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专题】医学影像学院“青春映像”暑期三下乡|乡音与青春共舞,星火同星河齐辉
发布时间:2025-10-09 21:40 浏览量:1
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丰富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长沙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青春映像”暑期三下乡团队以文化为桥梁,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瑶乡之旅。2025年7月1日至 7日,团队走进崇木凼村,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播撒文明火种,而7月6日晚于村中同心广场举办的“青春映像”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收官汇演,更是为这场为期七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绘就了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
精心筹备,只为完美呈现
“青春映像”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收官汇演前夕,团队成员们便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筹备之中。晚餐后,大家迅速集结于广场进行彩排。从节目试音到站位安排,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团队成员们积极配合、默契协作,只为确保次日的演出万无一失。
在汇演开始前两小时,成员们整齐列队,深情地合唱《有我》。激昂的歌声不仅为视频剪辑积累了丰富素材,更让每一句歌词深深烙印在心中,为最终的完美合唱奠定基础。声声旋律,唱响的是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更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告白。
(图为成员们列队合唱《有我》)
精彩绽放,共赴文化盛宴
(图为“青春映像”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收官汇演的节目单)
夕阳西下,余晖万丈。在老师们与团队成员的有序引导下,村民与小朋友们纷纷落座,现场秩序井然。随着主持人杨博文和裴培的开场词,汇演正式拉开帷幕,欢呼声与掌声此起彼伏。
(图为主持人杨博文、裴培致开场词)
整场汇演节目精彩纷呈、亮点频出。第一篇章“赓续笃行扬‘新’帆”中,宣教组与小朋友携手带来《我的未来式》,孩子们灿烂的笑容与灵动的舞姿,如同一束束阳光,照亮了整个舞台;调研组深情合唱《七月上》,用歌声诉说着七天三下乡旅程中的点滴回忆与深刻感悟;支医组一曲《遇见》,饱含着对崇木凼村村民的真挚情谊与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眷恋。随后,《爱的华尔兹》优雅浪漫,《紫荆花盛开》深情款款,用动人旋律纪念7月1日香港回归纪念日,将家国情怀娓娓道来。
(图为宣教组和小朋友们表演《我的未来式》)
紧接着,第二篇章震撼登场。宣传组全体成员以一首活力十足的《别叫我达芬奇》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动感的节奏、热情的舞蹈,展现出青春的无限魅力。而《大东北我的家乡》节目中,阿姨们与团队成员一同扭起欢快的秧歌,喜庆的氛围瞬间弥漫全场,将汇演推向高潮,欢声笑语回荡在广场上空。
(图为成员和阿姨们一起唱跳《大东北我的家乡》)
第三篇章为整场汇演画上圆满句点。宣教组与小朋友共同演绎的唱跳节目《宠爱》,充满童真与欢乐,传递着温暖与爱意;单人演唱《燕归巢》,悠扬婉转的歌声,提前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束埋下了温情的伏笔;调研组带来的《我们的明天》,满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全体团队成员共同演唱《无名之辈》,致敬所有投身乡村建设的前辈,歌声铿锵有力,表达着青年一代传承奋斗精神的坚定决心。最后,在激昂的《有我》旋律中,全体成员齐声高呼:“谨以此歌献给一代代不负时代重托的中国青年!”将全场气氛再次推向高潮,也为这场文化盛宴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图为全体团队成员共同演唱《无名之辈》、《有我》)
温情饺子宴,共话离别情
汇演结束后,团队成员们回到民宿稍作休整,便围聚在餐桌旁,共同动手包饺子。大家分工协作,有的擀皮,有的包馅,欢声笑语中,一个个饱含着温暖与关爱的饺子成型。小小的饺子,象征着团队的团结与凝聚,也承载着成员们之间深厚的情谊。热气腾腾的饺子,驱散了演出后的疲惫,为即将踏上返程的团队成员们,注入了满满的能量,也为这场难忘的三下乡之旅,留下了一段温馨美好的回忆。
(图为团队成员包饺子现场)
这场汇演,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更是青春与乡村的浪漫邂逅。长沙医学院“青春映像”暑期三下乡团队用歌声传递温暖,用舞蹈展现活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当晨光再次洒向崇木凼村,团队成员们即将踏上归途,但他们播撒的文化种子,必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这段与乡音共舞、与星火同行的美好时光,也将永远铭刻在每一位参与者的心中,化作激励他们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青春映像”暑期三下乡团队以青春之名,书写更多服务乡村、奉献社会的动人篇章。
文/李佳雯 杨博文
图/肖楠霖 郭敏婕 谷子熠 李姝
文字编辑/武琦轩 朱新宇
审核/尚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