛,干活麻利,虽然偶尔有点小脾气,但总体上处得还可以。

1985年,部队开始大裁军,中央军委下了命令,要裁掉100万员额。团里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留下来。那时候,晋升的机会也多了,大家都盯着正连、副营这些位置。我干了几年副连长,资历够,表现也不差,心里多少有点想法,但从没想过能一步跳到正营。

1985年11月,团里接到上级通知,要选拔一批年轻干部,充实基层和机关。我被列进了候选名单,考核的内容包括军事素质、政工能力还有过往表现。我参过战,立过功,又在团政治处干过一阵子,写过几篇报道登上了军报,这些都成了加分项。

没过多久,结果出来了,我被任命为正营职,调到团后勤处当协理员。从副连到正营,中间差着正连和副营两个级别,这在当时可是罕见的事儿。团里很多人听说后都愣住了,连我自己都没想到能跨这么大一步。

后来我才知道,这跟1985年的新政策有关系。那年,部队开始推行新的晋升制度,强调破格提拔有特殊贡献的人。我在战场上的表现和军报上的文章,正好符合条件。团领导也觉得我年轻,能干,想让我在后勤处锻炼一下,所以就定了这个职务。

任命一宣布,团里的反应真是五花八门。有的人跑来跟我道喜,说我运气好,干得也不错,升得值。还有人开玩笑让我请客,说以后得罩着兄弟们。但更多的人,表面上笑呵呵,心里却不是滋味。

最让我意外的是几个老乡的态度变了。以前,我跟老张、老刘关系最好,有啥好吃的都一块儿分,有啥困难也互相帮衬。可这次晋升后,他们突然疏远我了。有一次,我想约他们去看望一个退伍战友的家属,结果老张说有事,老刘干脆不回话。后来我才听说,他们觉得我升得太快,心里不平衡,怕跟我走得太近会被人说闲话。

还有那个大东,反应更大。他跟我本来就有点小过节,这次我升了正营,他彻底炸了。听说他在宿舍里跟人发牢骚,说我靠运气爬上去,早晚得摔下来。每次在团里碰上,他看我的眼神都跟刀子似的,冷得让人发寒。

连团里的一些主官也有意见。有一回,一个副团长私下里给师里打电话,抱怨说我一年升三级,下面的人没法服气。师领导直接回了他一句,说我在军报上发的稿子比他们全团加起来都多,有本事也报一个上来。这话噎得他没话说,只好悻悻地挂了电话。

这些事儿让我看明白了,晋升不光是职务变了,人心也会跟着变。在部队里,级别高了,距离就远了。以前一块儿扛枪的兄弟,可能因为一个职位就翻脸不认人。

这事儿过去后,我琢磨了很久。军营里的人际关系,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晋升这事儿,把人性里的好坏都抖出来了。

首先,部队是个讲等级的地方。谁高谁低,一目了然。有人升得快,有人原地踏步,看在眼里,难免心里不舒服。尤其像我这样,直接跳了三级,在同年兵眼里,就成了另类。嫉妒也好,不满也好,都是人之常情。

其次,军营里的人,感情是靠时间和经历攒出来的。一起扛过枪,一起挨过饿,这种情分比啥都真。可一旦有人升得太快,打破了平衡,感情就容易变味。那些老乡觉得我高攀了,跟不上我的脚步,就干脆疏远我。大东那脾气,估计是觉得我抢了他的风头,心里憋着气。

最后,这事儿让我看清了人性。利益面前,啥都能变。以前喊我兄弟的人,可能一转身就翻脸。那些咬牙切齿的,也不全是坏人,就是咽不下那口气。这不怪他们,只能说,人心就是这么回事。

不过,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晋升不是终点,干好了才算数。职务高了,得更低调,更踏实,不然人家不光看你笑话,还等着你出错。还有,真正的朋友少,但真。那些在我升上去后还愿意跟我掏心窝子的人,才是值得交的。

现在回头看,那年的事儿已经过去快40年了。我早就退了役,回了老家,过上了普通日子。军营里的风风雨雨,早就成了回忆。可每次想起那次晋升,我还是感慨。人这一辈子,总得经历点啥,才能看明白点啥。

军营是个大熔炉,把人炼得透亮。晋升只是个小插曲,却能照出人心里的光和影。我写下这些,不是为了埋怨谁,也不是为了显摆啥,就是想跟大家说说那段真实的日子。人生就这样,得失之间,学会看淡,也学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