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大别山:1938年日军进攻六安

发布时间:2025-07-10 16:10  浏览量:1

六安与日本,天生的就是天敌。六安简称“皋”城,如果把汉字“皋”拆开,分成“丿”、“日”、“本”三部分,不就是日本头上悬一把刀么?日本曾经给六安人民制造过噩梦,今后六安就是日本的克星。

1938年8月下旬,日军从合肥、舒城两个方向向六安实施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交战双方的兵力对比,

先看进攻一方。日军第10师团,是一支装备精良的甲种师团,这支部队是日军在甲午战争后设立的,9.18事变后,该部队就被投入到了侵略中国的战场。下辖两个旅团八个联队,还外加一支通信队,拥有四个野战医院的卫生队。共计3万人之多。

六安属第五战区区域,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守六安城的守军是东北军于学忠部51军,51军辖周先烈部113师、牟中珩部114师,总计12000多人。守城兵力布防是:114师布防外围御敌,北面是寿县,东西是合肥,东南是舒城;113师布防内城,防守。

从合肥、舒城两个方向进攻六安

日军从合肥方向,向六安进攻,沿途道路遭到中国军民的损毁,只能走乡间小道步行。

8月26日晨,日军第10师团先头部队数百人抵近六安城东十里铺,接敌的是东北军于学忠51军牟中珩部114师一部,日军被守卫外城的部队击溃。后日军兵力增至2000多人,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渐渐推进到城东望城岗附近。

日军夜晚向六安发动进攻。

战斗一直持续到27日晚,114师从外围阵地节节抵抗,最后退守到城内东门,防守东大门。东大门,俗称大东门。原守卫内城的113师防守南门和北门。

日军逼近古城的东南城墙。当时,正值农历闰七月初三,月牙还未挂上树梢,日军梅田联队部队组成约200人的决死队,身穿便衣,趁夜色潜入六安的北城门,准备偷袭,被守卫内城的周先烈部113师守军发现,拼尽全力将日军压出城外北郊的火柴公司附近,暂时稳定了局面。火柴公司,也就是现在的三里桥附近。

8月28日,进犯六安的一线日军已达3000多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集中火力,轰击城墙,南门和东门城墙遭到严重摧毁。下午4时许,在六安城的东南拐,大东门附近,即今解放中路军分区红星楼处,首先爬入城内。守卫六安大东门一线是牟中珩部114师683团。683团只有千余人,几天来的连续接敌作战,己疲惫不堪,加之武器低劣,根本挡不住日军的疯狂进攻。

六安的城墙遭到日军炮火猛烈轰击,是历史上毁坏最严重的一次。从此,坚固的六安城墙失去了墙防能力,城墙消失了。

守城的牟中珩部114师官兵与日军展开了惨烈的巷战。

六安城区九拐十八巷,牟中珩部114师官兵利用城区复杂的地形,与敌周旋。接着,北门被突破,北门也失守了。周先烈部113师和牟中珩部114师两师官兵合一处,边打边退,退至城中。直至夜十时许,守军终因伤亡过重,出西门,走便储门,涉水撤往淠河西岸。中国守军抵抗了3天,六安城陷落敌手。

客观来说,中国守军51军2个师,坚持抵抗了三天三夜,也是拼尽了全力。这一仗,总体来说,打的有模有样,有板有眼,可圈可点,可歌可泣。从城外30多里开始布防接敌,节节抵抗,迟滞日军,消耗日军;防守城区,意志坚决,利用地形,顽强抵抗,坚持到实在没办法坚持不下去了,才撤退;西渡淠河,撤退有序,而不是溃不成军。

日军占领六安南门

8月29日晨,日军完全占领了六安城。在六安城内,烧杀奸淫,大肆抢掠,无所不为,无恶不作,罪行滔天,丧尽天良,罄竹难书。

接着,日军第10师团的主力,在日军中将的指挥下,兵分两路,一路从韩摆渡、苏埠镇等处架浮桥过淠河,向西北方向进攻。8月30日,日军侵占苏家埠一带。在苏家埠枪杀平民20多人,强奸妇女10多人;在韩摆渡,日军一次杀死国军吴建白部官兵及平民四五百人;在独山劫掠焚烧,烧毁房屋50多间,杀害平民10多人;在徐集,日军哄抢百姓鱼塘。

8月30日,日军侵占张家店一带。在张家店,将未及逃走的袁姓姑娘强奸后杀死,临走时又将张家店及沿途小集镇和八个村庄洗劫一空;在椿树岗焚烧房屋;在东湾烧毁房屋60多间,杀害平民10多人。

