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落里藏春秋 传承有道绽芳华

发布时间:2025-05-20 06:12  浏览量:2

“提起咱太原的老地名,我就想起东西南北八道门,城东面有两道门,大东门和小东门……”近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莲花落”代表性传承人王名乐(原名王灏玮),受邀为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录制宣传片段,他以地道的太原腔演绎《老街老巷老情趣》,生动讲述老城故事。如今,这段韵味十足的莲花落,在地铁屏幕上循环播放,化作城市轨道间流动的文化风景。

师父情三露 传承志益坚

受父亲影响,王名乐自幼痴迷曲艺。3张太原莲花落创始人曹强先生的VCD碟片,是他的启蒙教材。王名乐将30多个作品抄录背诵,每天写完作业,便与父亲在龙潭公园对着湖面练唱。

12岁时,在朋友的引荐下,王名乐得以追随曹强先生学艺。“我来继承莲花落,我来传承它”是学艺第一天他向师父说出的誓言。初中毕业时,因报考的山西省戏曲学院“莲花落”专业无人同报被迫调剂到播音与主持专业。大学期间,凭着专业所长,他开起了婚庆公司,曾经一周三四次往师父家跑的热忱,变成了一两个月不联系、半年不上门的疏离,传承莲花落的誓言似乎也被生意的喧嚣淹没。看着日益增加的收入,王名乐却始终高兴不起来,心怀愧疚地再次敲响了师父的家门。

“太原莲花落如果有人能继承,我死也瞑目了。”临别之际,70多岁的曹强先生哽咽道。逆光中,师父的身影像一记重锤敲醒了他。回到家,王名乐毅然把所有店面关停,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太原莲花落的推广、传承中。

为了让更多孩子接触、认识太原莲花落,王名乐曾在山西省实验小学开办莲花落培训班。2012年,“太原莲花落培训基地”挂牌当日,舞台上孩子们有模有样的表演,令台下的曹强先生动容。孩子们的蓬勃朝气与师父欣慰的神情,让王名乐感觉到了那句誓言的分量。

2013年10月26日,在业界同行的见证下,曹强正式举办了收徒仪式。“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忘不了拜师时的激动心情,师父当时也是紧抿着嘴唇克制着激动的心情,看着我们就像是看到了莲花落的希望。”回望来路,从求学坎坷到创业迷茫,再到回归传承,虽历经波折,王名乐的传承之志却愈加坚定。

创新不拘泥 莲花吐芳华

“曲艺人虽然穿的是大褂,但莲花落一定要年轻化,作品年轻化、表演年轻化、内容年轻化,让年轻的观众喜欢。”师父的嘱托,成为王名乐传承创新太原莲花落的行动指南。多年来,他以多元创新打破传统桎梏,让太原莲花落不断焕发新生。

聚焦老人与保健品乱象的《儿子的烦恼》,是王名乐传承路上的首次大胆突破。他打破单口表演传统,改为对口形式,还将“以唱为主”转为“以说为主”,让莲花落更贴近现实生活。但这颠覆性的创新,却遭到师兄的强烈反对。2016年,该作品登上山西电视台《我要上春晚》栏目,当观众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响起时,这次创新的成功不言而喻。随后,他以讽刺“手机依赖症”为题创作《机不可失》,一举摘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用实力证明传统曲艺创新的无限可能。

在表演形式上,王名乐同样大胆探索。他为莲花落融入大屏画面,让视觉与听觉完美融合;尝试与说唱元素结合,赋予传统曲艺现代节奏,让表演更具冲击力。这种大胆跨界,成功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的目光。

自2021年起,王名乐所在的太原市歌舞杂技团便支持其将莲花落与话剧形式相融合,创作的首部太原莲花落轻喜剧《合浪浪许家》一经上演,便迅速“出圈”。去年,他更是凭该作品一举摘得第十八届山西省“杏花奖”编剧奖。《合浪浪许家》大获成功后,他相继创作《许家交响曲》《戏如人生》,同样好评如潮。

王名乐一直强调,“许家三部曲”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另外两位恩师——大同数来宝创始人柴京云和柴京海先生的鼎力支持和全体演职人员的辛勤付出。今年9月,剧组还将受邀前往中央戏剧学院交流演出,这不仅是对他创新成果的肯定,更是太原莲花落走向更广阔舞台的新起点。

经年种莲心 名家聚众力

懿曲社是王名乐日常演出的场所,每逢周末,他都会在这里如师父曹强般无偿为曲艺爱好者授课。他逐字逐句打磨学生的表演细节,从眼神神态到节奏把控,不放过任何一处要点,还积极为学员争取登台、参赛机会,让传承的种子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谈及传承现状,王名乐坦言:“太原莲花落需要更多年轻血液,目前爱好者虽不少,但真正把它当作职业的成熟演员依旧稀缺。”这正是他深耕人才培养的动力之源。

毕业于辽宁科技大学曲艺专业的王浩宇,是王名乐的得意门生。2021年,他在抖音刷到王名乐的莲花落作品后,通过朋友引荐拜入师门。“能将爱好、专业变成事业,我无比幸运。” 王浩宇参与《合浪浪许家》演出后,技艺愈发精进,其创作的《沁州黄》更是斩获北京快板邀请大赛三等奖。“敢创作、有韧劲、台风稳,未来可期。”王名乐毫不掩饰对徒弟的赞赏。

“小时候听邻居家播放太原莲花落,一听就入迷。一次偶然的机会碰到师父演出,我鼓起勇气问能否学艺,他爽快地说‘喜欢就来’!”徒弟李鑫回忆道,“一句句纠正发音,一次次示范动作,面对零基础的我,师父不厌其烦地悉心教导。”曾经内向的李鑫现在不仅能在舞台上自信表演,生活中也变得开朗从容,他的改变也带动了身边亲友走进太原莲花落的世界。

依托“名家工作室”,多元合作让莲花落走上更加广阔的舞台,工作室里的年轻演员们也用富有青春气息的演绎方式,为这门传统曲艺注入蓬勃生机。

“不能让莲花落在我们这代失传!”谈及传承,王名乐目光坚定。他认为,唯有脚踏实地创作,让作品扎根生活、吐露真情,才能赋予传统曲艺新生。“时代在变,莲花落也要跟着变。”他直言,守正创新虽需自我突破,但守住本心、深耕作品,更是延续这门艺术生命力的关键。近年来,王名乐坚持传承与创新内在契合,致力于挖掘古韵今辉的时代价值,为太原建设文化强市增添动能。见习记者 赵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