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30万中国人的日军16师团:投降喊“最痛”

发布时间:2025-10-06 15:51  浏览量:1

杀30万中国人的日军16师团:投降喊“最痛”,忆南京笑称“最开心”,这答案扎心

1937年12月的南京,秦淮河水染成暗红。日军第16师团的士兵端着刺刀冲进街巷,见人就砍。有个叫东史郎的士兵在日记里写:“我们像饿狼扑向羊群,老人小孩也照杀不误。”这支后来被称为“南京杀人最多的日军部队”,28年后在太平洋战场向美军投降时,只剩3000多活人。

2005年夏天,东京某咖啡馆。92岁的16师团老兵松本健二坐在记者面前,枯瘦的手指绞着和服腰带。女记者问:“您这辈子最痛苦的日子是啥时候?”老人抬头,眼里闪过一丝恐惧:“向美军投降那天。”记者又问:“最开心的呢?”他咧嘴笑了,皱纹堆成沟壑:“攻占南京后的一个月。”

松本的话像根针,扎得在场人心里发疼。可这不是个别现象——采访过几十个16师团老兵的历史学者藤原彰说:“他们聊起南京,语气像在说打了一场漂亮的球赛。”

16师团1905年组建,甲午战争打过旅顺,日俄战争抢过库页岛。1937年淞沪会战,他们从杭州湾登陆,一路杀到南京。12月13日城破,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下令:“士兵可以在南京自由行动一周。”

那七天,南京成了地狱。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的胶片里,16师团士兵把平民赶到下关江边,机枪扫完再用刺刀补。有个孕妇蜷缩在草棚里,被拖出来后,士兵们笑着用刺刀挑开她的肚子。松本后来在回忆录里写:“我们抢了金镯子、手表,杀了抵抗的人,也杀了没反抗的。”

战后统计,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超30万,16师团参与了其中大部分暴行。他们在南京住了近两个月,才调去华北继续作战。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16师团被派往瓜岛,在美军飞机、舰炮轰炸下,士兵像割草一样死去。

1945年5月,残部在新几内亚投降。松本说:“投降那天,我浑身发抖。美军用刺刀指着我们,要不是翻译喊‘放下武器’,我以为死定了。”可这么个“最痛苦”的投降,和他在南京的“最开心”比,反差大得让人窒息。

这些年,总有人替侵略者辩解:“那是过去的事了。”可松本们的回答撕开了伪装——他们根本没觉得自己错了。藤原彰采访过23个16师团老兵,18个说“南京是荣耀”,剩下5个沉默,没一个道歉。

去年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玻璃柜里有封16师团士兵的信:“我杀了五个中国人,他们的血溅在我军装上,洗不掉,我也不想洗。”这些信和松本的采访放在一起,让人明白:有些恶魔,到死都没学会忏悔。

对这样的侵略者,“以德报怨”是笑话。他们的“痛苦”只属于自己的命,“开心”却建在中国人的血肉上。忘记他们当年的嚣张,才是对遇难者的辜负。

文献来源:《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江苏人民出版社)、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大东亚战争全史》、藤原彰《南京大屠杀与日军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