一路经南岳庙、康家埠、独山、石婆店,向开顺街、叶集进犯,9月2号攻陷叶集。在叶集,杀害无辜平民1000多人,令人发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惨案。

宣传画(油画)

1、 消灭三个日军。日军占领六安城后,城内居民大多数人已经逃走,剩下的部分居民躲进天主教堂,在教堂里避难。由于城里没人,也没有物资,中国军民实行坚壁清野,城内物资非常匮乏。日军便经常出城抢劫、抓民夫。

9月上旬,一个日军军官带着两个日军,想出去弄一些吃的。他们三个从北门出城,走到北五里墩桃园附近,被隐藏在玉米地里的鲍华丰等十几个村民发现,于是,他们用仿制的土枪向三个日军开火。三个日本鬼子一看有人向他们开火,不知虚实,慌不择路,由于搞错了方向,应该是向南逃回六安城内,却向北逃窜。鲍华丰等十几个村民持枪紧随在后追击,一直追到北二十铺姚家圩子。当一个鬼子跑到圩埂的时候,被看守圩子的团丁一枪结果了性命。剩下的两个鬼子拼命朝东狂奔。此时,正好迎面遇上一支队伍。

这支队伍有50多人,是六安县人民自卫军7大队的第1中队和第2中队。分别由第1中队队长吴斌和第2中队队长潘道平率领,他们从木厂潘新的潘家圩子集合队伍出发,闻讯赶来参加战斗。

最后,两个日本鬼子被逼到一个水泊塘的高墩子上。这个高墩子有一个放鸭子人挖的地灶。地灶是放鸭子人用来烧火做饭的。高墩子四周扎有竹栅栏,正好便于躲藏,易守难攻。

因为日本鬼子武器好,枪法又准,加之单兵素质较高,为防止不必要的伤亡,吴斌和潘道平商议,先紧紧围住,等待天黑以后再实施进攻。哪知道天刚黑,水泊塘传来两声枪声,自卫军朝水泊塘放了几枪后,看看没有什么反应,于是一齐冲了过去。走近一看,原来这两个日本鬼子已经绝望,开枪自杀了。撕开鬼子的胸章查看一下,一个是大尉军官,名字叫井谷三郎。另一个士兵叫三笠。

抗日军民缴获了日军的战刀及其他战利品多件,受到县长兼县抗日人民自卫军司令盛子瑾的嘉奖。

第二天,日军派出大批部队出城报复,沿途不断地烧杀抢掠。

从六安城北门外到北二十铺,日军所到之处,民房几乎全部烧毁。邓家埂有9名村民被杀。农民陈立新因为交代不出日军失踪士兵的下落,被鬼子剖腹挖心。北二十铺茶馆的谢华贵,也被活活剥皮杀害。

日军疯狂报复

2、1938年10月,四支队在六安东南乡椿树岗袭击日军运输车队获大胜,打破了所谓“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给六安民众以巨大的鼓舞。10月9日,杨克志部7团1营在舒城至六安公路线上的椿树岗附近游击,与300多辆向六安方向开来的日军运输车队遭遇。1营当机立断,立即疏开队形向日军车队发起突袭。

日军汽车队队长见汽车被炸受阻,立即跳下汽车,拿出军刀,组织抵抗。1营2连副连长吴高升,看见日军军官模样的人在组织抵抗,奋不顾身向前一扑,将汽车队队长压在身下。吴高升是独臂,在红军时期作战时失去左臂。单臂,使不上劲,压倒的日军很快就占了上风,正欲对吴高升下死手。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陈,战士张本科见状,猛扑过去,死死摁住日军举刀的这只手,最后,在吴高升和张本科两人的合力下,生擒了日军汽车队队长。

这次袭击战,炸毁敌汽车65辆,其中5辆全部烧毁,毙敌46名,伤敌汽车队队长以下100余名,缴获步枪19支,防毒面具6套、照相机2架、日旗1面及其他军用物资、文件等。

接着,7团1营又打下了汉奸盘踞的周家圩,缴获长短枪100余支及大量财物。

四支队主动出击,常获胜利。一次,捕获日军6名,其间,还攻打了六安城南乡的匪巢邵家圩子、舒城与合肥交界处的一些汉奸组织据点,缴获日本天皇命令、日旗、日伪币、汉奸名册、日伪组织13次会议记录、日刊和枪支等战利品500多件,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

3、日军在进攻武汉的重要补给线—合肥至信阳公路,在六安境内约有60多公里的路段上,经常遭到六安县军民的袭击。抗日人民自卫军第4大队大队长任曙东率队出没于枣树店附近的舒城至六安的公路沿线上,截击日军汽车,出其不意地袭扰敌人。

