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970课:细说“箱”字,它其实就源于车箱
发布时间:2025-06-28 20:26 浏览量:4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竹”部的两个汉字,分别是:“箱、篚。”其中,“箱”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
1、箱。读xiāng。《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箱,大车牝服也。从竹,相声。”形声字。本义是大车车箱。即车中供人乘坐或装载物品的部分。
车箱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考工记》:‘大车,牝服二柯,又参分柯之二。’(郑玄)注云:‘大车,平地载任之车,牝服长八尺,谓较也。郑司农曰:牝服谓车箱,服读为负。’《小雅(·大东)》传曰:‘服,牝服也;箱,大车之箱也。’按:许与大郑同,箱即谓大车之舆也,毛二之,大郑一之,要无具义,后郑云‘较’者,以左右有两较,故名之曰箱。其实一也。”
其实,如果乘坐过旧式的蒙布三轮车,就会了解,在车箱内,左右各有一横梁,用以坐乘客,段玉裁这里解释的正是这个箱内结构。这个箱内结构,自古而然。
《诗经·小雅·大东》:“睕彼牵牛,不以服箱。”看那颗明亮亮的牵牛星,不能像真牛拉车箱。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以经文求之,服当作虚字解,不得以为牝服,服之言负也。车箱以负器物,谓之服。牛以负车箱,亦谓之服。”
本义之外,箱还有很多用法:
(1)箱子。收藏物品的方形器具。《广韵·阳韵》:“箱,箱笼。”汉佚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箱簾六七十,绿碧青丝绳。”鲁迅《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家里原有两三箱破烂书,于是翻来翻去,大目的是找图画看。”
老式竹箱子
(2)像箱子的东西。如:风箱;镜箱。
风箱
(3)古代居室前堂两旁的房屋,也称个或序。后作“廂(厢)”。清代戴震《明堂考》:“凡夹室前堂,或谓之箱,或谓之个,两旁之名也。”自注:“剑脊之两旁谓之两相,侯之左右谓之左个、右个,亦此义。”《汉书·周昌传》:“吕后侧耳于东箱听。”颜师古注:“正寝之东西室皆曰箱。”
四合院中的东西厢房
(4)靠近城区的地方。后作“廂(厢)”。《北史·僭伪附庸·北凉传》:“吕光自五于凉土,使蒙逊自领营人,配箱直。”
(5)量词。用于城池。相当于“座”。《水经注·河水》:“《虞氏记》云:赵武侯自五原河曲筑长城,东至阴山;又于河西造大城一箱,崩,不就。”
(6)旁。后作“廂(厢)”。《水经注·河水》:“从祠南历夹岭,广裁三尺余,两箱悬崖数万仞,窥不见底。”
箱的小篆写法如图:
箱的小篆写法
2、篚。读fěi。《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篚,车笭也。从竹,匪声。”形声字。本义是车箱。
古时马车车箱内部结构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依许匡匪之匪之匪不从竹,在《匚部》;从竹者,专谓车笭。”王筠《说文句读》:“经典筐篚字,许君作匪,而以篚专为车笭之名,则于经无征。《方言》:‘箱谓之輫。’《广雅》:‘輫,箱也。’輫盖即篚之异文。”王念孙《广雅疏证·释器》:“车笭谓之篚,车箱谓之輫,其义一也。”
本义之外,篚还有其他用法:
(1)盛物的圆形竹器。清吴善述《说文广义校订》:“按:筐、篚、篋三字。古作匡、匪、匧。加竹者,盖皆籀文,以皆竹器也。”《广韵·尾韵》:“篚,竹器。方曰筐,圆曰篚。”《书·禹贡》:“(兖州))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孔传:“织文,锦绮之属,盛之筐篚而贡焉。”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篚
(2)量词。刘禹锡《和州刺史厅壁记》:“按见户万八千有奇,输缗钱十六万,岁贡织紵二篚,吴牛苏二钧,糁鱓九甕,茅蒐七千两。”这里的“篚”由名词转作量词。
篚的小篆写法如图:
篚的小篆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