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树淹过半!洪水下3个隐患比涨水更吓人

发布时间:2025-10-04 09:18  浏览量:2

刷到贵港洪水的航拍视频时,心一下子揪紧了:大东码头的防洪闸门关得死死的,堤岸的树半截泡在浑水里,只露着枝叶在风中晃荡。郁江2025年第1号洪水来势汹汹,42.10米的水位已经超警0.9米,可比起“树木淹过半”的直观画面,更该警惕的是那些藏在洪水背后的隐患。

评论区里有人说“每年都淹,习惯了”,但这次真不一样——水文站说未来24小时还要涨1到1.5米,这可不是“习惯”就能扛过去的。

图源:网络

别以为“树木淹过半”只是景观变化,这背后是洪水强度的直接预警。贵港郁江水文站的42.10米水位,看着只超警0.9米,可对应的流量已经达到10300立方米每秒——什么概念?相当于每秒有10个标准泳池的水涌过,岸边的土坡、围栏根本扛不住长时间浸泡。

更要命的是“涨水速度”。过去24小时的快速涨水,已经让16道渡口停渡,38艘渡船全都靠岸拴牢。有码头商户说,早上还能看到堤岸台阶,中午水就漫上来了,这种“猝不及防”的涨水最容易让人慌神。而且海事局早就划了管制区,西江大桥上下游几百米内除了抢险船都不让过,就是怕洪水冲垮临时建筑,砸到过往船只。

经历过2022年贵港洪水的人该记得,当时港北城区都成了“水城”,学校进水、车辆泡汤。现在水位比那时还高,要是继续涨,低洼小区、临街商铺首当其冲,可不是“搬点东西就行”的小事。

洪水最可怕的从来不是“看得见的水”,而是“看不见的险”。就算家门没被淹,这些事也必须防:

1. 别踩“隐形陷阱”:路边积水看着浅,底下可能藏着被冲开的窨井、松动的石板,前几天就有地方有人踩空掉进下水道。还有泡过的电线、路灯,哪怕看着没漏电,沾水后也可能带强电,宁可绕远路也别趟不明积水。

2. 囤货别只囤吃的:现在超市里矿泉水被抢着买,但更该备的是手电筒、救生哨、防水手机袋。万一停电停水,手电筒比蜡烛安全,救生哨能在被困时快速求救。另外别忘了囤点消毒水,洪水退去后,泡过的地面、家具不消毒,很容易滋生细菌。

3. 别信“民间泄洪谣言”:昨天就有人传“贵港航运枢纽要炸坝”,纯属瞎编——官方早就说了是“开闸泄洪”,这是可控的防洪措施,不是“紧急炸坝”。乱传谣言不仅添乱,还可能引发恐慌抢跑,反而容易出事故。

面对还要上涨的洪水,与其慌神不如提前准备。不管住得离江边远不远,这几件事现在就动手:

• 查“家附近的危险点”:打开地图看看自家周边有没有低洼地、河道、危旧楼,这些地方是洪水重点“攻击区”,提前规划好撤离路线,别等居委会敲门才收拾东西。

• 给“关键物品做防护”:家里的户口本、银行卡、药物放密封袋里,再放进高处的塑料箱;电器插头全拔掉,尤其是冰箱、洗衣机这些贴地的家电,避免进水短路。

• 盯紧“官方通知”:别只刷短视频看热闹,贵港海事局、应急管理局的公告才是最准的。要是收到“转移通知”,别犹豫也别舍不得东西,人安全比啥都重要。

现在南宁的洪峰还没到,贵港的洪水还在涨,防洪闸门关得再紧,也不如每个人自己做好防护。那些说“习惯了”的人,别忘了2022年被泡的车辆、进水的店铺,“习惯”换不来损失赔偿,更换不来安全。

说到底,“树木淹过半”是大自然的预警,不是“每年一次的常态”。洪水无情,但提前防范就能少受损失。愿贵港的洪水早日退去,更愿每个人都能平平安安——毕竟,水退了日子还要过,平平安安才是真的“扛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