4、日军占领徐家集后,五区,即丁家集自卫大队大队长曾炳恒三次率部偷袭驻徐家集日军营房,挖断六安至叶集公路数处,炸毁邱嘴公路大桥,截击日军。

5、9月,3名日军到椿树岗附近村庄奸淫妇女,农民丁德元、丁德余、丁德存三兄弟同邻村群众一道,愤而打死一名日军,捕获2名,缴枪3支。

在举国人民英勇地进行抗日战争的时候,国内也出现了一小撮民族败类。甘心充当日本侵略者的走狗为虎作伥,出实民族利益、破坏抗战。日军侵占六安后,扶植汉奸组织“维持会”,豢养一批爪牙,为虎作伥。少数甘当汉奸、卖身投敌的人,在日军的卵翼下成立了以郝凤亭为首的“维持会”。郝凤亭、李恒元、张德明等40多个参加“维持会”,公然“招民来归”,为敌搜集情报,筹集粮食、燃料,欺压百姓,助纣为虐。

1、城关镇“维持会”。与此同时,潜伏在六安城关天主堂和基督教福音堂里的外国神甫和牧师,他们披着宗教外衣,干着侵略中国的罪恶勾当,当日寇入侵六安县城时,他们指使城关的教徒、洋奴、地痞、流氓郝风亭、张德明、吕仰周、李子忠、林海山、汤怀清、周利生、袁甫庭、熊老五等四十余人当汉奸,在六安城关公开成立日伪维持会汉奸组织,推郝风亭任会长、张德明任副会长,替日本侵略军当向导、筹粮、筹款、搜集军事情报。

会长郝凤亭,原是六安城关一家私立医院的院长,早就是一个亲日分子。追溯到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六安学生联合会掀起抵制日货行动。这个郝凤亭,收费苛重。六安三农的教师曾对郝凤亭当面好言相告。郝凤亭非但不予接受,反而出言不逊。三农学校学生闻讯后,极为愤恨。有个叫李霞璧的学生率众同学涌入赫家医院,一拳砸碎窗户上的玻璃,并捣毁器具,怒斥郝凤亭,直至郝凤亭承认错误,表示改正,学生们才离去。

2、乡镇。八月底,日寇占领苏埠镇时,地痞“方妖怪”、“小营长”等人,都是浑号,在大街上公开张贴欢迎日本大皇军的投敌标语,并带领日本鬼子下乡奸污妇女,受害的有十余人。结果被愤怒的群众在旌德会馆门前活活打死,暴尸示众,为叛国投敌者戒。

同时期,日寇经孙岗去五十铺,路过孙岗区大田庄时,国民党外交部官员张仁秋,他曾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生,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汉奸,于南京沦陷后即蓄意等候机会投敌。这时,张仁秋在村头无耻地张贴“欢迎日本皇军”等卖国标语,并私自同日寇军官通话勾结,企图联络孙家岗区大土匪王必勤等五百余人枪投降日本,组成维持会的武装力量。

在六安军民的不断打击下,驻扎在皋城内的日军惶惶不可终日。为避免再受打击,10月13日,霍山日军撤出,龟缩到六安。从8月29日,日军占领霍山,至10月13日日军撤走。日军占领霍山历时45天。

11月14日,日军撤出六安城。从1938年8月28日,日军占领六安,到11月14日,侵占六安的日军从皋城撤走。日军占领六安县城79天。

日军撤出六安城。

日军撤离六安城后,六安县城光复。县长唐晓光应民众的要求,严惩汉奸。汉奷的好梦,是不会得逞的。唐晓光的秘密身份是共产党员,盛子瑾调任六区专员,唐晓光接任县长。不过,任期很短,不足一年时间。

县长唐晓光,军事科长杨效椿率领抗日自卫军进入六安县城,立即逮捕日伪“维持会”为首的9名汉奸,并将他们关入监狱。同时,新四军四支队8团进驻孙岗区小田庄,逮捕了汉奸张仁秋,送入六安县监狱。

1939年元旦。六安县举行扩大抗日宣传周活动,县长唐晓光在城关老衙门台主持公审汉奸大会。郝凤亭、张德明、张仁秋、吕仰周、李子忠、林海山、汤怀清、周利生、袁甫庭、熊老五等十名首恶汉奸,全部就地镇压,伸张了民族正气。会后举行火炬游行,声讨日伪汉奸倪道烺的安徽省傀儡政权。

后来,《大汉奸张仁秋的罪恶》一文编入小学扫盲识字课本,向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有意义。流传甚广,影响极大。

宣传图片

请看下篇:烽火大别山·1938年日军进攻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