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往事(30)探寻三处英布墓
发布时间:2025-07-21 17:01 浏览量:1
探寻三处英布墓
文 / 姚俊
英布,六安人,秦末汉初著名的英雄人物,他与韩信、彭越一起,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英布因为早年触犯刑法,被施以“黥(qíng)刑”,黥刑就是在脸上刻字,因此,英布也叫做“黥布”。
司马迁在《史记·黥布列传》中介绍:“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乃皋陶五十九世孙”。六,即“六县”,是六安的前身,英布是皋陶的后裔,为第五十九世孙。
公元前206年2月,英布因战功卓著被项羽立为“九江王”,都城设在六县,具体位置就在今天六安城北的西古城。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英布被刘邦诱骗策反,十二月份归汉。第二年的七月,被刘邦封为“淮南王”,都城不变,仍设在六县。
六安城北西古城遗址
到了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天下已经稳定,刘邦开始清除异姓诸侯王,于是给英布定了一个“反叛”的罪名,并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到淮南国平叛。
经过几番大战,英布战败,带着亲信一百多人,逃到长江以南地区,最后,被长沙王吴臣杀死在鄱阳。《史记》中记载:“番阳人杀布兹乡民田舍”。
《史记》虽然记录了英布被杀,但是并没有说英布死后葬在哪里,目前,英布墓有三处,一是在安徽省的六安市,二是在湖北省的英山县,三是在江西省的鄱阳县,英布死后究竟埋葬在哪里,各种资料上说法不一,我们现在就来探究一下。
关于六安的英布墓,《六安州志》中有明确记载,“英布墓在儒学东岗,武庙大殿下,即葬布处”。儒学,就是文庙,文庙的东岗,就是现在英布墓的位置,岗上后来建了关帝庙,即武庙,武庙的大殿下面,就是埋葬英布的地方。
《六安州志》记载英布墓
据后人回忆,关帝庙的院子里,曾经竖有一座石碑,上书“汉九江王英布之墓”。这块墓碑,是清朝同治年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所写,这块墓碑一直都在,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下落不明。
至于为什么写“九江王”而不是“淮南王”,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英布是在淮南王任上被杀,封号已被剥夺,不适合再写“淮南王”这个称号;二是,历史上有“淮南王”称号的人很多,仅西汉早期就有英布、刘喜、刘长、刘安,后来很多朝代也有“淮南王”,对于英布来说,“淮南王”的称号并不具有明确性和特殊性。
同为异姓王的吴臣,杀了英布以后,为了邀功请赏,便带着首级来到六地,献给尚在淮南国的刘邦,刘邦看过以后,吩咐随从好好安葬,毕竟英布是赫赫有名的“淮南王”,为大汉的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因为英布是六县人,自然也就安葬在六县的英家祖坟。
关于英家祖坟,根据鄱阳县博物馆馆藏的《英氏宗谱》记载:英布的祖父名子叫英继尧,“殁葬六安州渔翁撒网”。“渔翁撒网”是六安的古地名,据考证就在今天六安城里的英布墓那里。
六安英布墓
英山的英布墓,在清康熙《英山县志》中也有明确记载,“九江王英布墓在英山尖下,茔碑尚存。昔有人发其冢者,见铁罐甚坚,内有箭出。异之,遂不敢发”。意思是英布墓在英山尖下,墓碑尚在,曾经有人挖掘这个墓,看见一个很坚固的铁罐,内有箭矢,发现情况异常,遂不敢再挖。
1981年出版的《英山县简志》中,也记录了这个英布墓,“在1968年曾经被王家界大队挖掘毁废”,说明英山县的英布墓确实是存在的。那么,这个墓是不是埋葬着英布呢?
现英山县英布墓
1930年,上海大东书店出版的《汉代名臣传略》一书记载:“英布在鄱阳被吴臣诱杀后,尸首被其部属潜运他处”。这个“他处”,很有可能就是英山。
英山有一周姓大家族,他们的祖先是周成,据《周氏宗谱》记载:“成公原为汉淮南王英布部将,布死后,公随退驻英山,遂家焉”。
英山,当时属于淮南国,英山尖曾经是英布的屯兵之地,《英山县志》中记录,铜锣崖、藏马窝等遗迹,相传都是英布屯兵留下的。
周成作为英布的部将,在英布被杀以后,为了躲避刘邦的追剿,带着英布的尸身,一起来到曾经屯兵的地方,安葬好英布之后,便隐藏定居了下来,这里地处大山深处,既偏僻又熟悉,是一个很安全的地方,也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因此判断,很可能是周成将英布的尸身潜运到英山尖并安葬了下来。
关于鄱阳的英布墓,唐朝张守节在《史记·正义》记载:“英布冢在饶州鄱阳县北百五十二里十三步”,说明这个英布墓也是存在的,那么,鄱阳的英布墓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英布的淮南国,当时面积很大,辖九江郡、庐江郡、豫章郡,鄱阳地处豫章,虽然离国都很远,但属于淮南国辖区,英布在此肯定也有屯兵驻扎。清同治十年《鄱阳县志》中记载:“英布城,在县西北百五十里,布为吴芮婿,使将兵屯此”。
现在,鄱阳县谢家滩乡大严村,居住着一百多户英氏子孙,据《英氏宗谱》记录,这支英氏族人是英布次子国势的后裔,很可能是在英布死后,英氏后人为了躲避迫害,举家迁居至此。他们定居之后,为了缅怀祖先,便为英布修建了一座纪念性的墓冢。
英氏后裔对这个墓的说法是,“英布死时,头入龙谭,身葬异乡”,《英氏宗谱》也说:“公卒,忽乘云飞”。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这个墓里,并没有埋葬英布。
鄱阳县谢家滩乡大严村
综上所述,三处英布墓尽管没有明确定论,但从现有资料来看,英布头颅葬在六安祖坟,身体葬在英山,鄱阳墓为纪念性墓冢,这种说法是最合理的推断。
纵观英布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轰轰烈烈,在秦末汉初的乱世,作为杰出的军事人才,无论是在抗秦战争还是楚汉战争中,英布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英布在认知和性格上有缺陷,但无法改变他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这个事实。
现在,六安的英布墓已经重新修建,2010年,六安市民政部门,也将英布墓所在的武庙街,更名为“淮王街”,以此纪念英布,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英布。
淮王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