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丨沈阳市大东区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25-10-01 08:30 浏览量:3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的关键之年。为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沈阳市大东区在生活垃圾分类宣教馆组织开展了“践行绿色生活,助力无废城市”主题活动,为“无废城市”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核心要求,将垃圾分类作为实现“无废”目标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在政策讲解环节,工作人员系统介绍了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政策,结合沈阳市垃圾分类发展历程,重点阐释“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链条体系对减少原生垃圾、降低填埋与焚烧压力的重要作用。在场景体验与互动游戏环节,针对居民日常分类中的常见问题,设置了“模拟家庭分类投放”“错投垃圾纠错挑战”等趣味场景,参与者通过亲手操作,进一步掌握“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细分标准,有效提升了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能力。
活动专门设置的“无废手工坊”成为展现资源循环利用价值的生动课堂。手工区以旧报纸、废布料、塑料瓶等常见废弃物为材料,经过居民的创意改造,变成装饰画、收纳盒、绿植盆栽等实用物品。这一过程直观诠释了“无废城市”中“循环经济”的核心逻辑,即废弃物实为“放错位置的资源”,通过再利用和再循环,可重新进入生产或生活链条,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从而有效激活“无废城市”建设的资源循环动能。
此次活动是大东区以“小切口”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大实践”的缩影。通过政策解读、实践体验与创意转化相结合的方式,居民系统理解了垃圾分类与“无废城市”之间的深层关联,进一步凝聚了全民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共识。这种以居民为主体,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实践推动垃圾分类的做法,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基层经验,也为减少废弃物产生、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注入了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