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所城市清北来自少数高中 却来自不同初中和小学?

发布时间:2025-07-18 14:29  浏览量:1

小学和初中并未做到真正的掐尖,掐的只是孩子的家境,以及父母的投入度,所谓的小学名校,初中名校,或者是价格较高的学区,或者是收费较高的私立学校。是区分父母的经济实力,或者是比拼一些额外的考试,比如奥数等,比拼的是家长投入度下的信息差。

名校招收的并不一定是最聪明的孩子,而是有着更高投入度的孩子,再加上学校的老师,往往掌握着出题的话语权,有着极为明显的信息差优势,这就使得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确实呈现出名校成绩明显优异的情况。

但城乡之间,名校与非名校之间的学生整体水平,并没有分数体现的明显,这种信息差和投入差,会在进入高中后被清零,甚至投入度越低,越缺少资源加成的孩子,反而更加培养的自主思维能力。

而高中是真正按照分数的掐尖,同层次的成绩进入同档次的学校,尤其是能够考上清北层次的学生,往往聚集于本市最为头部的一两所高中,其他高中考上南大浙大等其他C9院校的学生,都寥寥无几。

现在还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一些大城市的县中,清北学生越来越少,甚至几年都出不了一个,比如我所在的城市南京,以前我们的县中每年都会有几个清北,现在也就几个南大东南,这不是城乡差距拉大,而是现在市区的头部高中,不再仅限于招收市区学生,而是包括县中在内的全市学生。

这就使得县城里最优秀的学霸,往往选择进入头部高中,使得最优秀的学生进步聚集。

但与南京相近的一个城市滁州,其县中定远中学就表现非常出色,每年都好几个清北,真实很难得很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