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深耕食用菌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9-29 16:41 浏览量:6
今年,敦化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其中,香菇、木耳等食用菌产业作为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的重要突破口,不断推动其发展壮大,目前已建成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园区1个、黑木耳集中化产业园区5个。今年,预计食用菌规模保持在5亿袋,可实现产值22亿元,同比增长4.76%。先后荣获全省食用菌无公害生产基地县、全国食用菌特色小镇示范单位、全国食用菌优秀主产基地县(市)等多项国家、省级荣誉。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大蒲柴河镇浪柴河村的木耳种植基地,这里一派丰收景象。一排排菌包整齐排列,黝黑的木耳饱满厚实、挂满菌包,在阳光下闪耀着光泽。工人们蹲坐在菌包的海洋里,将一朵朵娇嫩的木耳采摘下来,动作娴熟又麻利……
浪柴河村木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合作社的引领和推动。据了解,敦化市大蒲柴河镇佳禾农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5年来,合作社始终致力于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为农村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助力百姓增产增收。
据合作社负责人王金英介绍,今年的黑木耳长势良好,产量较往年有所提高,这得益于合作社在种植技术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对菌包的制作、发酵、种植等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了黑木耳的品质和产量,为浪柴河村黑木耳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进敦化市大东北菌业菌包加工厂,工人们趁着好天气正在抓紧晾晒木耳。据了解,该厂于2010年建立,以黑木耳菌包加工和出耳为主,经过多年的经营,在黑木耳菌包生产技术、下场出耳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心得。2019年,该厂重新扩建生产厂房与黑木耳菌包培养室,总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为解决“靠天吃饭”的露天全光大地管理模式,改用人为可控的黑木耳立体吊袋大棚模式出耳,现有黑木耳立体吊袋大棚7000余平方米。
该厂负责人赵强说:“我们在吊袋棚式出耳管理方面有着极其成熟的经验,起到了技术推广的作用。我们采用一年两季的轮作模式,春出木耳秋出菇,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带动周边种植户采用吊袋种植木耳。现帮扶周边种植户年加工菌包400余万袋,每年可安排本镇闲置人员就业30余人,直接带动上下游黑木耳种植户40余户。”
敦化市通过对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的深耕细作,不仅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为乡村振兴绘就了一幅充满希望的新图景,未来还将持续发力,推动更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助力乡村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